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耳根圆通章 第七集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8

耳根圆通章第七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再继续的来跟各位讲观照三个阶段,参禅的三个阶段。这个每一个阶段里,都有四个阶段,所以我们分为三阶十二门。

假如从修行的立场来讲,这是一个晶片,核心的部分,在你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你不一定用到这么微细,但是这个雏型很好用。你跟人家相处,在日常生活中,在处理事情上,这是最基本的,这个叫做认真工作,也就是观照。

你周遭的每一件事,你是不是都处理的很妥当,当然有些能力所不及,你做不到,那内心里头不要有悔愧心。这个我不会,就很罪恶感,那个不必,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人来到这个世间,每个人的条件都平等的,你多一条筋跟少一条筋是平等平等的。有的来到这个世间,好像缺了什么,那是你自己的心里缺了,不是外面缺。

你会说:“我爸爸就不是陈水扁。”我告诉你:“爸爸是陈水扁的人,他也有他的业,爸爸不是陈水扁的人,他也有他的福报。”你不要以为,人家爸爸是陈水扁所以他有积架,你没有积架你加油就少一点,费用就低一点,缴税缴少点,出去人家也不会一直瞪着你。这个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来到这个世间你所具备的条件是平等的,是你会不会去用它。聪明的人有聪明的福报,没有错,有聪明的业力,笨的人也有笨的福报,但是当然也有他的业力,只是每个人挑的担子不同而已。就像你,眼睛有眼睛功能、鼻子有鼻子的功能,所以你处世的部分如何去把它做好,对于你所做不到的,不要有罪恶感。

第二个就是做人,做人就比做事微细了。认真做人,今天我可以告诉各位,这个世间这么乱就是都不会做人。做人有很多地方,你自己要去留意。

我举个例子,昨天有个同修写了一份报告给我。因为以往他写报告给我,我看一看都把它收起来,我认为没关系,就不理他。他昨天送来这份报告特别把它放大到A3。因为我想:他一定认为他给我的报告我都没有看,所以现在放特别大给你。他就注意到了,因为他给我的报告我都没反应,所以他就做了一个动作,弄个A3,不是A3,是B4,弄B4这么大张的。那我就不能丢了,我就非看不可了。他不是要我看,我想他也知道,他要提醒我的注意,那我就只好想说,我要找个时间约他喝咖啡,表示对他有所重视,因为他已经特别注意到了。你要留意到,做人,这个就是做人,一个小动作。我常跟大家讲说:你讲什么话、你什么动作、你的身语意,对方是怎么反应的,你要去留意到。他就留意到我都没有反应,所以他动作要夸大一点。他既然夸大,我就知道他是怎么样,我也要相应。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你有没有去留意到?

你讲什么话,什么话你怎么讲?它产生什么效果?你要怎么再转?这个不是用心机,是你要去感受人家的存在。那个存在你假如感受不到,它就不存在。人家对你的关怀,你把它当做是一种非关怀,那个关怀就不存在。你在家里也一样,相信很多人有这种情况,尤其太太老是不被先生尊重,先生不把你看在眼里,事实上不只(这样),先生也常常遗憾:太太都不尊重我。你们的表达在哪里出了问题,这个是为人。你要去观察这个微细,这个叫认真做人,不是叫你紧张做人。

第三个叫认真学习。学习就是用心,学习是比做人更微细。用心的部分那就比做人的部分更微细了,那你修行是最微细的地方,就是如何用心。所以从做事一直到修行,其实这三个东西是一贯的,只是粗细而已。

你假如人生里头一直感觉到那个地方怎么样,哪个地方怎样,你一定这几个区块没有弄好。在处理事情上,讲法因为比较粗糙,所以做事应该如何做的部分,就看各个专业领域。所以你看,当服务生端盘子怎么端、倒酒怎么倒、倒茶怎么倒,西洋的一套、中国的一套。你到大陆去看人家倒茶,那脚是弓箭步,茶杯放在这边,茶壶往那边拿,咻!这样倒进去。那你去倒吧,我看你都倒到头上去了。那是他的一个专业领域。

