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恩、念恩、报恩是成佛的基础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6

知恩、念恩、报恩是成佛的基础

    菩提心分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般的凡夫可以修,也能发出来。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真正的胜义菩提心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所具有的。
   
    在因地跟这些父母众生结善缘,在果地给他们讲经说法,让他们得到法益,遣除烦恼,有这种发心和愿力,就是愿菩提心。为了成就佛果、辗转*轮,为了成佛而发愿学修六度万行等菩萨的学处,就是行菩提心。菩提心,尤其是世俗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知恩、念恩、报恩是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的基础。
   
    在人道要做一个标准的好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孝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孝顺就是知恩、念恩、报恩。我们知道父母对自己有极大的恩德,并且要时时刻刻忆念这些恩德;然而仅仅念恩还远远不够,一定要报恩,要尽心尽力地回报他们,这才是知恩、念恩、报恩。你真正做到了这些,才算是个好人。
   
    你给父母美味的饮食及舒适的住处也算是报答,但不是究竟的报答,因为这只能解决暂时的一些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痛苦。我们只有辗转*轮、讲经说法,让他们接触佛法,懂得佛理,增长智慧,受到法益,才能遣除他们相续中的烦恼习气,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能永远地脱离痛苦,获得永恒的安乐。这是报答父母恩德的最究竟、最殊胜的方法。要拔除他们的痛苦,要给予他们安乐,这也就是慈心和悲心。
   
    但做为大乘修行者,对境的范围就要扩大,扩大到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无数次地做过我们的父母,他们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世的父母一样养育、爱护我们,对我们恩重如山,所以我们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德。我们发心发愿,拔除一切父母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父母众生安乐,这也就是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
   
    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合在一起叫慈悲心,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修四无量心主要靠知恩、念恩、报恩这三种修法。以前藏地的很多大德高僧,尤其是旧噶当派的学者成就都非常高,他们也是通过这三种修法来修慈悲心和菩提心的。阿底峡尊者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如果要真正生起四无量心、生起菩提心,就必须要靠这三种前提的修法,否则,相续中无法生起这些功德,也就无法能够学修大乘佛法。如果我们不学修大乘佛法,就无法能够往生,更无法能够成就佛果。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无常、空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下一篇:自在了自心,就自在了一切
 警惕善根的敌人
 修行要依止仪轨,不要依靠感觉
 受持八关斋戒的八条功德
 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及如何选择、依止上师
 除内心苦 得大自在
 2009年万盏法会5·开显解脱道之皈依
 用敞开的心胸接通上师三宝的信号
 安忍是成就的助缘
 珍惜人身,珍惜法宝,珍惜上师
 天人能不能解脱成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力行孝悌仁义唤醒心中的本善[栏目:蔡礼旭老师]
 日莲心目中的《法华经》[栏目:杨曾文教授]
 七佛传法偈(六)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栏目:超然法师]
 穿上安忍的铠甲保护自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一百零八颗念佛珠[栏目:圣开法师]
 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栏目:能利法师]
 百喻经 84 月蚀打狗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To the Last Breath - Glossary[栏目:Maha Boow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