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众生结善缘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9

与众生结善缘

出家人以弘法为家务,但效果如何与时节因缘有关。所谓时节因缘有讲法的因缘,和听法的因缘。两下要同时成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讲法的因缘,取决于弘法者的学修。听法的因缘,必须处处与众生结善缘。与众生有缘,讲经说法不一定很出色,但人们却爱听,听了以后,也容易接受。不然,纵然你德高望重,辩才无碍,也未必有许多人去听。

与众生结善缘,就是恒顺众生,“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要有善巧方便,“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维摩诘经》)。 恒顺众生,就是恒常顺从众生,令众生欢喜。恒顺向善的众生,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摄受之,令入佛智。恒顺向恶的众生,以布施、爱语、利行而摄受之;若是大菩萨,才有能力以同事而摄受之,因为大菩萨与其同事而不染于恶。

在佛门中有一个传诵甚广的实例:一位法师讲经讲得很好,但听的人却甚少;蒙髙僧指点,不妨先与山中的鸟族结缘。于是,法师从此辍讲,天天撒谷物布施鸟族,二十年没有间断;这时法师讲经说法,听众很多,并且绝大多数是二十来岁的年青人。

大凡学佛人,都知道佛教里面有个故事:世尊当年去到一个村子讲法,听众寥寥无几,村民们反应冷淡。最后,世尊派他的大弟子舍利弗前往,村民们欢喜踊跃,反应热烈。弟子们不解其意,问讯世尊。世尊说,从前有一樵夫在山上砍柴,见到一窝蜜蜂,当下发愿得道后,来度他们成佛。那个樵夫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窝蜜蜂就是现在村中的村民,他们与我无缘,我讲法他们听不进,舍利弗在因地发愿要度他们,所以法缘当然比我殊胜。世尊的方便示现告诉我们,与众生结善缘多么重要。倘若我们平时不知道与众生广结善缘,他日乘愿再来,众生与我们没有缘份,恐怕也是度无所度。

据《影尘回忆录》载:“过去,印光老法师,他头一次在上海讲法说开示。头一天,法会很盛,听经的人也很多。第二天比头一天就少,第三天比第二天更少。末了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少。印光老法师的名望、德行、学问在各方面都很让人仰望、钦佩。然而,听经的人,却一天比一天少。后来考查这原因,并不是听经的人不愿意去听,而是听经的人,从本心里很乐意去听。但到了听经的时候,便遇到要紧的事,必须在这时候去办,这样就把听经的时间耽误过去了。后来印老听说这事,就发愿,从此之后,不讲经,不在大众之中讲开示。这就是因为听法的‘因缘'不成熟的关系, 因此印老一生用书信开示人的时候多。平素除少数弟子们到关房里请开示外,他不愿莅临大众场合里,说长时间的开示。”

与众生结善缘,即是善巧弘法,与讲经说法开示无异,最终皆令入佛道,毕竟成佛。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切勿倒说佛的开示
 智者大师传授“礼佛方法”
 与众生结善缘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略解“大九无譬,应有譬成小”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与平常心是道
 牛行虎步
 天台宗的创立,主要依据哪些经论?
 杂感三则
 法义论辨好不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7-025佛法的思维[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八)第三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冤亲债主从哪里来的?[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着相、忏悔与感恩[栏目:仁焕法师]
 慈悲是温柔美好的世界[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轻轻地,我五体伏地[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波斯匿王减肥记[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学佛人的气质[栏目:万行法师]
 他们的说法,以为多看「中阴身救度」的片子,深深记在八识中就能自救,请问如法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The Dhammapada - Chapter IV. Flowers.[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