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性与庄严
 
{返回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7
自性与庄严
 
时间:92年2月9日
地点:师大综合大楼202演讲厅
纪录:廖堂顺
整理:羊忆玫、梁玉明
 
陈国镇: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早安!在这里向大家拜个晚年,恭喜大家新年快乐,洋洋得意,三阳开泰。今年是羊年,祝福所有的朋友阳阳得意,阳是阳光的阳,是三阳开泰的阳,不管是阳光的阳或是飞扬的扬,都是生命中无限活力的表现。生命要如何得到无限的活力,就我们的了解,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自性,也就是说把每一个人生命里面,最无拘无束的本性显露出来,就是真正的三阳开泰、就是洋洋得意。在羊年开春的时候,我们来谈自性与庄严,正是事逢吉时。今天请到基金会董事长梁教授,也是我们许多同修的导师,来给我们讲自性与庄严,帮助我们了解这两个在佛法上最常碰见的智慧,其实就等于祝福我们每一个人,在羊年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希望未来这一年大家能够洋洋得意、三阳开泰、事事如意,现在我们就以热烈掌声来欢迎梁教授。
 
梁教授:
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自性与庄严」,我把内容分成几个段落:(一)何谓自性?(二)何谓庄严?(三)自性与庄严的关系。(四)如何活出庄严,这一段与我们平常讲的佛法是不太一样的。(五)结论。
 
(一) 何谓自性?
 
通常我们讲到自性,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了解:自性不是物,应该是属于心。但是大部份的人对于什么是心?什么是物?定义还是模糊的。
 
今天我用禅宗的「能、所」来定义自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定义物与心,这个定义就会比较严密一点,就不只是一个理论而已,而是时时刻刻都能实践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在用这个内容了,因此这个部份是用来实践的。如果我讲「能、所」,可能大家还不太清楚,因为这是比较古老的说法;而用现在的名词来说,「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现在我就开始从「能知」与「被知」切入,介绍什么是能知、什么是被知。
 
讲到这里,我就要举出实际的情况了:现在我站在这边,被你们看到了,你们就是「能看」,我就是「被看」,所以我就是被知,而你们就是能知。再比如说,这里有一杯水,现在我拿住它,那这个杯子就是「被拿」,而我的手就是「能拿」。同样的,我讲话的声音语言,大家都听到了,大家就是「能听」,而我讲的话就是「被听」。我们再来想想,今天的题目是「自性与庄严」,这是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被你们了解了,你们能想,也在想,所以你们是「能想」,而这个想法是「被想」。在以上所举的各种情形中,全都有「能知与被知」这样一个对照关系,它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当我们早上醒来,一睁开眼睛,能知与被知的关系就已经成立了,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能知与被知」的关系,在佛教就是所谓的「能、所」。
「能、所」是我们心理的认知结构,这个结构非常基本,我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这种状态里,没有一刻离开过。这样的情况明了以后,我要问大家:假如这个世界分成两种东西,一个叫心、另一个叫物,那么你认为「心」与「物」应各自在能知与被知那一边?我只要这么一问,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心」是在能知这边;「物」是在被知这边。这就是我们分辨心与物的方法,而且是时时刻刻都可以操作的。我们要分辨什么是能知?什么是被知?就分辨「心」与「物」了,那是非常容易的,被你知道的对象就是「被知」,而能够知道被知的对象者就是「能知」,并且你有能力知道被知的对象,就表示你有能知。
 
当然,这样讲还是抽象的,但是大家实践起来并不困难,因为你已经在这样用了。讲到这个地方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我怎么知道我有能知?我怎么确定我有能知?事实上这个问题是很好解的,我讲的话如果你听见了,那就证明你有能知;如果你没有能知,我在这里讲的话语你是听不见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用禅宗的话来讲,就是在「有所无能」的状况,「有所」就是他有被知的东西;「无能」就是能知这个部份已经忘失掉了,因为他觉得能够确定的东西都是被知的东西,而能知不能被确定、不能被知,所以他不觉得自已有能知。希望透过今天的说明,至少让大家确定,自己确实是有能知能觉的。这样大家就进步到「有所有能」了,而不会像一般人只觉得有所而无能,只知道有被知,而不知道或不确定自已有能知。
 