同样的,你负责餐桌上的做菜的有做菜的本事,煮饭的有煮饭的本事。我们这些大寮跟行堂是真的很厉害,我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煮饭的,我就常常吃到那种锅巴。奇怪了!饭不知道谁吃的我都吃锅巴,盛饭的人好像都没感觉,锅巴该如何处理,反正吃完叫惜福。这个就是处事。处事是因为专业领域,所以要各位你打七不是猛打七,有一些工作要做,但这工作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而已。你来煮几天饭,扫地又扫多少,只是一些工作,那是象征性的。其实每个区块你都要去认识一下,从粗糙的,粗的部分逐渐到细的部分你才有可能。假如说你只有微细的部分没有粗的部分,那会出问题,就是说你的细大概会落空。

我们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用那个核桃还是橄榄籽去雕刻,宋朝的雕刻品。我想那种东西你根本找不到,它不能作为古董。我们有很多人写书,它是很微细的东西,写的一些都没有用的书。台北听说统计,一个月台北市面上出版四千本书,你进到那里就被淹死了。四千本书,你可以肯定一百年后剩下多少;每个月都在出四千本书,一千年后剩下几本?所以你写那些书根本没用,(只是)浪费资源,只是乱砍树而已。那没办法啊,因为这些人也要吃饭,所以他要去争,其实你会发现很多出书的人都破产了,那为什么?这就是你太微细以后,粗的没有,你没有感受到外面的存在,它会出现这些状况。所以我们从粗到细,粗的要去历练。

你对修行最直接有关的就是做人,你假如做人不认真,心性你看不到,我们把心性的这部分来跟你讲,是因为禅修必须从这里讲起,但并不表示跟做人无关、跟做事无关,这是第一个。

我们现在来看这个文,在参禅的三个阶段里,每个阶段都有“信解行证”四个层次,而每个阶段的四个层次它的名称虽然相同,但内容各不一样。我们首先先看观照。观照的定义就是心性的搜寻,心性是什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叫做大概,大概心性是什么要摸得到,大概含糊笼统的知道,但是你也应该要摸到清楚了,不是很清楚也应该知道,所以这个叫做寻。

寻找它的四个层次:第一个是“信”,我们讲的信就是信心,这信心是你经历过的,你没有经历过,那个相信很容易变。我们常讲它跟信仰、跟信念都不一样,你要慢慢去感觉。最主要是对生命存在的信,所以这个东西,因为那是属于教理上的东西,我这里不想跟各位讲太多。普贤菩萨他就是代表这个生命的存在,我们说普贤菩萨就是生命存在的原形,就是这个样子。你那一个信必须要建立起来,然后你才能到达那个层次。

“信乃是对心性的一种认知”,这时候讲这个层次,“心性非一般知解可了,故行者必先能确立这个不同于脑筋思辨的东西”,你必须先这样建立:“大概我只要用脑筋就不对,我是怎么用脑筋的?”你要慢慢去摸索。“我要怎么样子,那个东西不是用脑筋找的”,这个疑情你要先建立。所以为了要有这种基本的认知,你就要有初步的静心训练。不是讲信解那我就不要了,不是,在整个修行的过程里,你初步的静心训练一定要。

我们最近是常听到:“我是这个慧解脱,只要把经本弄清楚就好,不要修,什么禅定,那根本没用。”这种叫做邪知见,我们昨天大概跟各位分析过了。你没有基本的定功技术做基础,你这一个三十七道品只是知识而已;但是你假如只有定功,没有三十七道品,你是外道。有三十七道品是作为工程面,假如有这个工程面的资粮,但是你没有定功,它只是一个知识而已。同样,各位你很有才华没有错,但是你的心性要不稳的话,那才华没有用。你心性很稳,你说:“我都没有训练。”那至少你天上福报一定有。你说:“我们要是两个——心性很稳定,然后再加以训练,导引到可用的地方去用。”那你一定解脱,那当然有才华你就可以由阿罗汉晋升到菩萨。所以菩萨行很难,难就难在这里,你必须这两个同时具备——既要定功又要工程面,这修行是必须的。就像你吃饭的筷子就是要两枝,你不能一枝,一枝只有吃串烧,对不对?那你要怎么用,你就只好两枝才能叫筷子。

