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法语
人本教育
证严法师
慈济是个感恩的世界,因为人人感恩、事事感恩,所以成为一个很美的世界。感恩,包涵了大爱,有了爱才懂得感恩,所以人生不能缺爱。从一个人初生开始,一直到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都不能缺少这分爱;爱,是幸福的泉源。
老师是教育的良导
这几天,在精舍里有一大专院校的教授营队,大家在一起研习慈济人文和静思语教学,这个营队充满了希望,因为人类的希望在未来的社会;未来社会的希望在人才;而贤明的人才需要教育;教育的源泉需要有尽心教育的老师。老师如有培育人才的使命感,认真于教育,就能造就充满希望的未来。
一个社会的成就,不论是在经济或各方面的发展上,都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去付出才有成就。试想,一位教授面对多少位学生,学生们毕业后走入社会,都会在各行各业服务,只要他们具有好的理想,自然能营造繁荣的社会。所以,教育的良导就是教授及老师们,只要老师能多用一点心,就能培育出好人才。而建构未来安和、互助的社会。
比如说,人生最苦莫过于病痛,一旦因病住院,假如缺少具有爱心的医生和护士,那么病人在医院也是受苦的。
记得在筹备慈济医院时,有一天,我到台北一所大医院里探望一位生病的委员,顺便了解那家医院的建设、规模等等。当我走入病房,和这位委员谈话时,听到病房外面有争执声,声音很大,加上好像有推车的声音,我和委员间的谈话就中断了。抬头看到病房外面有位医师和一位护士,推着一辆治疗车走进来,进来之后还在吵。
他走到生病的委员床边,用很不好的口气说:「病人的家属出去!出去!」脸色很不好看,声音也不好听,来势凶凶的。委员的先生说:「你不要那么凶,我师父在和她讲话。」「不管!不管!快出去啦!」我说:「没关系!我等一下,等处理好我再进来。」
我退到另外一张床边和病人谈话,这位病人的家属说:「在这里住院真是受罪,要不是为了身体,实在不需要在这里受罪。」我问:「怎么说呢?」他说:「医师和护士吵架时,都会把气出在病人身上。」我听了好震憾。
这时听到那位生病的弟子用接近哀求的声音说:「我不要插鼻胃管,我的胃没有怎么样,不用插鼻胃管。」那位医师就很大声地说:「是你当医师,还是我当医师?」我听了心里很难过,赶快走近跟她说:「生病了就要听医师的话,接受医师的治疗。」她就乖乖的不再讲话,让医师插鼻胃管。
等医师插好后,我又走近她的身边,摸摸她说:「一切要随缘,既来之则安之,你要把身体交给医师、心交给佛陀,好好把心疗养好,不论身体如何,要藉这个时刻疗治好自己的心,不要有贪瞋痴,人要在逆境中才能磨练出自己的本性,才能疗治自己凡夫的心,要看得开、放得下。」
我永生难忘医师、护士吵架,把气出在病人身上的那一幕,所以我很坚定,一定要把医院盖好,并培养具有爱心的医师,懂得以大爱从事这分救人的工作。
憨爱
我们常常怀抱着「希望」,而希望多数都是对未来的追求。老师们希望用慈济的大爱来推广教育,所以用心在校园里实施「静思语教学」;做家长的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为了达成希望,他们就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但比较令人担心的是,有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现在社会的形态对一般人的导向,好像也有一点偏差,使得父母教导孩子是用「憨爱」,不是用「智慧之爱」。
比如盖好房子准备房间时,许多父母总是先找最好的位置、设计得最方便的做主卧室,再来就是为孩子找个光线最好,最干净的房间,最后才想到老人家的房间;由此可见对父母的关怀是放在最后,至于是否能尊重,那就更不用提了。
饮食方面也是一样,父母很照顾孩子的营养,会关心什么比较补脑、比较营养,孩子要吃什么比较开胃等等,但是却很少顾及长辈 – 年老的父母现在身体的状况该吃什么才有营养?何种食物老人家比较吃得下?
有些孩子太胖了,父母就想:要让孩子既健康又能减肥,因此陪孩子去洗三温暖,做各种运动。他们只照顾孩子的身材及营养,却很少想到要如何增长孩子的智慧,提升孩子的良能和健康的心理,这实在是令人担心的潮流趋向!