心灵乃识心与自性的混合体
 
接下来,我要把能知与被知的关系讲得更详细一点。我们先来看这个世界中与我们有关的一些项目:包括我们生活的环境、身体、识心和自性。这个识心就是指我们会想东想西、会做决定的识心,像是谁决定今天要不要来听演讲?是我们的识心在做决定。当然我们还有一个部份叫做自性,识心与自性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谓的「心灵」。今天我把「心灵」分成两个部份,一个叫识心,另一个就是自性。如果你还不习惯把它分成两个,你也可以把识心和自性看成是「心灵」。至少知道我们有心灵、有身体、还有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这三个部份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就以「自性、识心、身体、世界」这四个项目来看能知与被知(见表一)。怎么去观察「能知与被知」呢?我还是拿杯子来做比喻,这个杯子,我的手把它拿住,所以这个杯子是被拿的,它是属于被知;而我的手是能拿,所以它是能知。这时我们要分辨「能知与被知」,它们之间的界线在哪里?界线就在杯子和我的手中间,杯子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部份,而手是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所以能知与被知的界线就划分在身体和世界的中间。当然这个能拿的并不是只有手而已,还有身体、识心和自性,这一串都是能知;而世界那边所有的物质都是被知;再比如,我现在站在这里,被你们看到了,那么这个能知与被知界线的划分就在我和你们中间,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份;你们就属于身体、识心和自性那一边。只要这样一划分,大家就知道凡事都有「能知与被知」这样的关系。
 
我们再来做另外一件事情:现在请大家把眼睛都闭起来,你是不是能够感觉得到自已的身体呢?你的身体是不是被感觉到了呢?显然你所感觉到的身体,不是你的眼睛看到的,这个身体显然是被你感觉的,那么这个身体就是被知的,如此一来身体就不是能知了。那又是谁在感觉这个身体呢?也就是「能知」在哪里呢?能知就是识心,所以识心与自性都在能知这一边。这时能知与被知的界线,就移到识心和身体之间来了,身体是被感觉的、被知道的,不止身体是被知的,连这个世界所有物质都是属于被知的。前一个例子身体还是能知,当我们换个方式,把眼睛闭起来感觉这个身体的时候,这个身体就被「感觉」而变成了被知。这是事实,只要你眼睛一闭起来,你感觉到你的身体,「身体是被知」这件事就存在了,我们已经用事实证实了。
 
我们现在知道,能知与被知的界线是可以移动的,随着我们运用的方式,界线就在移动。现在问大家:心在哪里?这个时候心就在能知这一边;而物在哪里?物在被知那一边。刚才我们划界线的时候,这个身体还被算在是心的一部份;可是当我们运用方式一改变,身体又变成物了,所以用能知与被知去分辨的时候,才会看清楚何谓心、何谓物。有的时候我们常常搞不清楚,身体到底是心还是物?有的时候算是心,有的时候又算是物,是会变动的。事实上,你把能知与被知的关系弄清楚了,你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自性是不可以被知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反省:我今天讲的内容是心、物、自性、庄严、能知、被知等,这些想法是不是被你知道了?所以这些想法是被知的,想法就是「识心」,因此「识心」就变成被知了。那是谁在知「识心」呢?当然是「自性」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性」就是能知。本来属于能知的识心,现在也变成被知了,只剩下自性是能知。现在提出一个问题:这个「自性」可不可以再被知?比如说,我把「自性」写在这里,它就是被写的;我在讲「自性」,它就是被讲的,所以这种「自性」还是被知的。到这里我们就做一个人为的规定:只要自性被知道了,它就不算是真的「自性」,就把它归类到识心这边;另外那个能够知道它的才是真的能知。这样规定了以后,自性就不可以再被知,只要它有被知的状况出现,就要把它划归到识心这边来,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自性的定义:自性是不可被知的能知,我们也可以称自性为纯粹的能知。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纯粹的能知?是的,每一个人都有;只要你有能知,你就一定有纯粹的能知。从身体、识心到自性这部份是能知的时候,能知一定要包含自性,如果把自性除外,身体和识心就不会成为能知,也可以说身体和识心之所以能够成为能知,是因为它跟自性在同一边,如果没有与自性在同一边,身体和识心就没有办法成为能知了。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世界是纯粹的被知,尤其物质更是纯粹的被知;而我们的身体和识心是能知与被知的混杂区域,有的时候它会成为能知,有的时候它又会成为被知,当它成为能知的时候,一定与自性站在同一边;而我们的自性就是纯粹的能知,它没有一点点被知的成份,也可以说,自性就是不可被知的能知,这个就是真正的自性,自性就是有这样的一个性质。我们刚才已经证明大家都有能知,也就是证明大家都有纯粹的能知,每一个人都有,不可能没有;如果没有,你今天就不会到这边来听我演讲。当然啦,即使没有到这边来听我演讲的人,也一样有纯粹的能知!
 