第二个是“解”。信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建立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认知,然后要有初步的静心训练。这个静心,有的人说要用三点水的净,我们这个地方认为无所谓,但是你把那个起伏不平的情绪先给消除掉,让你的心宁静下来,我想这个很需要。

那么解呢,是对行者心性认知的一种表达。这表达不是在对别人表达,或者讲给人家听,是你自己行者自身对于心性认知的具体性,这个就比“信”那个阶段更前进一点。我不但要认知,我要很具体的感受到。这已经不是含糊笼统了,他不是大概,这个时候就很清楚的,因为你能够很具体的表达到。

因为心性认知的具体性是行门的立足点,你对心性毫无认知你就很难去修行。你行呢,是要行没错,可是假如对心性不了解,你就跑到外道去了。你自己在修行的过程里,你碰到的是什么?跟你的生命有关吗?跟心性是有关吗?所以我们在谈心性的这个部分一定要先弄清楚,要弄清楚这个部分,“对此认知若不够具体化,行法无法着手”。解的部分,我们很简单的跟你提一下,这两个部分你要怎么很明确,观照在搜寻吗?这是第二个。

我们看第三个就是“行”。行就是行者将心性安住在那具体的结构上,你现在对心性有所认知了,也很清楚了,你要怎么样把心安住在那里,把心安住在那个具体的结构上。其实你把心安住在那里,那里就是心性,所以我们这里写成说“行者将心性安住在那里”,其实就拿你的心安住你的心,能心跟所心其实同一个心。

我们说你把心安住在心性上,那个心是什么?把心安住在心性上的心,把心安住在心性上那个心就是注意力,把注意力安住在心性上,就这样子。你对心性必须很具体的明白到,所以这个时候把心安住在心性上的心,其实就是注意力,就把注意力安住在心性上,这个时候所讲的心是最初级的。

而这个注意力你要注意,不要紧张,这个注意力从注意力开始你要走上心性这边,还是走上一般大脑思维,那从注意力开始区分。所以这时要讲注意力的话,注意力还有不同,它还有一些不同,心性就是这么麻烦,语言文字没有办法去讲清楚。我们把注意力从心里面把它挑出来,可是注意力又开始做区分了:你用大脑也是注意力,你现在开始做心性的训练,不用大脑也是注意力,所以注意力要开始做区别了,这个是行法。你从这个地方开始做锻炼,开始做锻炼。

这个安住的本身,这当中必须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失败是必然的,到不失败你就成佛了,你放心,所以失败是必然的,我们这个打坐就在训练这一点。可是你去注意看看,打坐最容易置心一处的就是烦恼,当你烦恼起,打坐绝对置心一处,这个不算。烦恼是心性吗?烦恼也是心性中的一个,但是,不是要我们安住在那里,可是你又会发现那个地方是最好安住的,但是那个是绝对失败的你不会成功的,这个就是你要慢慢要区别,你在进入行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

你说:“置心一处,常常啊。”常常置心一处,怎么置心一处?“我若跟老婆吵架坐下去都入定。”是没有错,他真的是表达了这一点。股票跌停板他一坐下去也入定:“那怎么办?少了一个零怎么办?”为什么?那是注意力错误,你用到错误的地方去,这个就是你对心性的那个结构不够具体,所以你安不上去。所以我们经过很多失败以后,偶尔会有一次成功,这个叫灵光乍现。偶尔一次成功是一个安慰,其实那毫无意义,它只是告诉你说你这样做是对的,再来。