孩子在学校有过错,老师稍微严格的教训或惩罚,家长就计较不已,甚至在孩子的面前辱骂老师或提出告诉,为孩子撑腰,让老师们不知道该如何管教,因此对学生的用心、热心,也慢慢地冷却下来。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经使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尊师重道了。所以有些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在学校是小流氓,大家都不敢管教,这种教育真的很令人担心。
误导
尤其让人伤透脑筋的是中学年龄的孩子。现在有「青少年反抗期」等很多种名词,分析起来好像天经地义似的,难道孩子到了这种年龄就一定会这样吗?其实这是一些学者的理论,这种舆论界所用的名词,有时会形成一种误导。
还有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节目,似乎已看不到父母教育子女时,子女很乖、很听话,这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孝顺的画面;也很难得听到说:「爸爸,您说的我知道,我会照爸爸的期待,做一个不让你失望的孩子。」这些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了。
现代版的对话,已变成父母对孩子说:「对不起,儿子,妈妈刚才错了!」或是:「孩子,请你原谅爸爸,爸爸刚才失态了。」
这种不论是平面或立体的媒体渲染和学术舆论,已形成了孩子反弹的意识,好像在那种阶段是正常的,这是一种陷阱啊!就像剑上涂蜜一样,舔起来虽然有一点甜味,但是,一不小心割伤时,就会血流满地,而且难以痊愈,这就现代教育令人忧心的地方。
教育的希望
我一直期待将慈济的大爱落实于「完全教育」,让孩子们真正能体会慈济的文化。慈济已经走过三十四年,我们的传统是人本精神,「人」如果脱离人的本分、道德观念,那就不像人了!现在的人把孩子偏差的行为,都说是「很调皮」,但以前的人则说「真不像人」;不像人,那像什么呢?
做人要依循人的本分,要有道德、礼仪、廉耻等等观念,这是人本的精神,教育本来也是为此而施设,但是看看目前的年轻人,有人觉得他们很好命,其实他们很可怜。因为名义上大家都说要关心孩子、栽培孩子,如何让孩子的思想获得开放,但是,却像蜜中带毒,因为经过误导以后,孩子对人伦道德的观念淡薄、隳坏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社会是大家的,我们应该要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大家都很疼爱自己的小孩,希望子子孙孙能在世间生活得平安、富有。为了过平安的日子,就必须教育好全部的青少年,将来社会才不会紊乱;而良好的教育需要社会上所有的人与大环境来配合,做到老师用心,父母有真诚的爱心,社会有良好的风气等;三者能配合,教育就会有希望。
我们不要认为这很难做到,其实,只要大家恪尽自己的本分,世间就没有困难的事;只要老师尽老师爱的教育,家长尽家长的责任,并汇聚各界人士的爱心,就是清净的社会了,所以说世间仍是充满希望的。
净化人心
有了目标之后,必须由「心」开始;让身、口、意三业清净,当心中无贪、瞋、痴时,自然就会清净了。三十几年前,我就说救世要从救心开始;人心不救,世间一定会混乱,所以要先净化人心;净化人心一定要投入做人间事,人生的苦难很多,只有接近众生的苦难,才能一一净化,所以慈济志业就从慈善做起,去接触贫穷的人,辅助、照顾孤老无依的人,让贫穷孤老、寡妇孤儿等能获得济助。
后来由于社会经济好转,人心的贪欲就愈来愈大,讲究享受的人也愈来愈多;在这种生活中,人性会慢慢地背道而驰,对家庭、亲子、人与人之间的人伦观念,会慢慢淡化,所以要规画如何与社会人心打成一片。
于是我决定再开一亩更大的福田,让大家来耕耘。我想到世间最有价值的无非是生命,而花莲最需要的是医疗,于是决定盖医院,这需要很多金钱,也因为需要很多资金,才有机会走入社会去劝募,在劝募基金时也去招募人心、净化人心。
慈济的法门不离世间法,凡事要从自己开始,净化自心,在人群中多付出就对了,所以期待大家要多用心。
爱的世界
慈济世界是真善美的世界,也是感恩的世界,我们投入社会的大爱是永远无穷尽的。在教育上,希望老师们能用爱心投入教育,社会是我们大家的,只要用心负起这分责任,就能为自己的子子孙孙铺好一条安详的康庄大道。
老师们如果真的疼爱子女,就要为下一代设想,唯有教好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才有美好的未来;否则,将来也很难有安稳的日子。所以,爱孩子就要用心教育别人的孩子。
对学校里的孩子们,希望各位老师用爱心、菩萨心、父母心来付出关怀;但愿我们能用大爱来引航,让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爱,如此,这个世界将会是最美善的世界。虔诚地祝福你们福慧双修!阿弥陀佛!
(节录自八十九年四月志工早会上人开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