我们说自性就是纯粹的能知,如果用另一句话来讲是什么呢?纯粹的能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不就是佛吗?你看,「觉」就是能知,就是能知能觉,而「无上正等正」这五个字是一组形容词,意思就是纯粹、至高无上。所以我们成佛就是达到纯粹的能知,达到纯粹、至高无上的能知能觉。要做成功的话,就是要「舍所留能」;而一般人却是「有所无能」,把自已的能知能觉忘失掉了,这样等于把自已的佛性忘失掉了,所以就成为众生。现在大家「能、所」都有了,我们还要继续修行,修「舍所留能」,把被知的放掉,让我们的能知能觉愈来愈清楚纯粹,一旦到达纯粹的能知,那你就开悟啦!对小乘的修行者而言,这样就成为罗汉乘的修行者;如果是修菩萨大乘,那就还需要超越「舍所留能」,达到「能所不二」,再高一点则达到「能所双超」,这是另一个境界、另一个层次了。
 
最纯粹的主权在自性这里
 
现在我们要问一件事情:在能知与被知的对照关系当中,我们的主动权、决定权在那里?像现在这个杯子被我拿着,主动权会在杯子这边呢?还是应该在我的手这边呢?很显然的,主动权是在能知这边。我们又知道纯粹的能知就是自性,也就是至高无上纯粹的主权在自性这里;而我们的身体、识心还只是有部分的主权,且有时有主权,有时没有主权。众生若把能知给忘失掉了,就是他的主权也被忘失掉了,他就变成没有主权了;没有了主权就会随着这个身体、这个世界生死轮回。如果你把主权收回来了,就不会跟着那些被知的部分去生死轮回。被知的部分有没有主权呢?一点主权都没有!尤其纯粹的被知,像这个桌子、这个地板,都是纯粹的被知,它们一点主权都没有。
 
我们作为众生,丧失主权已经很久了,才会轮转生死。我们不要讲轮转生死那么大的问题,就讲命运好了,主权丧失的时候,你的命运就不能做主,你就会被命运左右。如果你把主权恢复的话,能知就可决定命运。我们大部分的人还不太懂得这个能知,在一般励志的书里面写着:心灵是命运的主宰!你的心若乐观,你的命就乐观;你的心若悲观,你的命就是悲观的;你的心是成功的,你的命运就是成功的;你的心是失败的,你的命运就是失败的;你的心是穷的,你的命就是穷的;你的心是富的,你的命就是富的,决定权就在能知这里!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改变命运,怎么改变呢?就是从能知能觉这里下手,我们就可以改变命运,命运就是这样改变的,所以说命运的好坏就操之在能知能觉这里。
 
(二)何谓庄严
 
何谓庄严?《华严经》里有一段讲到十个庄严:第一个是「身庄严」。什么是身庄严?「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示现故」。什么是「语庄严」?「断一切疑皆令欢喜故」。什么是「心庄严」?「于一念中入诸三昧故」。什么是「佛剎庄严」?「一切清净离诸烦恼故」。什么是「光明庄严」?「放无边光普照众生故」。什么是「众会庄严」?「普摄众会皆令欢喜故」,就是今天大家参加这个演讲会,让参加这个会的人都欢喜,这个就是众会庄严。何谓「神通庄严」?「随众生心自在示现故」,随着众生的心自由地显现。何谓「正教庄严」?「能摄一切聪慧人故」,就是正确教导的庄严,让聪明的人都很喜欢来。何谓「涅槃地庄严」?「于一处成道,周遍十方,悉无余故」,就像佛在娑婆世界成道,在宇宙其他世界佛也示现了成道。何谓「巧说庄严」?「随处随时,随其根器为说法故」,随时随地,随着不同的根器,说他们喜欢听的佛法。可以说《华严经》已经为「庄严」做了定义了。
 