你再试你可能还是又一塌糊涂,第一次成功可能还比较快那不小心挤进去,你要找第二次是很作意的很不容易,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当你感觉那个是对的时候你不要离开,再来、再来,一直训练怎么进去的那个部分。那可能那一阵子因为你抓得住就很容易进去,而第一次通常你会忘了,塞进去了。啊,不错,出来,啊,糟糕,刚才怎么进去的?陶渊明的故事常常在我们身上演出来:去找桃花源,他进去了,哇,好美,出来赶快做记号,再进去找不到,有没有?其实那个时候你会再做记号应该是第二次以后,因为第一次进去以后想进去进不去了,第二次进去以后,对!师父说那一点很重要再进去,你会开始在那边试。

因为第二次你会花很大的功夫,你开始会有计划地进去。第一次是没有计划,第二次你有计划,计划进去以后,你会反复地来回,去掌握那一点。你这个地方假如第二次就能够掌握到这个要领了,你第三次就很快了,这个叫上根器。我们通常走了好几次都不知道,当下那个地方要抓住,进去、出来,进去、出来,那个要多训练几次你才会熟练,这个就是要领。跟师父学什么,师父大概也只能跟你讲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通常常常会忘了。进去很好,出来,出来然后再试着进去,那又不知道试到哪年哪月,就是这种状况。这一点你知道以后,你第三次你试到某一阶段你就会发现说:好了,下一次我就照这样进去。

第三次其实那也不一样,上一次就很快,已经很熟了,这一次怎么又进不去了,要挤,挤不进去,那个时候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会有几次,这成功训练要有几次,到真的那一个功夫你真的很熟练的时候,我告诉各位你的果报就现前了。什么果报呢?下辈子你会成为什么专家,因为你在训练那一个动作的时候,那是核心的部分,下辈子会以这个因缘、这个核心跟你的因缘结合,你可能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也可能是个成功的艺术家,因为那个部分你现在没办法掌握,但是你那个训练一定使你成为以后生生世世的最大的善根。你不要看现代这些毕卡索、莫扎特这些人,他们前辈子事实上都是做这种训练,他把那一个技巧已经学会了所以这辈子来叫天生的,你知道吗?你说他那个因在哪里?莫扎特因在哪里?对不对,你说贝多芬的天生,天生在哪里?就在这里呀,所以他们再来也是修行人,因为他把那个修行的基因带出来,他跟外面的因缘结合在外面表达这样而已。

我们期望各位,你要学的是学这一个,因为他下辈子生生世世是这一个在主导你的一切,所以你看佛法从这个地方讲,它不会告诉你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去那边干嘛?都坐在那里给人拜吗?不是啦,你学了这个基因以后你下辈子再来,生生世世你的因缘就是那么的殊胜,你只会前进不会后退。所以每一个人这个地方都是你自己的,师父就没办法告诉你了,因为你自己怎么进到那个地方去,你会一直在那边训练,知道吗?所以为什么跟各位讲“一门深入”,就是这一个,锻炼出这一个晶片来,把佛陀法身的DNA你从这里锻炼出来,你这个锻炼完成,你就继承了,佛陀传承就在你身上,法身慧命的DNA就这样兑现了。

你假如不愿意这样,这里戳一下、那里戳一下,黑白戳没用的。在这种状况里什么境界啊!还有什么境界跑出来?那么一个、两个、三个你一直训练,他层次会一直往上升,所以这个不要看初阶里头开始训练,不可思议的因就已经种下去了。所以他说,即使都不成功,行者也不放弃。你自己注意,师父讲的都是成功的,我这个都不成功,大概算了吧,不要算了,我们说修行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你都完全失败下辈子来你不是再来人,但是下辈子你会成为过来人,下辈子你很快就进去了,因为这辈子你已经把失败的通通走过了,再来剩下的都是成功的嘛,当然你要从头修没有错,但是会有那个因缘。

