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A 第365经(见法涅槃经):重点是回答什么叫“见法般涅槃”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8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

365经(见法涅槃经):

本经与前面的363、364经精神基本一致,重点是回答什么叫“见法般涅槃”:即对于老病死,若能生厌、离欲、灭尽,而不起诸漏,心善解脱的话,就叫做叫法般涅槃。

366经(毗婆尸经):

本经的重点是讲过去六佛所悟之道,无非就是对十二因缘的顺逆观察:

“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间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灭自没,而彼众生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知,即自观察:何缘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些老死,缘生故有老死。……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如缘油炷而然(燃)灯,彼时时增油治炷。彼灯常明,炽然不息。”

关于十二因缘,我们并不陌生,我在相关文章中已反复地讲过许多次。佛陀通过毗婆尸佛,进而讲到了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以及迦叶佛,都是通过对十二因缘的深入体察,而悟入正觉。那么释迦佛本人呢,也是和上述六佛相同,都是由十二因缘而悟法。有人会说,如果将佛陀的觉悟之理归结为十二因缘,岂不是太狭隘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原因是他对十二因缘没有了解透彻的缘故。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佛教离开了缘起法,那么佛教就不能称为佛教(起码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我不是在危言耸听,也绝非信口开河。对佛教史稍有涉猎者,相信都会赞同我的观点。

下面稍谈些我们常讲的过去七佛。

关于过去七佛,除释迦佛外,尚有六位古佛。《长阿含经·大本经》对他们有着详细的阐述(可参看该经,亦可参考本人《漫说长阿含》相关文章)。根据佛经所载,过去、未来、现在三劫之中,均有千佛现世,然只有此七佛与娑婆世界因缘殊深。在七佛之中,毗婆尸佛出现于过去九十一劫中,尸弃佛与毗舍婆佛出现于过去三十一劫中,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与释迦佛则出现于现在贤劫中。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七佛皆有成佛偈,据《增一阿含》所载,此七偈分别是:

1、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

2、若眼见非邪,慧者护不着,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

3、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于食知止足,床座亦复然,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

4、譬如蜂采华,其色甚香洁,以味惠施他,道士游聚落,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5、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贤者无愁忧,常灭志所念。

6、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7、护口意清净,自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

关于“诸恶莫作”之偈,有二说,一说为迦叶佛所说,一说为释迦佛所说。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持释迦佛所说者居多。(8月4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B 第367经(修行经):本经叙述为了显现缘起,而须修习禅思。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四)~K 第362经(多闻比丘经)、363经(说法比丘经)、364经(说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I 1140经:本经继续讲述迦叶不说法之因..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七)~C 三、阿摄惒经
 漫说《中阿含》(卷九)~D 四、郁伽长者经(下)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C 三、福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D 875~879经均叙述“四正断”..
 漫说《中阿含》(卷五)~D 四、师子吼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E 第464经(同法经):本经阿难诣诸上座以..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G 621经是阿难向佛陀请教:对于年少比丘..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C 1064经重点简述提婆达多贪图供养之弊..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心学习菩萨行的修行者会退转吗?[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百喻经 35 宝箧镜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栏目:蔡礼旭老师]
 庐山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屈大成)[栏目:戒律学研究]
 佛学与现代医学[栏目:佛教与医学]
 普贤行愿品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挽妙老(兰若瘦僧)[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大地风云经(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满地跑[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34、居士的学修要和出家人一样吗?[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