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6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月悟

  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释化城喻品》中指出:“诸佛出世、教道将毕之时,即说此经。如迦叶佛、日月灯明等,说此经竟,即入涅槃。释迦说法竟,仍唱当灭。”因为《妙法莲华经》(以下略称(法华》)系如来极谈,纯圆独妙,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使凡夫乃至二乘人、钝根菩萨舍权取实,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所以佛佛道同,诸佛因地修证,最终必然受持《法华》而成佛,而成佛之后,开权显实,最终亦必然劝令众生受持《法华》,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有“成佛的《法华》”之誉,其意在此。阿弥陀佛成道因缘,亦不离《法华》。
  据《法华·化城喻品》记载:阿弥陀佛因地于三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为沙弥,为求正觉,于四众中说《法华》,后得佛印可此十六菩萨沙弥皆成正觉,于十方国土中现在说法,其中有二位就是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第十六位)。阿弥陀佛因圆果满,才成就他的四十八愿(详见《无量寿经》),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末法众生,其心怯弱;佛陀悲悯彼等而开示,唯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获三不退,一生不退成佛。然净土念佛法门,乃是最上乘法,与《法华》实相无二无别,果能于此圆顿法门深信不疑者,实不为多。因此,佛陀又劝净土行人受持《法华》,以此为净业之增上缘;《法华·药王品》提出,专诵此经,便能往生极乐净土,悟无生忍,后人将《法华》誉为“大品的《阿弥陀佛经》”,诚不虚也。
  欲解《法华》深义,必须研习正依《法华》之天台宗,以便净业行人增信净土、提升品位。须知,念佛求生净土,乃是从弥陀果德人手,其易在此,其难更在此,若对弥陀因地修持法门一无所知,不信不解,欲求生净土,谈何容易!
再者,欲最终成佛,必修《法华》;毫无疑问,今阿弥陀佛在极乐国说法,《法华》是公共课、必修课。先在此娑婆世界,念佛之余,预习《法华》、研教天台,岂不更好?!届时,你临终见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知道你学过《法华》,一定赞叹不已,对你特别照顾。如何照顾?免修《法华》。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读“一宿觉”公案的思考
下一篇:东西三圣降魔略记
 念佛·研教·往生
 访大苏山净居寺
 忏悔与后悔
 佛教是出世,还是入世?
 《遗书与晋王》略讲
 略释“教观总持”
 天台宗十问决疑
 杂感三则
 略说偈颂
 为经忏正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八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浅析藏传佛教与藏族传统文化(李霞)[栏目:佛教与文化]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六讲 心路过程中心与所缘的关系[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痛苦[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At Kapilavatthu[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莲师自解狮弦·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第一讲[栏目:莲师自解狮弦]
 “加”与“持”[栏目:实修教言]
 慈氏学闻思修班 第二次讨论[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慈法法师谈弥陀教言的究竟不可思议处[栏目:慈法法师]
 这几种人最容易遇到违缘[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