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将念佛堂的功夫,落实到生活中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9

如何将念佛堂的功夫,落实到生活中

在念佛堂念佛,好比学生在课堂上课一样,如果离开了课堂,功课都丢了,这就不能有成就。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会做学问的人,真正能够成就德行的人,功夫是不会间断的。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中断,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中断,处事待人接物也不中断,这才能落实。凡是不能落实,就是没有做到“相继”。念佛真正目的是求生净土,如果功夫中断,求生净土就困难了。

念佛功夫不在于口念,而是心中有佛,这就是不中断。真正念佛人在工作、应酬中,佛号也不中断。但是念出声音,人家讨厌,所以金刚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在念佛,但没有声音,就是“金刚持”。章嘉大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他接见任何客人,除了说话,他手上掐念珠没有中断,口里持咒也不中断,真正是二六时中不中断,这个难得!若我们能学习这种方式,既不干扰别人,自己功夫又保持永远不中断,真正是自利利他。

章嘉大师何以能做到心地清凉自在?因为他的念力永远不中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如果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除了睡觉停止念佛外,一醒过来,佛号就接续,没有不成就的。真能这样念下去,不必三年,可能六个月、或一年,你就会开悟。虽不是大悟,总是小悟,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大彻大悟,将来决定有把握自在往生。

佛七只是一种形式,提供我们念佛的方法,提醒我们要认真念佛,而重要的是必须将这种方法、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在家里有事务,不能每天念佛,但早晚功课决定不可间断,要依照《净宗朝暮课诵》认真去做。早课是《无量寿经》第六品,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晚课是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就是五戒十善。平时没有时间听整部《无量寿经》,这两段经文总要多听几遍,你的早晚课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相应。这个相应就是“信解行证”,我们相信佛的教诲,理解佛所讲的道理,依照方法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就能得到佛法所说的真实利益,得到利益就是证果。

佛所说的每部经典,其内容都具足“教理行果”。我们应如何去接受?要以“信解行证”来接受,这就相应,古德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法到最极究竟圆满,是真正觉悟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即《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才明了虚空法界是家园,家在哪里?虚空法界是如来家,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是如来清净法身。你什么时候入这个境界,你就证得究竟圆满佛。

一个真正修行人,妄想、分别、执著会逐渐消融。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天天减少,自性般若智慧就天天透露,你的道业就增长。妄想、分别、执著都是烦恼,烦恼少一分,智慧长一分,这是一定之理。我们的智慧不能增长,就是烦恼没有消除。譬如黑暗没有去除,光明怎么会现前?因此,我们要想开智慧,没有别的方法,就是消融烦恼而已。

用什么方法?诚心诚意去念佛。譬如,开口想批评人时,一句“阿弥陀佛”把批评的念头打下去。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些念头打下去,这是消除烦恼的方法。

听经的时间愈长愈好,让我们整个生活,都能消融在佛法之中,这种生活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唯有认真去做的人,才能得到这种享受。

 


{返回 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福,净土宗就用一句佛号
下一篇:念经好几年,烦恼习气仍在,往生也没把握怎么办
 学佛同学共同的问题
 把钱都布施了,生活怎么办
 打坐的问答
 佛经他看得多,就瞧不起人
 傲不可长
 做弥陀弟子
 功夫如何保持
 修行从哪里下手
 常常做恶梦
 什么东西是自己的,放下得大自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觉醒之翼(优婆塞 Vina 译)[栏目:南传经典]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成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突破逆境恶缘[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世界的问题 Problems of the World[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轮回皆苦与一切清净圆满矛盾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当下的桃花源[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随顺业缘而行[栏目:法藏法师]
 第五章 佛学基础 Chapter 5 Basic Doctrines Tri-Pitaka (or ..[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寺院韦陀菩萨手中拿着宝杵的姿势不同,请问意义如何?[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