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命之谓性,爱命要爱菩提心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6

天命之谓性,爱命要爱菩提心

梁乃崇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是儒家、道家,甚至是中医学里都有许多对「性」与「命」的论述,各派说法很多。一般多把「性」归之于形而上,「命」则视为攸关生死。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要重新做正确、清楚的认知与厘清。

大家都是爱命的,可是很可惜的是多数人都爱错了地方,都爱在那个没有命的地方。真正的生命在哪里?是在菩提心这里!这一点,《中庸》早有说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之谓性,反过来说,性就是天命,也就是本质、菩提心、自性、佛性就是命啊!率性之谓道,顺着菩提心走就是道。

一般人误以为的生命──那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其实是识心,并不是真正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菩提心、自性、能觉才是真正的命之所在,可是外面罩了识心,被识心所遮蔽,所以祂的性质都不能发挥,发挥出来的都是识心的作用。《金刚经》里一直重复的「x即非x是名x」,就是要把我们所依赖的识心转过来,转成菩提心,就可以恢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性质了。我们修行,从离四相着手,就是要把识心的作用剥掉,让菩提心的特质恢复。

当你能够把菩提心启动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出来了,你的命才真的醒过来,你才能够做真正的自己。至于那个识心运作出来的各种相,那些都不是命啊!我们投生在娑婆世界,就是会有生、有死;但是生、死不是「命」,生、死是从「命(心性、菩提心)」流现出来的,心性、菩提心才是本源。

所以,严格讲起来,《金刚经》是还大家一个命!累世以来,大家在迷迷糊糊中都做了「亡命之徒」──把真正的命给丢掉了、忘失了,都爱到没有命(被知、识心)的地方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苦口婆心要讲《金刚经》、要讲这个佛法的原因了。既然《金刚经》这么重要,那么是不是说我们读了《金刚经》每个人就都活过来了?那也不一定,重点不是佛经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因此觉悟,让自己的菩提心醒过来、活过来?菩提心被启发了,你的命才醒过来,你才有真正的命。

《中庸》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早就懂这个道理了;《中庸》的说法跟佛法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用的名词不同而已。虽然佛经里面讲的是菩提心,没有讲命;但是我们中国古书里讲的命就是菩提心。现在大家知道菩提心就是自己的命,因为大家都很爱命,所以就应该要努力把自己的菩提心启发出来。

所以说,如果运用得当,一个字或是一个词汇,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工具,就像一把钥匙一样;这个字里面所蕴含的内容,就藏在我们的心里面,如果选对了词汇,能够体会那个词汇所代表的本质意涵,就好像拿对了钥匙,自动的,就把我们心里相关的感知开启出来。

由这里也可以知道,中国古人尤其是写古书那些人,他们对「命」的真正意义是懂的,只是传不下来,传到后来都被解错了;后代的人只要一解到和觉性、命有关的部分,就不清不楚。事实上,如果把「命」这个地方厘清的话,中国那些古书就更容易懂、更好懂了。

关键字:中国 传统文化 儒家 道家 中医 性 命 中庸 天命 率性 道 本质 菩提心 自性 佛性 能觉 识心 金刚经 x即非x是名x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修行 四相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是人心之间的和谐与圆融
下一篇:脱离被知的心,反闻闻自性
 活出生命的光彩与价值
 建千年企业能启发菩提心、转世界
 一个人的修行,就是一个世界在修行
 反闻闻自性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上)
 修行是自发性的行动
 犹识宿命、犹识因缘才是般若智
 抚慰南亚特辑之1:宗教面对灾祸可发挥的作用
 菩萨修「舍」
 愿性之22:团体如何形成共同的愿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的对治[栏目:贡噶仁波切]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不观察时随许世俗[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灵澄~山居[栏目:禅诗三百首]
 念咒时如何观照好自己的身口意?[栏目:达真堪布]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释经题[栏目:陈义孝居士]
 天灾与人祸[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怎么样才能证悟明心见性的境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无死的金刚心 第6章 女神的心事[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刀子 Knife[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信任因果[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