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1
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如何培养悲心呢?我们首先要去除悲心的最大障碍:瞋怒和怨恨。
◎不管瞋怒和怨恨的力量多强,它们仍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不控制它们,这些负面的情绪会轻易地折磨我们,阻碍我们对慈心之乐的追求。
◎如果不觉得瞋怒是一种障碍,就必须先探讨瞋怒是否有价值。有时候,我们在困境中感到灰心时,瞋怒看起来是有用的,似乎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信心和决心。然而,在此时刻,我们需要仔细去检查我们的心理状态。
◎瞋怒确实会带来更大的力量,但如果我们去探索这种力量的本质,会发现它是盲目的。我们无法确定,它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结果。
◎这是因为瞋怒会遮蔽了,我们头脑中最棒的一部分──理性。所以瞋怒的力量,几乎永远都是靠不住的。它有可能导致极大的破坏、不当的行为。此外,如果瞋怒达到极端,人就会疯狂,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
◎可以受控制的力量,不只源自悲心流露的心态,源自理性和安忍。这些是对治瞋怒最有效的解方。
◎许多人错将理性与安忍视为软弱的表现。佛、菩萨认为正好相反,那是内在力量的真正表现。
◎悲心的本质是温和、平静、柔软,但也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它给我们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安忍。
◎容易失去耐性的人没有安全感、不稳定。因此,动怒通常是软弱的直接表现。
◎你应该要了解,就算敌人好像在伤害你,他们伤人的行为最终只会伤害到他们自己。
◎检查自己自私的报复冲动,应该先忆念自己想要修悲心的愿,负起帮助他人的责任,让他人不要遭受其行为所带来的苦果。
◎如果你采取的行动,是心平气和做出来的抉择,它就会更有效益、更精准、更有力量。
◎要培养悲心、理性和安忍,但光是心里想着它们很好并不够。我们必须等待困境出现,才能试着去实践它们。
◎谁会制造我们培养悲心的机会?当然不是我们的朋友,反而是怨敌,也就是带给我们最多麻烦的人。
◎若是我们真的想要学习悲心,就应该将怨敌视为我们最好的导师。
◎对于珍惜悲心与慈爱的人来说,安忍的锻炼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怨敌也是不可少的。
◎由于修持安忍所累积的福德,是因为敌人提供机缘而促成的,严格来说,我们应该把福德回向于那个敌人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怨敌,因为他们最能帮助我们培养平静的心!况且,在个人和群体生活中,一旦情况改变,敌人往往会变成朋友。
◎结交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悲心相待!只有温情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好友。
◎佛教不只关心缓解个人的痛楚,也关心一切有情能解脱痛苦。如果连忍受自己的苦都那么困难,我们怎能负起承担一切有情苦的责任?
◎寂天菩萨说:你受取他人的痛苦到自己身上而经历的苦,和从你自己的痛楚和苦难直接而来的苦,两者之间有种现象学上的不同。
◎前者的情况,有一种不舒服的要素,因为你在分担他人的苦。然而其中会有某种分量的安定,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你是自愿接受那种苦。在自愿参与他人的苦这情况中,会有力量和自信的感觉。
◎但在后者的情况,当你经历自己的痛楚和苦难时,其中有不情愿的要素,因为在你自己那方面欠缺控制,所以你觉得脆弱、被打败。
◎不断修持悲心,我们将能逐渐降低有害因素的影响,强化能支持培养悲心和善心的因缘条件。
◎所有的人想要更快乐与更成功的关键,在于悲心的增长。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生活里修行
下一篇:爱与快乐的源泉
 增长财富的方法
 菩萨得愿圆满法门
 菩萨修持法
 菩萨圆满无碍法门
 灌溉内心慈悲的种子
 转经轮的力量
 解脱道之基——皈依
 宗教之爱
 生命的觉醒
 菩萨修行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句经 22 述佛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李利安:从三和到六和 从三心到众缘[栏目:佛教视野与观察]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3 无畏施[栏目:宽见法师]
 超越死亡 第四章 正面关怀——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第一节 死亡的过程[栏目:达照法师]
 长者檀若世质[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二一 旃陀罗女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二 兹他拉他园品]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如何转逆缘为佛道[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栏目:佛教历史]
 请法与皈命[栏目:仁焕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