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八)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佛陀说道:“你又说这个‘见性’是‘因缘所生’的,那我再来问你:你现在因为‘看见’,所以‘见性’就表现出来了。”
“那么,你这个‘看见’,到底是因为光明才有的,还是因为黑暗才有的呢?到底是因为通畅的虚空才有的,还是因为阻塞的景物才有的呢?”
【汝今因见,见性现前】你现在因为“看见”,所以“见性”就表现出来了。
确实如此,而且,其中含有深意。那就是说,“见性”是没有任何形体的,是本空的,是找不到的,是了不可得的。可是呢,它也不属于断灭,咱大家一旦“看见”了什么,此时,咱的“见性”也就“现前”了。
不仅仅“见性”,咱的“妙明真心”也是如此,终究了不可得,终究不属于断灭。不作用的时候,万籁俱寂;作用的时候呢,妙力无穷无尽。
——诸位,要想明心见性,且需如此勤奋观察。
既然阿难尊者又认为“见性”是“因缘所生”的,而无形的“见性”,只有在咱“看见”啥东西的时候,才会“现前”。那么,就只需要来观察一下,这个“看见”到底是因为啥因缘而有的,就清楚了。
“因缘”当中,一个是“因”,即“主因”;一个是“缘”,即“助缘”,二者缺一不可。先来观察这个“看见”的“因”是啥,或者说,其“主因”是啥: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阿难,如果这个‘看见’因为光明而有,就应当看不见黑暗;如果因为黑暗而有,就应当看不见光明。”
“同样的道理,乃至于这个“看见”因为通畅的虚空而有,或者因为阻塞的景物而有,和前面光明与黑暗的道理一样,都无法成立。”
——这就证明,当前,产生这个“看见”的“主因”是不存在的。
再来观察这个“看见”的“缘”是啥,或者说,其“助缘”是啥: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
“还有,阿难,你这个‘看见’,到底是缘于光明才有的,还是缘于黑暗才有的呢?到底是缘于通畅的虚空才有的,还是缘于阻塞的景物才有的呢?”
咱的“看见”不仅仅是一种作用,它也是一种本有的妙能力。就作用来说,可以作用,也可以不作用,这就有了生灭现象。而就其妙能力来说,则无论作用与否,都是不会断灭的。这个不会断灭的“看见”的妙能力,就叫做“见性”,它也可以代表咱的“见闻觉知之性”,也叫做“知觉性”,还叫做“觉性”。
有人问:既然这个“见性”就是“觉性”,而“觉性”不就是“佛性”吗?那为啥世尊把“见性”叫做“第二月”呢?难道“佛性”也是“第二月”?
答:“觉性”和“觉性”含义不同。如佛前文所说,是指见闻觉知的这个“觉性”是“第二月”,它也叫做“见性”。它还不能代表“佛性”,因为,“佛性”不是“第二月”,“佛性”就是“妙明真心”。
还有一个“觉性”,是“本觉之性”,或者“妙觉性”,再或者“圆满觉性”的简称,它才是指“佛性”,它不是“第二月”,而是“妙明真心”,也是法身。
因此,大家学习佛经,遇到了诸如“法”、“心”、“色”、“空”以及“觉性”等等常用词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内涵,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古代汉语当中,文言文用词的极度简练造成的,必须仔细甄别,以免造成误解。
下面,再来观察这个“看见”到底是缘于什么而有的,世尊接着说:
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阿难,如果这个‘看见’是缘于通畅的虚空才有的,就应当看不见阻塞的景物(因为,当满眼都是阻塞的景物之时,虚空就不见了,所以,‘看见’也就没有了。这是反证法,实际上,当然看得见景物,因此就反证出:说这个‘看见’是缘于通畅的虚空才有的,根本不成立。以下同理可知);如果是缘于阻塞的景物才有的,就应当看不见通畅的虚空。”
“同样的道理,乃至于缘于光明而有,或者缘于黑暗而有,和前面虚空及阻塞的道理一样,都无法成立。”
——这就证明,当前,产生这个“看见”的“助缘”也是不存在的。
既然产生这个“看见”的“主因”和“助缘”都不存在,那么,就说明,“看见”不是“因缘所生”的;也就进一步说明,由“看见”而得以显发的那个“见性”,它也不是“因缘所生”的。
其实,“看见”和“见性”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体当中的“现象”与“本质”。就好比“阳光”和“太阳”的关系一样,“阳光”是“现象”,看得见;“太阳”是“本质”,其实是看不见的。
有人说:不对吧,小孩子都知道,“太阳”看得见,就挂在天上啊?
