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大众要如何辨别正邪师?
 
{返回 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305

佛经上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大众要如何辨别正邪师?

明证法师开示:意思就是如何辨别,是说正法的法师,还是说邪法的法师,这个要自己有了择法眼,才能辨别,否则的话,很难。要靠什么呢?靠你的命。看你命好不好,命好,你就碰到说正法的法师;你命不好,就碰到说邪法的法师。所谓命是什么?命就是你过去世的业力,你和那个说邪法的法师因缘比较好,他说邪法你也高兴;你和修正法的法师因缘不行,说正法你也不想听。因为你跟说邪法的法师,因缘比较好,你舍不得离开那个说邪法的法师,明知道他说的有很多问题,你感情上还是不愿意,本来他是错的,你可能还是会认为他是对的,说正法的法师,你却会想办法说他有毛病,你不愿意听,所以怎么办呢?要靠熏习正法,怎么样熏习正法?什么地方都是正的,没有邪的?就是佛的经典,按照原经原典,你多多地读诵,就会增长择法能力,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判断能力,因为你读的经典多,慢慢就会知道经典在说什么意思。所有的经典就说两件事:一、人无我。二、法无我。没有别的了,就这两件事情。

顶礼师父,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何识别说法者是否邪师,谢谢师父?

明证法师开示:他如果说邪法不就是邪师吗,他如果正法,他就是正师,对吧,就是这样分别,看他说的是什么,当然下一个问题,你紧接着就会问,我怎么知道是邪法,正法,那你就缺乏智慧,你有智慧,当然你知道了,有人说,那到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呢,最起码的标准,要证得初果须陀洹,因为初果须陀洹的意思,就是已经断了我见,当然他知道什么是我见,什么不是我见,须陀洹还断一个结叫疑结,断疑结是于诸师说法无疑,意思是说,你说的正确,我知道你正确,你说的有错误,我知道你有错误,你基本正确,里边有一些小错误他知道,你全部都是错误的,但是里边有几句话是正确的,他也能分辨得很清楚, 是不是百分之百千分之千都能分别,那不一定,深的法他还是分不出来,须陀洹只能分别大致的,好比说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这个没有问题,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这个决定没有问题,在这个基础的问题上,他会分得很清楚,不会有问题,所以,我说最低的标准是证得初果须陀洹,那么再高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大乘的开悟,明心以后的菩萨,再高的标准呢,那就登初地,初地证得一分道种智,他的知见和佛一样的,见与佛齐,在见解上基本不会有什么错误,不管是深的,浅的,都没有什么错误,在极其细微的地方,可能还会有错误,但是大致上基本上不会有错误了,所以的话,你要知道什么是正邪,就要去努力的薰修无我的正知正见,薰修好了以后,虽然还没有证须陀洹,你也差不多,有一定的分别能力,就不会跟着邪师瞎跑,那也就是说,如果一位法师他讲法,讲佛法的最基本的道理就是无我,他能抓住这个根本去讲,这个就是讲正法的师父,如果他说了一大堆都是世间的法,这就要看标准了,在世间法里边他也不见得是邪师,因为他教世间的善法,好比说五戒十善,这你不能说他是邪师,只要他在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上,他不乱说话就可以,有的人,在世间法这一块很好,布施、持戒、忍辱这些修得都不错,可是一到解脱道就开始胡说了,因为他不知道,那很有可能因为他误导众生了,他就是邪师,有的人,在小乘法上修得也还不错,可是他居然胆子很大,他敢诽谤大乘佛法,对不起,决定邪师,这就看老实不老实,是不是能够有所收敛,不要说过头就好,说过头了以后,那就完了,好比说一个人,一辈子都是好人,那肯定是好人,因为一辈子都是好人,可是有一天居然杀了一个人,就是杀人犯,没问题,也跑不了吧,你说杀人犯是好人吗?而且他杀的人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你说他不是杀人犯是什么,杀人犯决定是坏蛋,你不能说他好人,对吧,可是在杀人之前,他表现的都是好人,他没有什么错误,但一失足成千古恨,完了,关到监狱里,严重的话枪毙,杀人偿命,所以,这个到底是好还是不好,那要看时节因缘,要分别,不能一概而论。

摘自明证法师《佛学问答1》


{返回 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做善事容易增长我慢,万法皆空,实无众生可救,请问做善事也是在行菩萨道吗?
下一篇:如何练习观行?
 家里拜一尊济公活佛,道教说要用酒,可以用茶水代替吗?
 发育中的小孩适合吃素吗?会不会导致发育不良?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情执太重怎么办?
 真心如来藏与佛心有什么区别?
 请解释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
 请问法师,威仪与修行的关系?
 诵《地藏经》的时机何时较适宜?比如头七或者随时可以诵。
 临命终时颠倒无法念佛,如何补救才能生西天?
 弟子每次念佛的时候心里都会酸酸的很想掉泪,请师父开示?
 如何念八关斋戒时的六念法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教诲心之明点(网络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九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四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三颂[栏目:刚晓法师]
 想(saññā)[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第七十八 沙门文祁子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经常“朝拜”是最重要的吗?[栏目:达真堪布]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三、菩萨得千手千眼的因缘[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法将如云,慧命长在人间——纪念印顺导师圆寂有感[栏目:游祥洲教授]
 内观基础 二、简介[栏目:内观基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