[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与死,都是人生的里程碑
 
{返回 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8

生与死,都是人生的里程碑

佛门对生死之事一日,弟子向神山僧密禅师请教:“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

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

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弟子大惊:“难道只有亲历才能知道生死之事吗?”

僧密禅师说:“相传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众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大家都将他视为再生父母。六祖气若游丝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

弟子开悟:“原来,生死只是里程碑!”

禅是勘破生死、看透生死的,只有死过才可谈死,未知生,焉知死?生死的界限又在哪里?

关于死生大事,完全没必要担心,该来的终究会来,躲也躲不开,不会来的追也追不到。“另有去处”这四个字,发人深省。在慧眼中死不过是换了一段新的旅程。把一次生命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这种想法不但豁达、开朗,而且把生命在时间、空间的价值继续延伸。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没有认为活得活得很痛快,也没有认为死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夜荷花,开放收拢,不过如此。

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人因为惧怕死亡,而活的浑浑噩噩的人,这样的人,幸福也不屑光临。倒不如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快乐的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要知道,幸福并不在于一幅完好的身躯。


{返回 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珍惜生命,给幸福一个载体
下一篇:生命应由你自己把握
 总是有理由快乐,只要你愿意
 一颗初心,保藏生命的灵性
 珍惜生命,给幸福一个载体
 给自己种一颗尊严的太阳
 内心清净,幸福的活水源头
 拥有自我评判的标准
 悲观主义会让幸福望尘莫及
 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
 生命的圆满在于质量而非长度
 幸福的六种敬礼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思惟是修行的过程[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中国观音文化基本结构解析(李利安)[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上师致信(三)珍惜佛法才能拥有[栏目:达真堪布]
 色法[栏目:黄忏华居士]
 众生相[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念佛圣号 真的能够治好病[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加持[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体验与感受(陈世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Dhamma: Light Out of Darkness[栏目:S.N. Goenka]
 08-018十二佛名神_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