答:您看到的是“阳光”,那只是一个“阳光之球”而已,并不是本质的“太阳”啊。当然,它们是一体的,密不可分,所以,咱大家通过这个“阳光之球”,就找到了它,叫它“太阳”。
同样,咱大家通过“看见”这个现象,有智慧的人,当处回光返照,也就找到了本来不可见的“见性”。开悟“见性”,就是如此的简单,那只不过是不用思考就明白了:自己本有的“看见”之妙能力,就在那里。于是呢,从此以后,就不愿意再四处攀缘了,哎,找到了如如的自性宝藏(“见性”也是自性,虽然是“第二月”),发现了它不生也不灭,还有啥好担心的呢?哪里还需要和以前一样惶惶如丧家之犬呢。
大家都知道“攀缘”不好,知道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习气之一,但是,要想做到不攀缘,除非明了自性。哪怕只是明了了犹如“第二月”的“见性”也好,也会得到极大的心安。内心安乐了,请问,咱还需要向外面四处去攀缘吗?
如果内心真地安乐了,一切境遇就不要紧了,根本不需要刻意地管理自己,自己的心自然就是不攀缘的。这时,对于顺境逆境等等,都可以做到安然承受,就算是死亡到来了,自身无力抗拒,也完全可以坦然,甚至是欣然而逝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确如此。
综上所述,“见性”不是“自然而有”的,因为,其“自然体”了不可得;“见性”也不是“因缘所生”的,因为,产生它的“因”和“缘”也都了不可得。
阿难尊者的这两个见解,都被世尊通过分析观察给否定了。那么,这个“见性”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对于“第八番显见”的内容,世尊小结到: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因缘,)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要知道,这个微妙光明的见精觉性(即:见性),它既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
“但是,它也不是‘非因缘所生’,也不是‘非自然而有’。”
“在这个微妙的‘见性’当中,没有什么‘非’和‘不非’,没有什么‘是’和‘不是’。”
“它远离并超越一切相,它当即就是一切法。”
【精觉妙明】微妙光明的见精觉性,也就是“见性”。
【非不自然】不是“非自然而有”。
这句应当是“非不因缘,非不自然”的略句,也有可能是在流传的过程当中,被遗漏了。
【无非不非,无是非是】没有什么“非”和“不非”,没有什么“是”和“不是”。
所谓的“是”、“不是”,“非”、“不非”,等等,都属于概念。概念又是啥呢?不过是咱的思维分别而已。而思维分别是没有定论的,终究是虚妄的。
可是,咱的微妙光明之“见性”,它不是虚妄的,虽然没有形相,但它无处不在。而且,它不属于任何概念。所以,佛陀说它“无非不非,无是非是”,也就是“无非、无不非,无是、无非是”的省略。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远离并超越一切相,它当即就是一切法。
这是世尊对于“见性”,乃至于“妙明真心”的直接描述。实际上,到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时候,“第二月”就消失了,“见性”也就回归了“妙明真心”。此时,唯一泯绝对待之妙月现前,它超然一切,却又包容一切,而且光明灿然。如此的心境现前,可以叫做“明心见性”,那正是心性之本来面目。
所谓的“一切相”,就是指六根对于六尘的六种观察情形,即“六识”的内容。具体说来,眼根对色尘的观察,是“色形相”;耳根对声尘的观察,是“声音相”;鼻根对香尘的观察,是“气味相”;舌根对味尘的观察,是“口味相”;身根对触尘的观察,是“触觉相”;意根对法尘的观察,是“法相”。法相的内容最丰富,其中包含着:名字相、概念相、道理相,等等,数不胜数。诸如此类,无非是“相”,所以叫做“一切相”。
“一切相”之外还有啥东西吗?没有了。有人会说:不对呀,还有“空”呢!嘿嘿,那也叫做“空相”嘛,还属于“法相”的范畴呀。
但是,咱大家的“见性”和“妙明真心”,却是远离并超越“一切相”的。不过,您千万不要以为,它们在“一切相”之外,恰恰相反,“见性”和“妙明真心”当即就是“一切相”,也当即就是“一切法”。
所谓的“一切法”,就是指所有的一切存在,无所不包。所有的一切,当即就是咱的“妙明真心”,这是如来所觉悟的不可思议之妙境界,它就是法界的实际状况,法界因此而本来圆满。明白它,不容易;相信它,更难。所以《阿弥陀经》说:“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陀所讲说的大乘了义经教,对于一切世间人来说,的确是“难解难信”的。
问:既然“见性”和“妙明真心”当即就是“一切法”,也当即就是“一切相”,它怎么又会“离一切相”呢?这不自相矛盾了吗?
