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恩、念恩、报恩是成佛的基础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4

知恩、念恩、报恩是成佛的基础

    菩提心分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般的凡夫可以修,也能发出来。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真正的胜义菩提心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所具有的。
   
    在因地跟这些父母众生结善缘,在果地给他们讲经说法,让他们得到法益,遣除烦恼,有这种发心和愿力,就是愿菩提心。为了成就佛果、辗转*轮,为了成佛而发愿学修六度万行等菩萨的学处,就是行菩提心。菩提心,尤其是世俗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知恩、念恩、报恩是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的基础。
   
    在人道要做一个标准的好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孝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孝顺就是知恩、念恩、报恩。我们知道父母对自己有极大的恩德,并且要时时刻刻忆念这些恩德;然而仅仅念恩还远远不够,一定要报恩,要尽心尽力地回报他们,这才是知恩、念恩、报恩。你真正做到了这些,才算是个好人。
   
    你给父母美味的饮食及舒适的住处也算是报答,但不是究竟的报答,因为这只能解决暂时的一些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痛苦。我们只有辗转*轮、讲经说法,让他们接触佛法,懂得佛理,增长智慧,受到法益,才能遣除他们相续中的烦恼习气,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能永远地脱离痛苦,获得永恒的安乐。这是报答父母恩德的最究竟、最殊胜的方法。要拔除他们的痛苦,要给予他们安乐,这也就是慈心和悲心。
   
    但做为大乘修行者,对境的范围就要扩大,扩大到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无数次地做过我们的父母,他们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世的父母一样养育、爱护我们,对我们恩重如山,所以我们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德。我们发心发愿,拔除一切父母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父母众生安乐,这也就是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
   
    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合在一起叫慈悲心,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修四无量心主要靠知恩、念恩、报恩这三种修法。以前藏地的很多大德高僧,尤其是旧噶当派的学者成就都非常高,他们也是通过这三种修法来修慈悲心和菩提心的。阿底峡尊者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如果要真正生起四无量心、生起菩提心,就必须要靠这三种前提的修法,否则,相续中无法生起这些功德,也就无法能够学修大乘佛法。如果我们不学修大乘佛法,就无法能够往生,更无法能够成就佛果。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无常、空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下一篇:自在了自心,就自在了一切
 精进是一种迫切 而不是一种勉强
 把握自己是利益众生的前提
 法门平等,为什么教派之间会有争论?
 2009年万盏法会2·开显解脱道之寿命无常
 《三十忠告论》讲记
 真正的勇士战胜谁
 团结是共修的根本
 结善缘是度化众生的前提
 生死自在待阎罗
 按次第闻思修才能得到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六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夏吃7种素食,清热消暑又养心[栏目:素食与健康]
 随处作主,立处皆真[栏目:圣严说禅]
 中观总义 第八课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上[栏目: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盗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楼宇烈[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九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寺院中佛像如何安放(何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修心八颂》讲文十二 视害为师 上[栏目:宽见法师]
 17.一只母狗——恶口咒骂僧众,五百世转生狗[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