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毁誉不动(远尘)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7
毁誉不动

远尘
  
   毁誉不动是指一个人在遭受他人毁谤和赞誉之时,始终保持平淡的心态,不为所动。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都是毁誉不动的典范。
   在诸多佛教经典中,都讲到佛陀在面对他人的毁谤之时,常会以坦然自若的神情来对待,并以比喻说理的方式来教化诽谤自己的人改恶向善。《四十二章经》第七章“忍恶无嗔”云: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陀以人送礼物给别人,而别人不接纳为比喻,告诉这个辱骂自己的人,当他辱骂自己,而自己不接纳,就像他送礼给人,别人若不接纳一样,罪过将会回归到自己身上。佛陀一番不动声色入情入理的话语,使做恶者哑口无言,羞愧不已,从而改恶向善。
   与佛陀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毁谤不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面对侮辱之时,常常会情绪失控,失去理智,以牙还牙,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因此,只有以平静的心态,冷静处理遇到的侮辱,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一个人若能做到对于他人的毁谤不动声色不容易,对于他人赞誉能做到不为所动也很难。有很多人在面对他人的赞叹之时,常会得意忘形,骄傲自满。曾有个人整天喜欢溜须拍马,给人戴高帽子。他的老师很看不惯弟子这种行为,于是便警告弟子说:“你做人要诚实一点,不要华而不实,到处给人戴高帽子。”弟子听后说:“师父,你不知道,现在的人都喜欢听赞扬奉承的话,像你这样清高务实,不喜欢奉承的人太少了。”师父听弟子这么一说,微笑着点头:“你说的的确是这样。”
   弟子转身便向人说,自己刚刚又卖给师父一顶高帽子。为人师表者,有时面对他人的赞誉也会欢喜接受,更不用说一般的人了。
   对于各种赞誉,高僧大德都能够做到不为所动。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就是典型的代表。印光法师处处以常人自居,把自己看成是“粥饭僧”、“常惭愧僧”。印光法师不仅反对自己住世时别人对他的赞誉,更反对在自己过世后做大肆宣传。印光在《复了凡、冶公二居士书》中说:
   “光一生不妄誉人,亦极恶人妄誉己。……光已七十九,过二十日即八十,死或在年内,或尚要受几年罪。光死只许你们认真以净土法门自利利他,若为光作赞传诔等,传送遐迩,乃系光之怨家。光一生不受人之虚誉,以死而无知而虚誉之,是为欺心。光只要弥陀慈父肯垂怜,此外一不愿闻也。”
   印光法师为人正直,既不喜欢妄加赞叹别人,也不喜别人妄加赞叹自己。法师认为接受别人所给予的虚假荣誉,就是欺心。当有人提出为法师作赞文、传记、诔文之时,印光法师非常反感,指责这样做的人是自己的怨家。印光法师认为,弟子们只要认真修持净土法门,从事自利利他的行为,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赞誉。
   毁誉不动不仅是对人的一种考验,也是个人修养的直接体现。只有我们做到毁誉不动之时,才能够化解矛盾,提升自己,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返回 忍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忍辱有没有更容易的途径方法?(传喜法师)
下一篇:夺回人生的指挥权(达真堪布)
 怜惜众生苦 敞心向轮回(达真堪布 )
 忍辱的意义(宽见法师)
 从伤痛中得到成就(达真堪布)
 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惟觉老和尚)
 忍辱述义(能仁)
 轮回之中苦因多(达真堪布)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的忍辱观(高铭)
 修忍辱的重要性(慈成加参仁波切)
 罗睺罗忍辱的故事(圣开)
 佛说获得无罪正路法忍的十种法(节录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七·忏悔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十一讲 四部纷争,二谛解围[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提起觉性善念 探勘快乐活泉[栏目:禅林衲子心]
 留物备用,恐身先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石开金像出现[栏目:圣像灵异篇]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四课 菩萨十地[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劝修念佛法门(三)[栏目:宽运法师]
 玉泉寺随想[栏目: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爱子之道[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一[栏目:道隐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三、源远流长——由弘一律师出家发出一个感想[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