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第八十页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佛语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润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狮子王,无所畏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在我们平时经书好像还很明了,再看解说就越不懂了,还不如看经书易懂,为什么?这些经文就像白话一样,所以古文基础好的一看就能懂。为什么这些祖师越解释越深?初看应该说只是表面的理解,但祖师经过专门的修学,通过自己的理解,加深印象,每一句都能演出无穷的道理:于一中见一切,于一切当中来说一。所以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如果你看解释看不懂,把原文拿出来再读一读,它的意义自然就出来了。以复杂化简单,又从简单化复杂,反反复复解读,这个经意自然就出来了。
这一段讲的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我们说修行净土法门功德好处特别重要。我们经常思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我们自己的善法心、善法欲就能生起来。就像中午没吃饭,有饭菜摆在我们面前,就不准你动筷子,让你忍着饥饿,鼻子闻一闻很舒服,但是就是不能吃下去,很想把他吃下去。佛法也是,你还没有修行,但是先把好处说给你听,像把色香味具全饭食摆在你面前,你很想把它吃下去,当这种心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再吃这种东西就很香很甜。佛法也是这样调动我们的善法欲,把这种善法欲调动出来,思维法门的殊胜是有好处的。这些文字大家需要反反复复地阅读理解思维,所以这样重复思维如理如法,这对于我们修行非常有好处。我经常比喻我们打拳,每一个套路都要学熟。当你学熟悉了之后,哪里来的动静是自然地反应。佛法也是这样,你需要把套路不断地练习,当你念熟了之后,知道烦恼从什么地方来,怎么应对,你心里就很清楚明白。修行的时候我们如理思维搞好了就是这种状况,自然就反应过来了。平时我们对佛法,讲说、思维过程中把佛法的好处要能认知。
你读了原文应该把这种意思明了。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当中,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这是第一种好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发大菩提心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了大菩提心的都是菩萨。所以说我们现在修行要觉悟到发大乘有什么好处,前面给你说过可以变一为无量。你没有发菩提心的时候不行,发菩提心之后,一分钱就不仅是一分钱,他能变无量无数,那就是我们发心的功德,那非常难得。所以发菩提心的都叫菩萨,究竟他们都要成就一生补处,一辈子就成佛,现在就象弥勒菩萨一样。释迦牟尼佛一直到末法,到将来弥勒菩萨要成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一旦往生都能象弥勒菩萨这样下一辈子就成佛。所以这种机会非常难得。我们众生在世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哪有机会做佛?经常是人胎出来钻马胎,在畜牲道,三恶道中钻来钻去,那叫轮回。所以说根本的好处不能开发出来,根本的利益无从开启,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情。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解决这些轮回生死烦恼痛苦,成就一生补处的阶位,下一辈子就成佛。所有的智慧全部圆满,除非本愿为众生故(除了你自己原来所发的誓愿我要利益众生,而不住西方极乐世界)乘其愿力,分化十方,度化众生。随我们的愿力,你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发了愿了,这种愿力对于成就我们自己力量是非常具足的。所以我们说往生自己发愿。发愿要小心,不要乱发愿。由于一念成为愿力,而若干年以后就因为当初的一念成就一天出家人的功德,非常奇妙。还有些发恶愿的,如世间上人谈恋爱,经常发愿,我不但这一辈子要跟你,下一辈子,再下一辈子还要跟你,这个愿一发不得了,从生至死,世世代代纠缠不清。这种愿要小心哦,所以发愿要特别小心!除其本愿为众生故。除了我们自己本来的愿力为度化众生,不安住在西方极乐世界,乘愿再来,可以游戏在这个世间,为度化众生,为众生服务,这是第一种好处。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一生成就,究竟成佛。以弘誓功德庄严,普度一切众生。弘是广大,以广大的誓言。我们总结起来,你的愿望再多,总结起来就是从正方面,反方面的,还有人际关系的。正方面是修一切善,反方面是断一切恶。人际关系的呢,度一切众生,这叫四弘誓愿。断恶容易,但要断一切恶就不太容易了。要发心,能够发心断一切恶的,这个愿力非常弘大。我们心里有多少恶法?太多,我们自己心里的坏念头太多,一个又一个,不可以对别人说。恶法太多,所以我们烦恼无边,烦恼不尽苦海无边。