可是你一有悔退,一退心、一放下那就没了,那你是修到福报,下辈子来福报会很大。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好啊,信,信归信还是我的好处比较要紧,那种人就是前辈子修失败了放弃了,修失败放弃,但是他还有福报,你在享受这个福报的同时呢,你会不想再继续修行,不会修行,因为你已经放弃了。

我们告诉你不可以放弃,不可以退心,下辈子来,你一定会修,而且会很快。你尽形寿这样修完全失败也都无所谓。所以同修当中绝对不能揶揄人家“你不行啦,你修不成”,我告诉你是你自己障自己的道,下辈子你要打坐的时候这蒲团都弄好了,屁股坐下去蒲团哪里去了?人家就把你收走了,因为你障人家的道,你不要以为是这样子,你把他气死了,他下辈子当地神,你来打坐地神就把你拿掉不给你坐。要不然这里明明干干的怎么坐下去都湿了,你一直以为自己尿失禁,不是啦,因为前辈子障人家道,你这辈子修行你就障碍很多。从这个地方,因地上都可以看得到,所以你要怎么修,你自己来吧。

第四个“证”,也就是行者对这等安住具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信心也不是口头上讲的。我常跟各位讲,有个同修,那时我还没出家,他先出家,等我出家的时候,他就来跟我讲:“我对净土绝对有信心,这辈子一定可以往生,我一定要往生。”我说:“最好是上品上生。”“对,对,对。”过十年以后又来了,我说:“念到哪里了?”“没有,我跟喇嘛在持咒。”我说:“去死好了!你不是那么信誓旦旦很有信心吗?”后来就没了,为什么?那个信心是假的,因为你在那个环境里,你离开那个环境就没有信心了,这假的,你要离开那个环境那就开始行菩萨道,这个才是信心。你在那个环境里,师父都这样讲,同修也都这样子,梵呗又听的很美,那当然很有信心,离开大殿、离开念佛堂以后,信心到哪里去了?尤其在生活中遇到几个挫折,再生个一场病就好了,感冒就好,咳到快要气喘,你“阿……”,你念不下去的时候,你就退心了,那时候就阿弥陀佛现在跑到哪里去了?你没有安住在那个上面嘛,你那念佛没有产生信心,不是念佛不好,是你没有生信心。你这个阶段没有到这里,你第一阶段,大阶段的证你没有。

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这个信心不是来自了解或知道,它是来自实践,这个实践不管实践之后是成功或失败都无所谓,那个信心你要建立起来,所以它是很抽象的东西。现在这样讲,你也知道了。“我当然知道,我是经过实践来的”,那个实践是假的,像样品屋一样,不是给你住的,是给你看的,样品屋是给你看的。以前,我在经济部调查房子销售的情况,去看样品屋。我说:“这个样品屋有几平?”他说:“四十平。”我说:“真的吗?四十平有这么大吗?我记得我家也是四十平好像很小,怎么你这四十平那么大啊?”怎么样?我就在那边想不通,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家里四十平是砖块堆的,他的四十平是三合板钉的,那墙壁变薄了所以空间变很大,有没有?台风来都掉下来而已,为什么?你那一个信念是信念,你不是信心,所以一开始就跟你讲信心要建立,然后这个地方你证才是实证。你信心没有建立,你是建立在你的一种什么,那叫偶像、虚幻的、广告上面的,那你就完了,你是一种信仰。那个信仰是会破灭的,我们讲的是信心,你一定要有信心。有信心你到这个地方,这个证你才会成就。因为你一直在那个地方,走一条是你内心感觉得到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我们一开始就跟各位谈这个,所以你这个证是证得这个部分的证,不要搞错这个部分。