我们再来看一遍《华严经》上写的,何谓「身庄严」?「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示现故」,不是身体强壮、容光焕发;而是示现身教调伏众生。何谓「语庄严」?「断一切疑惑令欢喜故」,所指的不是言词优美、滔滔雄辩,也不是能说善道;而是指说出的话能让人心里的疑惑消除了,使大家欢喜了。何谓「心庄严」?「于一念中入诸三昧故」,不是指思想严谨又丰富;而是在一念当中就能入定。何谓「佛剎庄严」?「一切清净离诸烦恼」,不是黄金铺地、八功德池水,也不是把寺庙盖得富丽堂皇;而是指一切清净、没有烦恼。以下我就不再举对比例子了。
 
越靠近能知就越庄严
 
现在大家来了解一下:所有的庄严都是被知的,并不是能知。那么《华严经》的庄严与另一种世间的庄严有什么不同?《华严经》讲的庄严虽然也是被知的,但是比较靠近能知;而世间的庄严却比较远离能知。只要这么一问,就知道其间的差异,也可以说愈庄严就愈靠近能知。身教的重点是众生的内心,而不是我们的身体,内心当然比身体更靠近能知。《华严经》讲的「佛剎庄严」,指的是内心的烦恼没有了,而不是你的世界有没有黄金铺地。黄金铺地当然也是庄严,这是《阿弥陀经》讲的情况。但黄金铺地、八功德池水与内心没有烦恼比较起来,内心没有烦恼当然更靠近我们的能知,所以越靠近能知就越庄严。
 
(三)自性与庄严的关系
 
我们了解了这个关系以后,接下来再看第三部份,自性与庄严的关系。我们知道自性就是「能知」;庄严就是「被知」,所以自性与庄严是「能知与被知」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说自性是里,庄严是表。我们有了内在还要将内在表现出来,而自性又要用什么方式表现呢?因为自性是不可被知的,当然也不可被见,那要怎么样才能让人看到呢?自性就要从能知的状态转化成被知的状态,这样别人才看得到啊!所以自性和庄严是「表里关系」,而我们要把自性呈现出来,就是庄严。因此所有的庄严都是呈现自性的结果。要怎么去呈现呢?就是用发菩提心的方式去呈现。
 
我们怎么发菩提心呢?《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一段经文就是发菩提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广大心,包括所有一切众生及各种形式的生命。?「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第一心。我即自性,代表纯粹的能知,我要一切众生恢复纯粹的能知,并进入无余涅槃。?「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是常心。这就是一个《金刚经》的句型,度了无量无边众生,实质上是没有一个众生得度,两个矛盾的话,并在一起就代表了常心,代表恒常不变的心。?「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是不颠倒心。如果有了这四相就不是菩萨,这四相是什么?就是被知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了四相就没有离四相,那就不是菩萨,也就是还没有恢复纯粹的能知;能够做到离四相,心就不颠倒。所以这里讲的,第一个是广大心,第二个是第一心,第三个是常心,第四个就是不颠倒心,能够做到这四个心就是发菩提心了。所以发菩提心就是我(自性)要救度众生(庄严),因此不属于被知的真我就必须进入被知的世界,也就是自性(不被知)要在被知的世界中呈现,如此呈现就是庄严,自性呈现出庄严即所谓的发菩提心。
 
