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本觉之5:「自性」通「法性」与「法性」通「自性」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6

本觉之5:「自性」通「法性」与「法性」通「自性」

梁乃崇教授

  之前,我教大家的修行的程序是:先悟「自性」,才能悟「法性」,然后,才能再将「自性」与「法性」打成一片,因为「摄心」一直「摄」下去,「摄」到后来,到「底」之后,又会出来向外。我会那样教大家,因为那是我所走过的路,是亲自求证过的。

  而另一条相反的路:从「法性」走向「自性」,事实上我也走通了,只是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部份我主要是做「舌根」而皈元的。当我在修「舌根」时,主要是向「外」的,是向「外」而成功的。

  当我看到莲师那一段时,才警觉到,祂是从「法性」走到「自性」的!其实,以前我因探究「时间」,而首次领悟到《金刚经》的「是名」状态,也是这样的方向,只是我没注意到是这种情况。

  从「法性」走向「自性」而成功的,很容易会在某些地方掉进「相」的泥淖──落入神通境界里出不来。我知道很多人都掉入了那个状况,他们虽然有弄通的经验,但并不是每一样都弄通,所以,在那些还不通的地方,就沈迷于追求神通而不自知。

  我觉得那是很危险的事──当人沈迷于追求境界时,很容易落入「五蕴魔境」中。

  为了使修行人避免掉入那样的状况,我觉得区别什么是「魔境」,什么是「正道」,是非常重要的事。也因此我觉得要走「摄心」这条路,才是最安全的。这个教法,其实是在遭遇了很多的问题之后,经过一番检讨,才整理出来的。

  可是,这样的做法又产生了另一个缺点:当什么境界、什么神通都没有时,修行之路就变得单调而无味了。是很安全,可是满无聊的。

  这些都是要走的过程!如果对「自性」没有十分正确而有深度的把握,就进入了神通境界,或者「向外驰求」而进入「法性」层次,是很容易发生问题的。如果,已经有功夫了,再进去,就会没事。

  所以,我还是觉得,我原来所教的那个程序:先悟「自性」,再悟「法性」,然后再将「自性」与「法性」打成一片。——是比较好的。(摘录整理自2006年8月7日共修)(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自性 法性 魔境 正道 摄心 金刚经 是名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觉之4:进入「实相」的两种修法
下一篇:四相之5:成熟我相
 精进与贪有何不同?(上)
 「被知的都不是」也是在「借力使力」
 世界是各人心所现
 四相之2:如何进入众生相
 抚慰南亚特辑之3:灾祸来临就是共业吗?
 连结之10:连结──同体无分别
 生活修行之6:分别心起瞋恨
 菩萨如何修奢摩他
 细心体察自己的因果业报
 修行,也要从「做中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会死 Inescapable Death[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十六届:“我的善缘”分组茶会(节选)柏林夜话二[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百头鱼[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五十一回 拜德生童男有德童女[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讲说轨理[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怎样诵经能得利益(妙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