我们感觉到在跟各位谈修行的时候,最难的是难这一点,因为你都是用嘴巴跟脑筋想的,而不是用感觉的。这感觉在修密法的人,他感觉很清楚:我这个咒持起来,嗯,有效,我这个咒这样持了无效。这只有你知道,在别人说“哇,唱的很好”,快要气死,怎么会唱的很好,根本是持咒无效。外面的人是听你的声音,他在声尘的感受“你唱的很好“,其实他不知道干什么,但是你在持咒的时候你知道这个有效。所以每一次同修们说:“师父这个请你帮他回向一下,那不是回向假的,是回向真的。就大家在回向的时候,我要试一遍,就想这个稳死的,怎么死的,因为无效。因为你在持咒的时候就知道我在回向有效没效。

你要知道你真修行要有那种感觉,现在你这么一坐有效吗?“你坐得很好”,人家讲你很好就很好?你自己有没有感觉到真的很好?那感觉是什么?把心安住,安住在那个疑情上面,这个有没有安住上去,你就知道好不好,这个东西是很具体的,所以你有很坚定的信心。那么一条线,主轴一直是那一条线,你那个感觉不是语言文字、不是人情酬佣所能够说明的。有没有?你一直要带着这个东西。这是第一阶段,到这个地方都是观照。

那照住,我们跟各位讲,照住其实有点等待的意思,等待不是静静的,他是安住在那里,他一直在处理这件事,那他是真修行的功夫了。我们看看照住,照住就是对心性的定位,在搜寻的阶段中有许多的疑情,这些疑情有些不契机、有些不契理、有些非心性、有些是心性,还有等等一些复杂的东西。这是指在搜寻阶段里,我们也讲说有很多疑情,有些是世间的、有些是出世间的,都有这些状况。

经过了这个观照阶段的过滤跟筛选以后,这个疑情已经被我们沉淀下来,我们已经选定了,已经确定了。大概假如你功夫好的是那么一个,假如你功夫比较不好的,那就有那么一堆、一类,因为我们还没有架构起很完整的心灵方程式,那有这一类。这是一般修行人最好运用的方法,你不会负担很重,心力的负担不会很重。有一类疑情,同一类的,都有关心性的这一类,从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进入这四个层次。

这个信也就是架构此疑情的方程式,这时候的行者不但对心性的疑情有明确的认知,而且非常的具体化,这就是从前面那个证走过来的。在捕捉跟安住的功夫上多少都有一些功夫了,只是杂质还有,就是这么一类。杂质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正在积极的筛汰。它已经沉淀了,剩下来的这些东西都在,我们讲叫粗胚,是不是?粗胚嘛,房子刚盖好还没修饰,你还没贴磁砖,里面还没有真正的整理,只是粗胚起来了,这个时候你接着就要进入第二个阶段,你不可能停在那里,会进入第二个阶段。

解,“这阶段的解,乃是将心性的疑情给予纯化”,原来有很多杂质现在开始纯化,其实这就开始深入了。“这个纯化有让心性的存在与运作显现的效果”,心性那个存在你会逐渐浮现出来,而且很具体的。这个时候你就已经感觉到有些东西没有办法讲,那个你知道,有这种情况。你已经感受到了,是这样子,怎么讲呢,你只能譬喻,譬喻别人感受不到,因为譬喻总有一个距离。你会开始感受到那个部分,而且你会开始运作,心性运作的情况。

这个运作,一讲到用就是跟现实生活有关。我只要感受到心性的存在,你注意囝,你只要感受到你马上就会用,那个就是真的境界。这个选举,你要谁当选,你去注意看看,我一持咒,那个人给他当选好,那个人就会当选,突然间票不知道从哪里来,没有为什么。但是你要让它产生效果,像这一类的话,你要去改变外在的情况,你会很累,因为你要下很大的心力;但是你假如是生活中是这种情况,那很快,那很轻松。因为我们不是修专门在做这一种运用的人,所以你不会去做这种事。你想说:这一次我要帮助某人,帮助某人,结果你要想帮助,选举完毕了,为什么?因为你在修行,你不会去注意那些,有些你的亲戚朋友或者你的护法通常在跟你讲,你也不会去注意,因为你心是安住在这里面,所以人家在跟我们讲话我们不会很在意,因为你是行者,你也不会主动去搜寻那些无谓的杂讯,对不对?