信到不用信就是真正的信
 
我现在来说明《金刚经》的句型,我们先看这个句子——「信即非信,是名信」,非信就是不信,信要等于不信,这样子才是真正的信。这是在讲什么呢?我来解释一下,我们在讲信的时候,其实我们心中是有疑问的,因为你不太了解、不太明白,于是有了疑问,可是你又必须接受它,在这种情况下,因此我们就说:「我信了!」——如此遇到疑问,不把疑问弄清楚,反而用信来解决,这样子的信,就是所谓的迷信。举个迷信的例子,譬如有人说些奇迹的事情,大家听了很惊奇,但又不知是真还是假,在没法分办下,有些人就说:「我信了!」这种信其实是心里有不了解、不明白的成份,所以是迷信。另举一个不迷信的例子,譬如我姓梁,人家问我姓什么,我就说姓梁,我对「姓梁」这件事情是一点怀疑都没有的,所以我不需要相信我姓梁,如果哪一天我真的需要相信我姓梁,恐怕我的身世就有问题了。所以相信是在什么状况下才会出现?就是有问题了,当你什么问题都没有的时候,你就不需要相信;而不需要相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信。所以「信即非信,是名信」,即信到不用信,才是真正的信。
前面提到《金刚经》云:「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其实一个都没有度。真正的意思就是度到不用度了,这样才是真正的度众生。再举其他的例子:譬如「爱即非爱,是名爱」,我们讲爱的时候,会说爱是无分别,爱是公平,爱是正义,爱是包容,爱是不计较等等,事实上所有这些都不是爱,也就是爱要爱到不是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爱;如果你的爱就是爱,那么这个爱是很小的、是不够的。老子《道德经》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大家都认为这个美就是美,那就不美了。例如大家公认胸围三十六吋是美,因此有人去做隆乳手术,将胸围扩大为三十六吋,这样的三十六吋也就不美了,老子《道德经》讲的这部分也都是《金刚经》。
 
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即是发一个大愿,要如何发愿才是庄严呢?要「愿即非愿」,愿到没有愿时,就对了。我们透过发菩提心的方式,可以将能知与被知联结起来了,联结到像《金刚经》的程度,达到能所不二,能知与被知就相通成为一体了,他们的表里关系就呈现出来了。我们的自性是不可以被知的,自性要如何呈现在被知的范围中呢?需要透过发菩提心的方式来呈现在被知的范围中,这样自性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庄严。
 
(四)如何活出庄严?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活出庄严?要如何生活才有庄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像要如何求「财富」?一般求财富就是想要有很多钱、股票、房地产、珠宝等;可是还有另外一种是求幸福、求满足、求欢喜,把这些看作是财富。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在求财富,请问哪一个财富比较庄严?当然是后者比较庄严,连解释都不用了。大家若用这个标准来看的话,我们台湾到底有没有人庄严的求财富?答案是很少!往往是求到了物质的财富,既不幸福、满足,也不欢喜,只感觉很辛苦,那就是不庄严了。所以我们要活出庄严的话,就要去找如何做才会庄严!
再来看「求学」,像我们现在的教育要求成绩好、分数高、要求毕业证书,仿佛这些就代表「求学」;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求学,是指求智慧、求知识。请问哪一种比较庄严?答案肯定是后者,但是现实的状况却倾向前者。当然庄严或不庄严是比较才产生的,如果连分数、文凭都没有的话,就更不庄严了。当然我们希望愈庄严愈好,虽然庄严是在被知的范围中,但是这个被知愈靠近能知就愈庄严,所以你想要庄严,就要靠近能知!
 
以下我就不再举例说明了,反正有庄严的求法,也有不庄严的求法;求美也一样,有庄严的,也有不庄严的;求善、求真、求乐、求尊严,所有的原则都一样,愈靠近能知能觉就愈庄严,我们只要根据这个原则,就可以活出庄严来了。
 
(五)结论
 
最后的结论是:自性与庄严,两者最完美的结合就是佛。成佛就是做到了让自性与庄严做了最完美的结合。在这样的结论之下,我们真的不要放弃佛法,佛法是教我们怎样成佛,怎样得到尊严的一生,如果我们放弃了佛法,那是个人最大的损失,而修行则是最完美的事情。
我们圆觉文教基金会就是在帮助想修行的人都能修行成佛,这是我们的宗旨,我们也专注的在做这件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参加这个修行成佛的行列,如果你放弃了,那是非常可惜的。我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主持人:
 
谢谢梁教授的演讲,相信大家听了梁教授的解释,你会发现佛法那么深奥的词汇,却能够解释得这么明白,实在是很难得。我相信每一个人听了以后,也会对自己的生命觉得弥足珍贵,因为这是打开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光辉的一条路,不管你晓不晓得它的重要性,这条路每一个人迟早都要走的。各位有任何问题,希望写在发言条上,让梁教授可以一一回答。
 
问答部分
 
问:若以求幸福、求满足、求欢喜为庄严,金钱次之。那么无钱时,又如何参加几千元的禅修课程,而使自己更精进呢?
 