答:不矛盾。其中法义极为精妙,此时,语言表达就显得太局限了。因为,语言只能够描述道理,而此“法义”,则指的是实际状况,是难以描述的。
简要说来,所谓的“离一切相”,并不是说“妙明真心”离开了“一切相”,而是呢,是说它不会沾染“一切相”,既完全包容,足够明了,又不会沾染,所以,咱的心,本来自在于“一切相”啊。
心本来如此,所以叫它“妙明真心”,所以说它“离一切相”;同时,它也是“即一切相”的。哎,世尊这句经文,前后颠倒过来说,也没有问题:“离一切法,即一切相”,可以;“离一切相,即一切相”,可以;“离一切法,即一切法”,仍然可以。
像这样的四句话,看似不同,其法义则是一致的。所以说,明白的人,自然头头是道;迷惑的人呢,徒自东西南北撞墙。
打个比方来说,例如用“黄金”来比喻“妙明真心”,那么,“黄金”可以打造成各种物件,例如:金碗、金钗、金砖、金锁、金项链、金手镯,等等,无穷无尽。这些东西,就好比“一切相”,也好比“一切法”。
但是,“黄金”本身不是“碗”,不是“钗”,不是“砖”,不是“锁”,不是“项链”,也不是“手镯”——这些东西,所谓的“一切相”,无非是各种形相而已。“黄金”不会被这些形相所影响,也不会被这些形相所破坏,无论如何打造,“黄金”还是“黄金”,它本质上超越于这些形相,远非这些形相可及,因此,说它“离一切相”,也“离一切法”。
同时呢,所有的这些东西,其中没有哪个不是“黄金”,也没有哪个形相不是由“黄金”打造出来的。当咱面对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如果咱想要寻找“黄金”的话,仔细一观察,嘿,咱就明白了,它们样样都是“黄金”,在它们之外,暂时,还找不到“黄金”呢。因此,说它“即一切相”,也“即一切法”。
如此观察,找到了“黄金”的人,就会明白,所有这些金器,无论被割裂了,被碾碎了,被砸扁了,被烧化了,等等,都没有关系,“黄金”还是“黄金”,只是换了个样子而已,本质何曾有丝毫变化呢。
同样,如此观察,找到了“妙明真心”的人,就会明白,所有的一切身心与事物,无论是形成(生),还是毁灭(死);无论是被赞美,还是被贬低,等等,都没有关系,“妙明真心”还是“妙明真心”,它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妙明真心”是不会被破坏的,它虽然本空,却“常、乐、我、净”。如此的觉悟真是太了不起了,修行者因此而得以无比地心安,无比地坦然,无比地自在。此时,修行者明白了,就在生死轮回当中,其实,一切生死变动都是幻相,而本质上,却不曾有生死。
——开悟了“妙明真心”的人,也就正式开始了“了生脱死”的实修实证之路,他已经初步突破了“理障”,明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了无生死。下一步,他需要逐渐突破“事障”,破除种种残余习气,圆满显发本有的功德,彻底消除生死轮回的幻相。
这条路,注定越走越光明。
既然“见性”和“妙明真心”如此不可思议,如此难以言说,本质上超越一切相。那么,回头再来观察,阿难尊者无论把它当做是“自然而有”,还是“因缘所生”,就都成为了“戏论”。
因此,世尊说道: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祇(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既然如此,你怎么可以在这里面随意使用思维心,用世间那些无意义的戏论名词,来进行分别呢?”