所以,你不要说我修了以后,我们要帮助谁怎么样,没有那回事。修行人什么天下大事怎么去帮忙,那等你成就以后去当国师,成天在那边闲闲没事,那时候才有什么为国家做大事,现在你怎么为国家做大事,为天下做大事?你说:“海啸来的时候我赶快持咒”,你见鬼啊,已经来不及了,你每次都是海啸过后,你才想要防止海啸,地震过后才要防止地震,你那都没有办法。

这个地方可以起那个作用,你不要去想你能有那个作用,但是可以告诉你真修行到这里会有,而且这里面会有很多东西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的。因为你走入心性的领域里头,那世界是很宽广的。我跟各位讲,那个生命它是球形的,现在你不走进去,你用大脑生活,你的生命是像走游丝,游丝知道吗?我们讲游丝是手表那个在跳的时候那个游丝,很细很细的那条线,而且你是单行道,像走钢索一样,只能前进你不能后退,而且又很危险,你要一直保持平衡,所以那种人生是很痛苦的。

但是你一走入法界里头,你的生命像球形一样,你怎么样横冲直撞都不要紧,所以你会发现说这些成就者为什么个个都那么活泼。问题就是你跟成就者不要走太近,因为他很活泼,蹦蹦跳你常常被他撞到,你要知道。因此你会用你的想法,因为你是用大脑,单一的想法而且单行道,那么他呢,是全方位,而且他出出入入,那么你会常常会被撞到,而且会被伤到。所以我们说,你不要老是用你的想法,那没办法,因为你只有你的想法。告诉你,不要用你的想法,那也只能告诉。告诉你了,可是你没办法,你说“没有,我是用你的想法”,那还是你的想法,有没有?慢慢的去体会心性的存在是非常重要,所以这个纯化很重要。你不要看这个地方,这已经神通广大了,你修到这里要停止也可以,你是比较高级的那些叫做有福报的人,只是这样而已,这不是很好的状况。

好,再往下,“纯化有助于心性存在的显现,虽此显现的存在只是初期的朦胧状态,但仍不失为曙光乍现”,心性的存在为心、性、念,萨婆若海的简称,所以是很高的成就了,虽然懵懵懂懂,已经很不错了。“而此灵光独耀乃能奠立行者真菩提道的根基”,唯其如此才有所谓心知肚明,你自己知道的状况别人不知道。这里面这个修行是很殊胜的。各位是走到这里你才知道,现在都是我讲的,只能说,这个礼物送给你。你回家说:“那是什么?又不能吃,要干什么?”那距离就太远了。你在实践中,这个都很好用,很重要的部分。

第三个行,这个行是行者建立心灵方程式的阶段前——这方程式建立之前的工作。你那个心灵方程式要怎么建立?你前面已经纯化了,杂质已经去掉了,现在开始要组装了。就好像说这些零件都够了,现在开始要组装成一部车了。光是零件不能怎么用,偶而用一下是可以,你把汽车引擎拿去当餐桌当然可以,上面再加一片玻璃,那吃饭很稳,也可以,只是太可惜,对不对?这些零件不只这样用,你应该怎么用,所以这个心灵方程式要来架构。

“建立心灵方程式,在纯化的过程中已有架构,唯在实践中,行者的心性建立并兑现其性德。”那么他的关键就在于不断的重复的实践,才能使生命中的性德兑现出来。这个是我们在跟各位讲心性学它跟一般小乘禅修不同的地方,大乘禅法直接就把你的生命因素直接兑现出来。那么这个当中就牵涉到刚才所提的你那个成功,你怎么进入那种状况,然后你会一直在那个地方一再的反复地去经验跟尝试,一再地去尝试,要怎么进入,要怎么进入的那种状况。