答:有一个重点要注意,以金钱为次,并不是没有金钱,我们心想以追求满足和欢喜为庄严,当你要参加禅修班、要缴钱而没钱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状况?就是不满足!所以你的满足没有达到,你的欢喜也没有达到,才会有这个问题。如果你的满足与欢喜都达到了,你也会有金钱,会有房地产。大家在思考的时候,常常会采取一个想法,我既然要了幸福满足和欢喜,就好像要把金钱与房地产舍弃,这是不对的,没有舍弃任何东西,如果你有了要割舍的想法,这个想法就不是菩提心,因为你不是一个整体的心,你的思考是割裂的,这也是大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问:何谓三昧?
 
答:三昧就是入三摩钵提,入幻观法的那个定就是三昧,这个三昧和一般讲的入定是不一样的。一般讲的入定,是什么都没有,静下来;而三昧是入定了以后,会起幻,也就是会出现很多景象,所以三昧是可以用的,它是可以产生功用的。入定是回归到本性,而不是相、用;可是三昧是要相、用的。它是入定,但是它的入定和那个空定是不一样的。
 
问:「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示现」是什么?
答:因为它随着众生的需要而示现,是需要用三昧的。
 
问:如果每一个人恢复了自性,恢复了能知主权,那每一个人的命运会一样吗?
 
答:不会一样的,因为你虽然恢复了主权,但是你如何去行使你的主权,每一个人是不同的,你行使主权的方式,或者是目标不同的话,那么所展现出来的命运就不相同。比如说,有的人行使主权,它是要追求财富,有的人是要追求智慧,有的人要追求美,追求财富的就会成为大富豪,追求智慧的就会成为学者,追求美的会成为艺术家。所以追求的东西不同,它的命运就不一样.。
 
问:有四相就是有分别心,是吗?
 
答:是的,只要有被知的就是有分别心,所以必须要有四相才有被知,而最原始的那个分别,即能知与被知这两个的对照,就是一个最根本的分别,要把这个最根本的分别消除,就要做到能所不二,才能把它消除,才能做到无分别。
 
问:能所不二,能所双超,就是三轮体空吗?
 
答:可以说是,但是三轮体空的表达,还没有达到能所不二所要表达的状况,因为它是有,也是空。能所不二,也可以说是空有不二,所以并不完全是空,它既然不是空也不是有,所以说是三轮体空也可以,但是以三轮体空这样的词汇来表达,还不是那么的好。
 
问:无上正等正觉,教授说「无上正等正」是形容词,表示觉是真正的最高的,为什么不是正等与正觉分立呢?不是看成正知正见正觉吗?
 
答:「无上正等正觉」是一个名词、是一个主词,不是好几个主词,不是正见正觉加正等正知,它就是一个,是整体的。如果把它看成是好几个拼凑起来的,这都是分裂的思考,不是无分别的思考,这样分裂的思考不是佛法要讲的真正意思,我列出来的是「无上正等正」,这五个字后面接一个「觉」字,前五个字都是来描绘「觉」的,这个「觉」代表的就是能知能觉,以禅宗的话来讲就是那个「能」,而不是「所」,不是被知的,这个觉性也就是能知。我们今天也看到了,它是有层次的,最高的层次就是纯粹的、不可被知的能知,不可被知的能知就是纯粹的能知,所以「无上正等正」这几个字就等同于纯粹的、最高的,所以我说它是形容词。
 
问:明心见性与因果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是不是需因缘成熟才能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当你还没有修成功的时候,你当然是在因果的关系当中,有因果的状态。所以你要从一个有因有果的状态达到明心见性,你当然要面对因果的问题,因此是有因缘的问题。但是讲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认为如果是因缘的问题,是因果的关系,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们就等在那边,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了,因为好像也无法再做任何事情——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因为因缘成不成熟,是可以自己促成的。为什么你可以把它促成?因为你有至高无上的主动权,你有这么至高的主动权,你不去促成,或者你认为是不能动的,那就真的不能动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有至高无上的主动权,一旦决定了,别人改不了。要改的话,也要你那至高的主动权说:「可以改!」那就可以改了;就算说:「不能改!」那也是主动权说的,完全是你自己做的决定。
 