我们现在要发心断一切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恶法,我们能发心断除。你的习气毛病,我们的坏习气、懒惰,不好学,好吃等等的习气毛病太多。有没有发愿要断掉这些烦恼呢?往往我们自己的习气毛病不改正,我们在世间上不管做什么事都做不圆满。你在人际关系当中吃亏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素质不好,性格不完善导致的结果。表面上我们在世间上遇到许多的坎坷,让你受苦受难,内在因素并不多,你不喜欢忍辱,在世间上遇上人之后很容易发脾气,吃亏就在这些地方,生活中吃亏都在坏脾气上。所以你心里有一个毛病,他就制约你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发心能改掉一个坏习气,生活中你能改变多少的果报!当然还有许多坏念头我们都能发心改,自己监督自己改变这些东西,这个功德非常不可思议。从自身上说是追求圆满,智慧圆满,能力圆满。对释迦牟尼佛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喜欢智慧,只不过现阶段由于各自的认识水平不一样,所走的路就不一样。总结起来就是殊途同归,表面上有许多的差别,其实呢,很多人都是不知道人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你在世间上做生意,要出人投地,要当和尚学佛,有什么不同呢?是追求智慧的圆满。所以站在这种角度上,大家不要有太多的分别。你是信佛教的,我是信共产主义的,不要有这么多分别。用共识来达成对大众的包容。所以说佛教就非常好理解了。你现阶段学这样学那样我都赞叹随喜,到最后你还要回归到根本道路上来,要学佛,学这种智慧,学习这种净化自心,“英雄到老皆归佛,未有神仙不读书。”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我们自己的快乐放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去。这叫弘誓功德。为什么要利益众生?众生跟我们相关,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要舍弃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会害自己。所以我们要知道把自己的利益要放在周围的人群当中去,利益大众,帮助大众,学佛就是要把这种心态建立起来。
誓愿断恶修善度众生,这种心念要开阔。弘一法师在讲的时候就专门讲过这种方法,要发广大心,这种气量心胸就扩大。我们平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学问,知道这里的所有关系就能发广大心,不仅是抓住自我一个人。弘誓功德,这样而做功德所积累的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就不是平时我们凡夫发心。平时凡夫发心烧香保佑我自己长得漂亮一点,往往是为自己着想。你追求好处,仅追求我自己的好处。他人呢?我就管不过来了。这个时候你做的事情,你在烧香拜佛,是仅为一个人,那他得到的好处是非常有限的。假如你烧香不仅是为一个人,为谁呢?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由于数量上的差别,我们发心的广大一下就显出来了,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只为自己是自私自利,为人民大众而死叫死得伟大。要发广大誓愿,以广大誓愿而做的功德的量,福德智慧就非常大。所以把这种心胸开阔了,把我们的见识增长了,做的功德自然就非比寻常,就建立了福德智慧两种资粮,所以把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建立起来就是一件功德。
所谓功德,是见因为功,明性为德。要明心见性,如实认识自己就算功德了。当你不能如实认识自己的时候,你做功德是表面上在做功德。我发心当义工,我出钱等等一切,好像我也在做功德。你所做的这些事情与你明心见性并没有多少作用,没有多少帮助。所以学佛的呢,首先要求在最初读佛经的时候,明白佛经里讲什么?众生的自觉之门,自性之门,自己救度自己的门。佛法帮助树立我们的自信、自尊、自强自度,认识自己。到了关键时候还是要看自己,学佛人是这样的。
我们求菩萨烧一烛香,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出来,你说阿弥陀佛没来,你怪阿弥陀佛吗?是感应不够,要如实认识自己。你说修行有什么难处呢?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坏毛病,修行就是圆满自己的人格。为大众服务,各种事情上服务众生,来明心见性。你经常布施,你到底为什么布施?只图富贵道,别人是图对治自己的悭贪心。由于对物质,对自己的长处,如技能知识水平文化等等,你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凡是你自己所拥有的都可以布施。你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我们布施供养是对治自己心里悭贪不舍的这种毛病。东西要布施多少?要求我们对治我们自心。你在布施过程当中,没有这样的广大誓愿,你别想要别人承认你。你是为自己而做的,为别人就要讲条件。为自己做就没有条件可讲,要对治自己的毛病。很多人说持戒对自己很约束,不约束你不行。你损伤众生的时候,这个必然还报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从这里来对治自己内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伤得最多的还是我们自己。
