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 袋里有米炉中有柴还要什么
苏州,西园寺。空山新雨后。天空如松石般纯净美丽。
西园寺宽敞的院落里,三月的梨花开得纯白一片。西花园湖心亭边,柳吐新芽。心里平静得如同回到故里。
济群法师着一身棕色粗布棉袍,推门而入,面带祥和微笑,盘腿坐定。摆开桌上的清色茶具。泡了一壶岩茶。法师喜欢岩茶的醇厚,不喜轻浮的茶。
岩茶的香味,随着水的温度和空气的流动,飘散开来。风微微地掠过禅室外的竹子。不知是风动,竹动,还是心动。
一杯清茶过后,几句智语。斯是斗室,然,心是开阔的。简约朴实,却又广阔无边。
一番言语下来,犹如袋里有米,炉边有柴,还要什么?
问:近日,关于陈哓旭出家一事,社会上震动很大,您是如何来看待的?
答:大众对于出家一事固有的想法,要不就是重大挫折,要不就是看破红尘。因为多数人对人生的思考不深,满足于常规的生活方式,比如,成家立业,干一番事业。还有些人在经历人生的追求阶段之后,开始做一些反省。因为他会觉得,得到之后似乎也没什么意思,人生还是一样烦恼。这时,他就会思考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应该怎么活着才有意义?
人都会面对生存的问题,想过好日子。怎样才是过好日子?“过好日子”这个概念是有弹性的。人是有思想的,有思想就会攀比。攀比,不是和没钱的人比,多半是和有更多钱的人比。人没办法像动物一样简单,会想很多问题,也会不断制造问题,于是疲于应付。人还需要给自己找一个活着的理由。如果对人生思考不深,还容易找个理由打发自己。如果思考比较深入,更易看透世俗的虚妄本质,于是就得上下求索。
如果多方寻求之后,终于在佛法中找到答案,那么,走入佛门乃至发心出家,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名人也是人,一样有常人的问题。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形态更复杂,可能人生的包袱更重,烦恼更多。如果慧根较深,自然会寻求解脱途径。
问:可以聊聊您出家的心路历程吗?
答: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全家信佛,吃长素。一年秋天,母亲发心到福建东部支提寺帮忙修补藏经,当时我14岁,也跟着同去,后来剃度出家。机缘一直比较顺,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很好的环境,而且,我天性就非常喜欢也适合寺院的生活。在我看来,寺院生活是清净自在的,而非大家以为的寂寥。我觉得追求真理、智慧、解脱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问:如何理解和佛亲近的缘?
答:缘,分内因和外缘。内因,是每个人都有的先天禀赋。从轮回眼光来看,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人来到世界的起点不同,这和每个人在生命延续中的积累有关。正像学艺术的人要有艺术细胞一样,学佛也要有善根。但善根的成就离不开外缘,像陈晓旭出家,也是因为接触到净空法师的弘法音像,由此萌发善根,开始学佛。不过,缘也可以增进,可以淡化,可以转化。
问:佛教是一种宗教,或是一种心智科学,或者一种哲学?
答:宗教,有教主,有教义,有清规戒律,有信众,是解决生命的重大问题,解决生命的价值和归宿。佛法和其他宗教有相同之处,也都具备这些特点。但所有宗教都建立对神的崇拜,认为神有决定人类命运和吉凶祸福的力量。佛教则不承认世界有主宰神,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造成。佛法是人生的智慧,心灵的智慧,生命的智慧。学佛,正是通过了悟生命真相,达到改善生命品质的目的。
问:如何理解日常行为或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无论是善行或者恶行?
答:任何一种行为都会产生内在和外在的影响。比如我们带着嗔恨心做伤害他人的事,在内心会埋下与此人相关的嗔恨种子,形成嗔恨心理。在客观上,则会结下怨仇,或是今后遭到他人报复。一念嗔心开始时,可能只是星星之火,微不足道。不过,假如我们缺乏智慧观照,不去及时熄灭,就可能成燎原之势,使这念壮大的嗔心给自己和他人制造伤害。
人的一切行为,哪怕是起心动念,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相应的力量。因为每种心念的重复程度不同,所以各种心理力量有大有小。而这种心理因素,决定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问:可否谈谈持戒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答:生命是无尽的积累,这种积累是基于我们起心动念乃至善恶行为。人的行为会形成习惯,习惯会成为性格,性格会成为人格。你的人格,便是你的素质,你的生命品质。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生命品质?你对自身现有的生命素质是否满意?
如果你不满意你的性格、心态乃至生命品质,就必须调整观念,改变行为。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善行为,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受持戒律,便是帮助我们止息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同时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将这种生活方式变成人生的庄严承诺。比如我们意识到生命毁灭的痛苦,发愿不再杀害任何众生。受戒,是把这种愿望变成对一切众生的承诺。持戒,则是维护这份承诺,在主观上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性格,在客观上和一切众生建立良性关系。
问:您曾说世俗生活是荒谬的,您的理解是?
答:西方哲学家讲过一句话,没有思考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世人大多生活在无明中,不了解生命真相,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只是在社会环境的诱惑下,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又因为纵容这种需求,久而久之,使之成为固定的生活需要,甚至成为生命不可缺少的依赖。人们便在无明制造的需要中,不断忙碌着。事实上,许多生活用品都是可有可无的。据说,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天走在街上,就感叹世间竟然有这么多东西都是自己不需要的。
想一想,许多现代人生活中看似必不可少的东西,古人都没有。是不是古人就没法过日子的呢?并非如此。事实上,古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程度,未必会比今天的人少。可现在的很多人,一生却在为这种稀里糊涂的需要忙碌着,操劳着,你说荒谬不荒谬呢?
问:您的寺院生活是怎样的?
答:我的生活分处苏州和厦门两地。在苏州西园寺,以教学、弘法为主,处理研究所的一些事务,还有一些接待。剩下的时间,就用于禅修。在厦门南普陀寺,主要是禅修、弘法。在五老峰的半山上,有一间禅房。每天晒晒太阳,看看月亮。读书累了,就去山上走走,或者到海边漫步,或独自沉思,或带上几个学生,或偕同一些朋友,在一种很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地思考和讨论一些人生问题。我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若隐若现”,每个月都有一些时间入世弘法,也有一些时间在阿兰若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