而且很奇妙地,当你认为机缘不成熟,它就真的显示出机缘不成熟,于是你这一生就真的是机缘不成熟。为什么?因为你有至高无上的主动权!机缘一定是服从你至高无上的主动权的决定!当你决定它是可以成熟的,它就会让你成熟,决定权完全在你自己。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自性,认为自己没有能知能觉,不相信有这个、不相信有那个……是谁在不相信?是他的能知能觉在不相信,而他的能知能觉又掌握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决定权,所以他真的就没有了能知能觉!
 
说不好听一点,命运都是自找的,你是什么命,是你自己找的,这是主动的说法;而被动的说法是「命运是天注定的,我没有办法控制。」其实说命运是天注定的,这个决定也是你自己决定的,因为你就是「天」啊!所以说我们有主动权,可以促成因缘。有人认为修行成佛是开玩笑,那要三大阿僧祇劫,佛经不是都这样讲吗?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很长的时间,如果你这样认定的话,那就真的是这样,成不了佛的。很多人这样跟我讲的时候,我就会问他:你如果这样说的话,就是你反对即身成佛,反对今生就可以成佛,那你又怎么知道你现在这一生不是三大阿僧祇劫减一劫?你证明给我看,如果你不能证明,那你只不过是想象而已;如果你能够证明,我就服了你。我不相信有任何一个人有办法证明!
 
问:纯粹能知是否无所不能?世界的成住坏空,桌子的毁坏建立,是否可由我的能知主动权决定,世界成坏是否也由我的能知建立庄严或毁坏?
 
答:先要看怎么定义世界,如果把这个世界定义成是你所看见的,就你所处的这个世界,那你是可以决定的;如果讲的世界是你我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的世界,你要做的话也要大家一起共同来做才可以;如果不管别人的,只管你自己的话,那你自己就是主宰。
 
问:请问如何降服自己易躁动的心,如何让心自己静下来?
答:不管怎么躁动,那个躁动的心是不是被你知道的,你自己知道有那个躁动,那么被你知道的话,就都是被知的。这时你再去注意,你那个能知的心有没有跟着躁动,重点在这里。如果你根本就忘掉了那个能知的心,你根本就没有能知的心,只有那个被知的心在那里躁动,那你当然就在躁动中;如果你那能知的心是醒的,这个时候躁动的心是被你知道的,这时自己可以这样问:能知它有没有躁动?如果你能够感受到那个能知的心没有躁动,而躁动的是那个被知的心,那么你能知的心已经出现了,它是不会躁动的,因为它根本不可以被你知道,怎么会躁动?而那个不会躁动的心才是你真正的自己,才是你的主权所在。既然真正的你是那么的安静,你管那个躁动不躁动干什么?那又不是真正的你自己,这样你的问题就解决了,一瞬间就解决了。
 
问:自性可以决定命运,可以改变业力吗?
答:可以,改变命运就是改变业力。
 
问:如果我们把「能、所」分离了,所是有形的世界,能是无形的,这样分离了以后,我们怎么能够让它又合在一起——「能所不二」?
 
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唯心唯物如何能够不二,我现在就这个问题再说明一下:能知与被知我们说它们是两个,这是我们说的,这就好像一个铜板,它一定有两面,一面是人头,一面是壹元。能所就像这样子,它们是有两个,但是它们不能分离,有能知就有被知,有被知也一定会有能知。被知一定是被谁知的,所以能所两个一直在一起,是一体两面的,我们其实没有办法把它们剖开,说这个是纯粹的能知,那个是纯粹的被知,所以它们是不可能各自分开、各自独立的,它们两个一定是在一起的。把它们分成两个是用我们的了解去分的,事实上它们是不可分开的,就好像磁铁一样,有北极与南极,你想要把北极南极切开吗?你是怎么切都切不开的,永远都切不开的。所以基本上「能、所」没有被切开而合不起来的问题,我们把它们分开,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个状况,才以人为的方式做这样的分法,而这样的分开还是一个物体的两面,就像磁铁的两个极一样,我们只是指出来,说磁铁有南极与北极,这两极性质不同,但是它们永远在一起。「能所」就像这样,所以不会有这个问题。
 
问:越靠近能知越庄严,庄严一定得指好的一面吗?像无明中的诸多烦恼不也很靠近能知吗?可是烦恼能算是庄严吗?若一定得指好的,不也是一种割裂的状态吗?
 