对因果,大体上很多人把因果对应不起来,好像有很长的距离。今天学习和明天考大学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样的因果不知道。当你不知道这些他怎么能认真听讲?所以我们现在因果观念很难建立。因果观念建立不起来,我们自心的规律就很难认知。自心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什么佛可以预计?我们将来多少生多少世才能修行断烦恼,乃至将来若干年以结果,释迦牟尼佛都给我们预计,他先就知道,所以总是有规律可循。所以一旦掌握你内心的秘密,人家想使唤你很容易。所以说我们现在对自己不认识,你要认识到自己。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就不高兴,为什么会起贪心呢?这有一种内在的东西,物质基础就是我们自己造就的。你很难说你能认识到自己,只做事情不见功德,不知要走多少的冤枉路。当你有智慧,你知道自心的这种因果关系,这是如影随行的因果报应。所以我们持戒能对治我们损伤众生这个不好的行为。忍辱呢?就是要对治自己的坏脾气。你不忍怎么能对治这种脾气呢?三个朋友五个朋友一聚到一起,一说起来就有趣了。什么事也不干,对以前执着老是放不下。当人家掌握你这种的时候,自然就认识你这个人,怎么样让你笑,怎么样让你哭,很容易把你掌握了。你看这些贪污,贿赂别人的腐败分子。只要你有所喜欢他就可以突破,你就被麻了。所以我们现在修行的要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不要老去想别人。要问自己,今天为什么不高兴?把你的心里规律,内在的价值观,人生观,心理学专门研究,想掌握自己就很容易。佛法就是钻研心理的学问,让你认识自心运作的规律。要能认识自己才见功。你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时候建不了功。为什么?贪嗔痴慢疑不断。往生心没有。念了一辈子佛问你为什么要念?别人念我也念,是盲目地跟着人家跑。所以修行没见效,往往是因为你盲目,没有如实觉照自己,认识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解剖自己。为什么会不高兴呢?是因为这个人进来应该敲门,他如果进来不敲门你就生气了,他故意不敲自然就可以让你不高兴。如果你认识自己了,他让你不高兴是你内心有这种成见,所以不敲门进来你心里就不乐意。你要认识自己,解剖自己。那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在平常所接触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明心见性的好的方式。平时我们为什么要求在待人接物的过程当中,把人家当一面镜子来检查自己的内心,不认识自己,一辈子也战胜不了自己。
功德从什么地方建立呢?所以功德以明心见性为功德。你做一切事情、你出钱并不叫功德。你要在出钱的行为过程当中能认识自心,功德开始起来了。所以事相上并不是你要捐多少钱才叫做功德。以前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大做功德善事,你说我做这些事情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无。梁武帝就很不高兴了,不愿意和达摩祖师说话了。要明心见性的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你做这些事情见不见性你自己知道。你为什么而做,你是为对治自心。如果不是那就很艰难了。可以成就许多的福德,但明心见性的功德建立不起来。我们现在居士做事情很愿意做,但是跟自心联系起来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样认识自心,不知道怎么认识自己。学了一辈子佛,烦恼越学越深,认为修行佛法成不了道,其实是你方法不对嘛。我希望在座的不管是出家的还是在家居士们,都要认识自心,对治自心,学佛就是这样。
念阿弥陀佛,念佛就是念心,念慈悲喜舍心。要把我们像阿弥陀佛一样的四十八大愿心念出来,你把这些心念出来没有?我们念的是贪心。你出家人什么都要放下,还有欲望没有?我们修行佛法也有欲望嘛,是善法欲,这不一样了。欲望是一把刀,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究竟是哪一面呢?要用这种好的一面,万万千千的善法你都能修行起来。假如你把这种欲望成就的是什么?所以我们众生要知道这回事,要认识这一回事。
