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3
  【第一五五则】
  问: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答:凡属内道,在印度无论大小乘,皆不舍俗谛行品,不与教及理相违(达摩系梵僧亦不出此范畴)。俗谛乃真谛之基,若于俗谛之相,尚无胜解,何能了达其空性。以此遍查印度大小乘中,无有立(如支那堪布之见为宗见者)如是之宗者。达摩系梵僧,不谙华语,假设有玄奘大师、义净法师具相之翻译,为之翻译(内地法相宗所译,及所立宗与印藏无不合,盖由奘师之殊胜因缘也),或不致有从初到底之误解也。恩师对此问题曾开示说:“余不谙汉文,闻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达摩乃已证空性者,故说一心专注于空性时,不可于俗谛起任何分别。后人误以其证境为修境,以为初业有情修加行教授,一心专注空境时,于俗谛执实相,皆应遮止,故于一切皆不分别。初机以为加行修法,实为颠倒。”以上恩师所说法语,确实道出千百年来错误根源。经中说:“任何亦不见,即是正见。”不知此就已证空性者,遮止俗谛而言,遂生误解。应知一切种智,即摄真俗二谛,故知三乘及佛皆须俗谛行品,此乃弥勒现观庄严论全论纲领。此论乃了义般若经之锁钥,与此论纲领相违,即与一切佛说了义经相违,并且违理。龙树说:“不达俗谛者,不能了空性。”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对如是之言,应如何解答?
下一篇: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得远离沉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於五道,属何道呢?..
 三种加行依止法,应如何理解?
 大悲生起之量?
 增上意乐、菩提心,虽与七因果同,但应如何衔接而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经典颂古 第三章 公案颂古与禅门机锋 二、赞叹机锋相酬[栏目:吴言生教授]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四[栏目:智者大师]
 宽容别人 解放自己[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成熟的悲心[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二十、地藏菩萨灵感记[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谈唯识[栏目:太虚法师]
 唐代寺院与僧侣管理政策的探讨(妙如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栏目: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牛云求聪[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故事中的假货[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