那一个地方的训练其实牵涉到你的性德、你的生命因素。因为你所用的那个方法,因为你前面开始摸索过来,把心安住在心性架构上的那一个部分,是牵涉到你个人的性德问题、生命因素问题,这里面包括你的个性、你的环境、你平常的文化素养,就是这些,也包括着你的工作。

这里面有一个公案,就是舍利弗不是指导两个人吗?他教他一个修白骨观,一个修数息观,搞了老半天都不能成就。舍利弗就去问佛,那两个人是怎么搞的?佛首先就问了,那两个人做什么工作?他说一个是捡骨头的,你教他修什么?他说数息法。一个呢,一个是打铁匠,你叫他做什么,白骨观。他说你都弄反了,把它调过来,打铁匠不是拉风箱吗?拉风箱这个你就教他数息法,捡骨头那个教他修白骨观嘛。很快!就证阿罗汉了。那个证阿罗汉其实不是他要领抓到而已,当然这个经典里头讲证阿罗汉那是因为印度人通通叫阿罗汉,是那个方法训练成功,就把心安住在那里,那打铁匠马上数息法就成就了,因为他在拉风箱,数一二、一二就进去了,对不对?捡骨头的你教他数息法?你教他白骨观嘛,白骨观一修,他马上就会进入状况。

这个就牵涉到你的性德的问题,小乘行法就到这里他能安住就好,下面他没有,不讲了,他下面就不讲了。我们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地方告诉你,每一个人的工作就你的方面来讲,所以大家常常在讲:“师父,你告诉我。”我说:“我怎么告诉你?”告诉你当然可以,但是你没有表明你的环境、你的整个背景,没有办法告诉你。你假如在这个地方你自己是最清楚的,所以当你要把心安住在心性的结构上面的时候,你用的什么方法,那就是训练你的性德。所以下辈子再来,假如你说我们两个再当夫妻,你见鬼啊,因为两个已经不同的东西了,但是两个有没有可能,假如两人都成就的人,有没有可能在一起?有,你就会发现有一个政治家跟一个艺术家可能就非常好,那两个都成功者,历史上有这种状况。米开朗基罗跟那个教皇两个不是很要好吗?双圣,有没有?这个为什么?这两个呢,就是前辈子是修行同样到达这样的情况,但是两个性德不一样,那个教皇其实是政治家,他哪是什么修行者,对不对?他是个政治家,米开朗基罗是一个艺术家。那两个可以在一起,他们同修,但是两个把心安住在心性上面的那个地方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成为政治家,一个成为艺术家,所以他们两个这辈子来还是在修行,这个因缘过了以后,他下个阶段就开始了。

所以你在做什么,你下辈子的果报就现前了。这样果报不错嘛,所以禅堂殊胜在这里,因为你都在创造这种殊胜的果报,你假如在这里不能够创造到,你还搞一些地狱黑业,那就没办法了,这里你看看,光明普照,有没有?金光闪闪,有吗?有没有看到,谁看到?好了,休息一下。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耳根圆通章 第八集
下一篇:耳根圆通章 第六集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五、欣赏生命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六 主药神众——心药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二、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质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六集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五 主稼神众——物质作用转为心性..
 耳根圆通章 第十九集
 耳根圆通章 第二十二集
 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三集
 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九、不要轻易断言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十二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栏目:其它]
 念佛就是正能量[栏目:传喜法师]
 湛如法师访谈--怀念妙老 感恩闽院[栏目:湛如法师]
 念佛勿闭目[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捍卫心灵财富[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一花五叶——南禅五家[栏目:业露华]
 六祖坛经——慧能大师禅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略述(觉智法师)[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讲记[栏目:三皈五戒]
 过度之弊[栏目:修持]
 佛教与企业文化的共通点(付勇)[栏目:佛教与经济]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