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住」与「无住」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3

「有住」与「无住」

梁乃崇教授 

「有住」就是有基础有根据;而「无住」就是没有基础没有根据。

「有住」像什么?像楼房必须建立在坚固的地基上,地基又必须打在稳固的土地上;否则,楼房倒塌会造成灾难。那么,土地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土地的基础是地球。因此楼房是否坚固,要依靠地球的稳固,这些基础的基础都属于「有住」。

至于「无住」是什么?我们先来问,地球的稳固基础是依靠什么?地球悬在太空中,找不到依靠,当然没有基础,或者说地球的基础建在「空」上,这就是「无住」。原来楼房的最终基础是「没有基础」,这个实例说明从「有住」深入追究下去,结果发现是「无住」。

科学中也有所谓「有住」与「无住」的情况吗?有的,科学理论形成之前,必须先有「假设」做基础,才能推论出定律,这定律就是从「有住」的方式生出来的。如此推论得一组定律,就构成一门科学理论。理论根据「假设」而生,这就是科学中的「有住」。

例如假设两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不相交,根据此假设,可以导出「欧氏平面几何学」。若另假设两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相交,则导出「非欧氏几何学」。又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必须先假设: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根据这个假设,才能推论得出相对论。

但是这些「假设」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是有根据还是没有根据呢?以前段的「假设」实例来看,「两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不相交或相交」,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没有人到得了无穷远处,所以不知道在无穷远处平行线是否相交,我们若做任一选择都是猜想,不是证明。「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这个假设也是猜想,不能证明。我们知道「假设」无法经由逻辑推论获得,它是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是一种想当然耳的猜想。而科学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称它为「自明」,说穿了就是不能证明。所以「假设」是以「无住」的方式得来的,不是「有住」的方式所产生。

这样一来,严谨的科学理论其基础竟然建立在无法逻辑推论的「假设」上;逻辑论证的基础是非逻辑。这个结果与楼房的最终基础是「空」相映成趣,再次说明「有住」的基础是「无住」。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有住」与「无住」互相依持,没有「无住」,建立不起「有住」﹔没有「有住」,探究不到「无住」。「有住」深到底,原来是「无住」。

禅宗记载六祖惠能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就大彻大悟,成道了。至于「无住」是什么?六祖又悟了什么?到现在仍像谜一样。看过本文的解说以后,「无住」是什么?大概可以了解了。至于六祖究竟悟了什么?就留给读者自己悟一悟吧!(1999.1.15)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反省消业障
下一篇:什么是时间?
 唯物观阻断人心之依怙
 佛学与科学的异同
 四无量心之8:用《金刚经》破除文字相
 千年企业是寿者相的实例
 在做中要懂得学
 思惟是修行的过程
 一个人的修行,就是一个世界在修行
 四相之1:如何进入人相
 连结之3:组织生死之关键在「连结」的好坏
 认知是由feeling而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少欲知足 美满人生(李豫川)[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修行的障碍为自心所作[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四天 佛号功德力截断生死流[栏目:智谕法师]
 扎根于内心的财富——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太虚“人生佛教”思想初探[栏目:黄夏年教授]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四课 文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诸事不顺,该如何化解?[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印度大乘佛学概述[栏目:田光烈教授]
 西方合论卷之九(袁宏道)[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中国的佛谚(洪董植)[栏目:佛教与文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