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本自具足解贪念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5

本自具足解贪念

梁乃崇教授

我们之前讲过,要真正能够解决「贪」,唯有体悟自性后,得到完全的满足,才能解决──「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那就一点缺憾也没有了,「贪」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但是我们在生活中,要悟本来面目谈何容易?所以还是要配合一些浅的方法,找出贪念的源头,虽然这些方法不能根本解决「贪」的问题,但是可以让我们看清问题。

我们就来看看「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把财富的本质看清楚了,才知道它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就可以用「贡献主义」去贡献和创造,就可以获得财富。

面对感情、美色也是一样有贪求的问题,我们在贪求的时候有一个特征,会以为这些感情、美色都是外在的东西,而我们内心缺这个东西,所以要去贪求,以为把外在的感情或美色霸占抢夺过来,就能把内心的缺乏填补;其实并非如此!那些可填补的东西是一个幻想,即使外面那个完美的东西被你抢到了,你内心的欠缺还是没法填补。因为真正的问题出自内心的欠缺,所以要直接针对自己内心的欠缺来作治疗。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把这个状况看清楚,当你看清楚了,努力的方向就改变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让自己内心不欠缺。内心有问题,不是外在的事物可以解决的,二者的层次不同,所以根本填补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的就是认识清楚,才不会去做无谓的努力,我们的努力方向就会自动改为探索「我的内心为什么不具足?根本原因在哪里?」也就是自动朝着悟本来面目的方向努力,这样我们才能把「贪」的问题消除。

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部分,就是完全不需要别人肯定、称赞,甚至于小时候就不需要老师或父母的赞美、鼓励。我本来以为别人和我是一样的,后来才发现别人需要被称赞或鼓励,才会愈来愈好。我认为对的事,我就会去做,即使别人认为不对,只要反省后还是认为对的,我还是会去做;如果反省后发现自己不对,我就不做了,根本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学佛以后,我也不需要师父的称赞,才信心大增,我会照着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修,不对就改。也因为这样,当我发现师父教的有不足之处,或是佛经有不完善、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地方,应该要做某种调整,我就敢去调整。直至别人反对,「你怎么可以这样改?」我才警觉。这让我想起孟子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怎么如此勇敢?就是因为我在自性这部分是非常满足的,几乎达到「本自具足」的境地,所以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在意别人的反对。

所以真正能解决「贪」的办法,还是要达到悟本来面目,体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在日常生活中要解这个问题时,就要认识产生贪心的根本原因,是内心的不足!内心不足就要用内心的修持来解决,不能用外在的、被知的东西来填补。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放弃用贪求的方式来改善内心的瑕疵和缺陷,你才会走上正路──把内心的瑕疵、不足清除掉。当你把这些东西清除掉了,就能悟本来面目。当你悟本来面目的时候,贪念的问题就彻底消失、解决了。(摘录整理自2003年12月7日连线法会)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贪」源自内心不足
下一篇:入定是修行基本功夫
 小世界中的「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愿性之16:发愿大小要依自己能力而定
 愿性之23:实践小愿完成大愿
 运用「自性」的力量于团体运作中
 再谈「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真心忏悔才能消业
 四无量心之7:拒绝「不慈」
 从修行看癌症──细胞是有心灵的
 不执着是觉性,执着是识心
 由浅至深皆「不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生活禅(耀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相应29经 欢喜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解脱之道讲记 a19 集谛 缘起的定义[栏目:体方法师]
 漫说《长阿含》(卷二)~F 难题[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