“像你这样来分别‘见性’,就如同用手掌来抓取虚空一样,只不过是徒自增加疲劳罢了,虚空怎么可能被你抓到呢?”
【措心】就是“用心”,特指:使用思维心。“措”:运用。
【戏论】指没有意义的言说,或者虚妄分别的言论。
【名相】名词概念。
【撮(音:搓)摩】抓取。“撮”:抓取;“摩”:接触。
【祇(只)益自劳】只不过是徒自增加疲劳。“益”:增加,更加。
【执捉】捉住,抓到。“执”:拿,捉。
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大家要注意,不可以“随意”使用思维心,这是指研习教法的时候。平时呢,也不要随着思绪满天飞,那样,脑子会很累,精神会疲倦困乏,身心两不利。哎,有事儿的时候,就专心做事,不用多想,效率会很高;而且,专心并轻快地做事儿,也是一种享受啊。
没事儿的时候呢,应当依据经论的指导,在禅坐当中进行“如理思维”,也就是所谓的“正思维”。只要学会了这一招儿,学佛,就开始入门了;修行,也就逐渐走上了正轨。而不愁没有善知识的指导,因为,经论本来就是善知识的教导呀。这也就是汉传佛教当中,“依法为师”的修学之路。其实,“法”就是“佛”,大乘经典就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呀。
而那些总是运用自己的习惯思维,去随意分别,随着自己的攀缘习气一边揣摩,一边四处采集各种“道听途说”的人,他们,纵然可以学到许多老师们的奇特见解与窍门,通常呢,却只会距离“法”越来越远。
为什么?因为,末法时代里面,通达教法的人极其稀少,自以为是的人比较普遍,招摇撞骗的人很多。无论是剃光头的“大德”,还是留头发的“大师”,都难免有着各种各样的习气,有着自觉不自觉的“随意”思维分别。任何人讲解经论,多少都会有些偏差和错解,这是难免的。而恰恰是这些东西,人们最喜欢,因为,习气通习气,品味相投啊。
因此,对于经论原文的深入学习,反复体会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再次告诫大家,不要跟着超然学佛,也不要跟着超然学习《楞严经》,有智慧并且有志气的人,应当把超然当做一个参考,仅仅是参考,要仔仔细细地留神,看看这个超然所讲解的每一句,是否符合经文原文,看看哪些是他自己掺进来的“随意”思维分别,找到它,把它坚决剔除。
多年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所以,越来越不愿意看那些当代大师们的著作,光碟和视频就更别提了。说实话,确实是智者大师、憨山大师和蕅益大师,等等,等等,这些古代真正悟道的高僧们,所注解的经论,才禁得起推敲,才足够吻合经文原义。
既然世尊说阿难尊者,用思维心和世间的戏论名词,来分别“见性”,就好比用手抓取虚空一样徒劳无益。那么,咱大家到底该如何观察“见性”才对呢?
答:有两条路:一是在禅修当中努力去参悟,也就是所谓的“参禅”,那需要足够的信心和恒心,还需要具备基本的正知正见。
二是“如理思维”,也就是在经论的引导下,随顺着经文,认真体会观察,长期进行闻、思、修。这需要从一部经论入手,进行全文的学习体会,从头到尾,不可缺少。
好比咱大家如今学习《楞严经》,就我自己来说,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修过程。只是,在闻思修的过程当中,顺便,把它记录了下来而已。
学习到这里,我自己体会,这个“见性”不属于任何概念,它就是当前的“对境之明了”,它本来无形而能够明见一切物象,所以,它必然源于咱的心。不可以用任何概念来界定它,因为,那将会陷入片面与偏见。
就在咱大家抛开一切概念的时候,咱也就放下了思维分别,此时,这个当下之心,它不曾死去,也不会失去“见”的功能,就这样明见着一切景象,它不就是“见性”么,还要到哪里去寻找它呢。
如果再去寻找的话,反而,又变成捉拿虚空了。
(“第八番显见”结束,世尊通过与外道见解相对比,显发出见性非因非缘,非自然,非不自然,远离一切戏论。下面是“第九番显见”,世尊将通过开示二种颠倒妄见,显发出见性非见,如果能够远离妄缘,则本是圆满菩提不生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