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修行不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6

学佛修行不能好高骛远、纸上谈兵

    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学佛修行没有次第,东学西学,越学越糊涂,越修越没有信心,最后什么也没学到。
   
    闻思修是有次第的。闻慧做基础,才会产生思慧;思慧做基础,才会产生修慧。有了修慧,才能真正能对治烦恼习气。我们现在只有闻慧,没有修慧,很多人甚至连思慧都没有。
   
    戒、定、慧也是有次第的,有戒才有定,有定才能产生智慧。有的人说:“我不用守戒,直接就可以修大圆满,直接安住,直接契入本觉。”这是不可能的!佛在经中讲,戒就像大地。没有大地怎么播种呢?
   
    在修行的道路上必须要过三个关:出离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这三个关也是有次第的。出离心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菩提心,才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佛说过,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缺失很多,很暗淡,以后会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圆满;而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十五的月亮,刚开始圆满明亮,慢慢就暗淡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修行应该是越学越明白、越修越有信心,这样才不会灰心退步。我们现在修法不得力就是因为好高骛远、想一步登天,不去按次第修。不管是修大圆满,还是修净土,都要有基础,从黑暗走向光明需要一步一步地走。
   
    第二个问题是没有把学佛修行运用到生活中,法没有融入相续中。什么叫闻思修?简单地说,就是把佛讲的道理铭记在内心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生活上。法融入相续才能对治烦恼和习气,修行融入生活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是明白道理不去落实没有用,都是纸上谈兵。生活、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摸一样,这不叫修行。
   
    我们这些凡夫一直都患有贪嗔痴慢疑五毒的病。小乘、大乘、显宗、密宗的佛法都是治病良药,但如果你不吃,那就无法治病。其实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任何一个偈诵都能让你解脱,就看你自己是否能好好修,好好利用。
   
    学佛修行就是要以佛法去对治烦恼,改变习气。我们有很多不好的习性,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我们去修正错误、规范思想、规范行为,这就是修行。佛法对我们的帮助与利益是无法言喻的,但是真正得到利益的人却很少。
   
    佛法是一种活法,而且是一种快乐的活法,我们要用佛法这种活法来活。人们都追求完美,追求家庭的完美、身体的完美、工作的完美、生活的完美,但是很难达到。我们觉得不完美是因为智慧不够,心胸没有打开。真正要掌握完美,只有依靠佛法。万事万物、任何事情都有正负两面,你往正面想就都是好的,往负面想就都是坏的。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如果有圆满的智慧了,会换角度了,样样都是完美的,心里就不会有障碍和烦恼了。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就一切所愿要靠觉悟的心态
下一篇:珍视求法道路上的违缘
 多看佛书对修行有利吗?
 深信因果 次第修学
 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怎么办?
 修行最终要皈依自性三宝
 怎样辨别是佛还是魔
 加行班小结 暇满难得 二
 六度之四:精进波罗密
 怎样圆满布施波罗蜜
 顺境犹如彩虹
 结善缘是度化众生的前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8.笃信品[栏目:第二卷]
 解脱之门 一、道次第、修心类 3、修心日光论[栏目:解脱之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栏目:蔡礼旭老师]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九讲[栏目: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六)[栏目:杂阿含经]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一杯水的世界[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百喻经 5 渴见水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安居第七日(二):从“起点、过程、结果”看净土法门[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一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