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地球尽一分心
 
{返回 证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2
为地球尽一分心
证严法师
   
根据科学家研究,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因;唯有提倡「二氧化碳减量」,才能改善地球温度逐年上升的问题。
 
现代人只要一出门,不论骑机车或开车、搭机,皆会排放温室气体,制造大量「碳足迹」。不仅如此,人们在生活上过度消费,也加重地球负担。
 
为了发展经济、便利生活,人们钻原油、挖山矿、开马路……不断地砍伐森林、破坏水土。大地供应五谷杂粮,人类却使之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当破坏愈来愈密集,宽谅忍耐到无法负荷,大地不得不反扑。
 
地球的安危维系着人类的安危,唯有地球平安,人类才能平安。伤害地球的是人类,保护地球的使命也应是人类。
 
◎ 为大地疗伤止痛
 
板桥慈济志工张金通,十多年前退休后,就认养水源地旁的土地植树。最初种的树苗,像香柱般细小;经过他日日灌溉、除草,如今近两甲的土地上,一层楼高的樟树已蔚然成林。
 
他不但自掏腰包,还亲力亲为,每天照顾这片树林。有人笑他是傻子,他不以为意地说:「世间若没有傻子,不计较、尽力做该做的事,人类怎么生存?」
 
挪威政府最近宣布将在山区冰层下,建造一个种子储藏库,搜罗数以百万计世界各地的植物种子,万一全球暖化现象无法控制,或者战争等灾难发生,还能为将来的人类保留食粮来源。
 
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发起在全球种植十亿棵树的运动;然而「十年树木」,缓步的建设如何与持续的严重破坏相抗衡?所以人人都应尽力开源节流,不但要多种树,还要少砍树、少开发,让大地得以疗伤止痛。
 
人类居住于大地,为地球尽一分心,不但是本分事也是使命。据统计,全球有八亿五千万人面临缺粮危机,却有十多亿人口营养过剩。我们有幸衣食无虞,就应关怀普天下陷于饥饿的人。
 
◎环保阿嬷的坚持
 
台南七十八岁的姜蔡柏枝阿嬷,年轻时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让四个儿女受到很好的教育;如今,子女皆事业有成也很孝顺,阿嬷依然勤俭,有时一餐就是糙米饭配蕃薯,再加上两盘青菜,而且三十多年不曾买过一件新衣服。
 
十多年前,阿嬷在儿女的鼓励下投入慈济环保行列,愈做愈健康、愈做愈快乐。即使有人质疑:「你又不是没饭吃,为什么要捡垃圾?」阿嬷仍然意志坚定,认为做环保能让社区干净,是好事。
 
阿嬷不只做环保,还提供一块地作为慈济环保站,聚集社区民众做环保,进而成为环保教育站,许多老师带学生来学习资源回收的过程;有学生因此利用假日参与资源分类,成为环保小尖兵。
 
在环保站里,学生们了解生产一个铁铝罐会耗费多少资源,所以他们开始克服欲望,少喝瓶、罐装的饮料,减少制造垃圾,还把握时间投入环保,保护大地。孩子们能惜福、造福,真是社会之福。
 
近来我们推动「克己复礼,民德归厚」运动,希望人人不随波逐流,做不该做的事;需用心在人与人、以及与大地之间,给予尊重与疼惜。
 
「克己」,除了自我克制过度享乐与消费的欲望,也要去除不好的习气,才能展现心地光明;人心光明,世界就光明了。
 
我们能够日日平安,要感恩阳光普照大地、感恩土地五谷丰收、感恩绿水潺潺滋养万物;期待人人珍惜地球可贵的资源,在生活中少欲、知足、多付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改善温室效应,让大自然风调雨顺。
 
(节录自慈济月刊484期)

{返回 证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竹筒岁月 纯心守志
下一篇:刻不容缓的运动
 人间菩萨 知足惜福谈衣着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一难:贫穷布施
 救世与救心
 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十九难:睹境不动
 三十七道品讲义:前言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力篇
 人中之宝
 平安与幸福的基石
 救世救心八大人觉经·第五觉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神通妙用 1996.3.16~1996.3.31[栏目:星云日记]
 感动的心[栏目:明海法师]
 唤醒沉睡的佛 第一章 佛性[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印顺学”已在成形——主办印顺导师思想学术会议感言[栏目:昭慧法师]
 守孝圆满 护法显圣 At the End of His Filial Mourning,a Dhar..[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1~9)[栏目:傅味琴居士]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一二三、放生感应录[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专修金刚萨埵可不可以?这对现世和未来有什么好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信愿之有无决定能否得生[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