什么叫自庄严?到西方极乐世界,从我们平常的了解来说,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不是我们自己庄严。我们在世间上听到一句话: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为什么?能转化别人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对自己的东西有眷念执着,所以我们这些众生什么都想争第一,烦恼上也要争第一,只能贬低我们自己。所以说我们这种你信不信?你信了,阿弥陀佛和自己就联系在一起了,当你追求就能得到。生死对你不成问题,你怎么去解决呢?永远不可能去解决。佛法的伟大就在这里,当佛法能认识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他就能找到解决他的原因。以前许多朋友同学对我说,世间上的苦乐是正常的,世间上有什么事情是圆满的?不圆满是十有八九,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他们觉得你是没事找事。你看这根本不一样,我们学佛的人就可以看到,爱别离对众生形成了一种损伤。当然把爱的执着放下了,对众生的伤害就可以没有了,这就把四弘誓愿联系在一起。你对世间上错误的东西愿不愿意改?我们平时念佛没有在这里下功夫,这是一大毛病啊。把人甩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不修行了。如果我们连基础的修行都不具备,只等阿弥陀佛来救你,阿弥陀佛也救不了你。
以前有一个故事,有个人专信观世音菩萨。有一次大水来了,全村人都走了,他不走,他要等观世音菩萨来救他。观世音菩萨化为同村的一个人叫他走他不走。观世音菩萨走掉了,水慢慢地淹起来了,观世音菩萨又化为当地的渔民来了,他还是不走,他就是不上船,要观世音菩萨救。观世音菩萨再化为一个能游泳的人来救他,他还是不走。观世音菩萨几次显相来救他,他却不认识观世音菩萨。你说这种信就是没有智慧的信。我们现在好多也是这种情形,信而不知道是什么。信佛而佛在我们周围,常救度我们,却不认识,要等佛来我才走。仅是一种执着,一种无明,这种修行不容易成功的,所以要知道从功德心当中来修行,而念佛怎样才能成就?要开一点智慧,不开智慧很艰难。所以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这句话包含了几个道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以弘誓功德庄严,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自己没有怎么显现?因果对不上号,还是自己错误的方法导致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以自庄严感应了阿弥陀佛的庄严。我们今天呢,阿弥陀佛的愿就是我们的四十八大愿,愿力多么殊胜。我也要发这样的愿力,如是因,如是果,如是起心动念,在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当中就是如是显。只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不向阿弥陀佛学习。那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你不能悟到。你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你不知道你现在念佛就是在成就西方极乐世界吗?其实自他救度圆融在一起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我们今天要分个难行、易行道。阿弥陀佛的救度,你不显现,他怎么救度你。所以我们自己要把自己的根基要修好,要学好。要有这样的弘誓功德而庄严。我们的内心要把我们具备的信仰素质心里素质具备起来,只有你自己努力。所以小和尚要出去参学,师父说:把东西收拾好。这个徒弟过意不去。师父说你一出去,师父就不在你面前了,但是很多事师父不能替你做的。小和尚说,我知道。包括我们现在,阿弥陀佛也不能代替你一切的一切,很多事情只能我们自己做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内因、外缘。阿弥陀佛再慈悲,“雨水广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你没有这个基础度化不了你。没有阿弥陀佛这种外缘,也是孤军奋战。当这两者结合,是自他结合,因缘结合。所以外缘阿弥陀佛已经具备,西方极乐世界具备,诸大菩萨具备,我们缺的是自庄严弘誓功德。前面说的三辈往生都讲要发大菩提心,要发广大的菩提心。也是三辈往生中讲的发大菩提心救度众生。功德呢?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要自己修。内因感受外缘,外缘成就自心。我们经常读《无量寿经》,净土五经。不断来修我们内因,外缘要修,内因也不断地增强,我们信愿心生起来了。那时我们再来读《无量寿经》的时候,自心踊跃欢喜,不会读过就像没读过一样。有的人诵了多少遍《华严经》自己没有印象,所以说读经千卷不如解经一卷。
把平时所做的建立在哪儿?建立在认识我们自己内心上。念佛就是念心,成就西方极乐世界,庄严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己的财富宝贝。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为我所用。所以以弘誓功德而庄严,生起善法欲来度众生的欲望,那叫大菩提心。所以叫你读经的时候,你们理解得这么深透吗?自己的学习和外面的学习要结合起来。把这种因和果的一种好处,修因合起来,总持起来。都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在看《往生论注》的时候,他就是把平时不善于总结的总结起来。第一种说佛的功德。第二说菩萨的功德。他总结三大类。其实他所说的就是这些。只要你善于总结你也能总结出来。第一条是什么,第二条是什么。要这样学习。你学习了之后,像我们小学生要分段,看经明理嘛。读经明理,读经增长智慧,你要这样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