答:无明是烦恼,而且它也很靠近本明,你能够修到无明层次,真的已经很庄严了,很靠近本明了。所以这个不是一种割裂,像今天的演讲内容,我还是必须用到分别心,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个被知的世界,必须用到分别心,我们只要一用到语言文字,就用到了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就没有言语文字,但是如果不用语言文字,你们就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所以我必须要用语言文字,也必须要用分别心,才能跟大家沟通。但是对我而言,这样子的沟通就是发菩提心。那发菩提心是什么呢?我虽然在用分别心,但是我的无分别心没有忘掉,并不会因为我用了分别心,就忘掉了我的无分别心,无分别心是始终保持,这样子保持了无分别心,又进入了分别世界,就叫做发菩提心。
 
主持人: 我对梁教授刚才回答的一些问题,还想补充两点:
 
借用梁教授的投影片,刚才那个分别心和无分别心,还有那个身体与世界,因为我们谈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常常会搞不清它到底代表什么?在形容什么?梁教授用这个图表来表达,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用来解释无上正等正觉,从下往上看,从世界往上是身体、识心、自性,这是有能有觉,因为你可以一个一个比较,把红线(分开能知与被知的线)往上移,移到自性以后,不知要移到哪里?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无上正等正就是自性,也就是英文的identical,完全一样。拿这个图一直比下去,比到不能比了,再也没有比较的心的时候,那个能知就是真正的能知,也就是纯粹的能知,所以用这个图有说明方便的地方。
 
另外刚才有位朋友问到:如果桌子坏了,我们的能知有绝对的主权,我能不能要它恢复原状?梁教授刚才已经回答得很好,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权范围,也有跟人家共有的世界,共有的世界我们要一起通力合作才能够转变它;如果是自己的世界,自己就可以转变它。什么是自己的世界?很明显的,每一个人的身体就是自己的世界,可是自己的身体你有没有好好的去经营它呢?常常我们都迷失掉了,你看看,当你生病的时候,你就知道去找医生,把我们自己的主权放掉,然后让别人来操纵我们。现代的医学慢慢就想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主权,这个主权要用到恰如其分,你的身体自己要好好照顾,要好好的去关心它,培养它的自愈能力。你要去培养这个能力,有任何问题的时候,这个第一道的防线,自己的主权要善尽权责。实在没有办法时,再找外在的来帮忙。科学的发展很有意思,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很有意思,拼命在扩张自己的主权,从自己的身体扩张到去控制这个世界,所以才会出现人定胜天这样的说法,其实天是大家共有的,每个人要了解自己的主权范围到底在哪里,不要越权,也不要被人家侵权,所以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在能知和被知中,要扮演能知者,不要只扮演一个被知者,被知者就是被人家主宰的一个生命。所以现代的医学,已经慢慢的朝向恢复你原有主权的那个趋向,这样的医学有人把它叫做自然医学,现在又叫做另类医学,其实这个才是主权医学。谢谢大家!

{返回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的价值与生死观
下一篇:企业是菩萨净土
 流程、观想与企业文化
 关於「四相」之01:我、人、众生、寿者相
 灵性与生命
 理性、感性与愿性
 「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下)
 回头是岸
 「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上)
 感性直觉-Feeling
 《圆觉经》讲座 二
 《法华经》讲座 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底峡尊者传 第三章 事业流传教法增广[栏目:阿底峡尊者]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一章 有关结集的种种问题[栏目:印顺法师]
 七卷法华 八年写成 (唐 法信尼)[栏目:释门法戒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福人居福地[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教文学观 二、僧人佛教文学作品 一 僧人诗歌[栏目:佛教与文学]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八课 弥勒欢喜佛[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三册]
 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栏目:悟光法师]
 契丹大藏经略考[栏目:吕澄居士]
 我们对外人很慈悲,但是对家人却不行。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改变?[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