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7 六波罗蜜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5

六波罗蜜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称六波罗蜜。

菩萨舍一切世俗之物(布施),出家学道,称檀波罗蜜;受菩萨戒(持戒)称尸罗波罗蜜;为护戒默受打骂而不报(忍辱),称羼提波罗蜜;勤修善道(精进),称毗梨耶波罗蜜;精进而得五根调伏(禅定),称禅波罗蜜;五根调伏,证悟眞法界(般若),称般若波罗蜜。六度可对治贪悭、恶业、瞋恚、懈怠、乱心、愚痴等不得无上菩提之六事。有云:「五度如足,六度如目,布施至禅定五度像脚,走路须用脚,但第六度般若是眼,如未看清楚前方,胡跑乱冲最终无好处,所以修行六度应该从智慧开始,再行其他五度。」

很多人以为六度是修大乘菩萨行,而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是小乘声闻法。总观上述六波罗蜜由三学而出,三学由八正道而起,证明六波罗蜜是大小二乘必修法。而六波罗蜜在被喻为小乘藏教的《增一阿含经》中曾多次出现,证明原始佛教到小乘佛教再发展至大乘佛教的先后次序都是以因缘生灭法为基础,然后才转变为龙树中观系的性空大乘佛教;而大乘的唯识亦是以原始五蕴为分析基础,主张客观对象及人类根本心识之阿赖耶识所假现之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之观念,无著菩萨以此作为瑜伽行学派之基本论书,成为法相宗最重要之典籍及我国佛教史上之重要论书。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6 三无漏学
下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8 三法印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4 九品差异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9 八苦 6 爱别离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9 诸行无常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4 净土经典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六篇 极乐国土 7 悟道分别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6 五门念佛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4 八正道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结语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5 实相念佛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8 终极四关三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视师如佛的重要性[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知道,行道[栏目:超然法师]
 慧灯之光九 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遍老佛学思想管窥[栏目:宗性法师]
 《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栏目:法界法师]
 民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1912~1949)(陈仪深)[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