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红尘中好修行(辜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3

红尘中好修行

辜隐

生:这几天住在山上真好,空气新鲜,环境又清幽,没有都市的吵杂、混乱,眼前尽是花草树木,耳边尽是虫鸟的叫声,微风吹来、阵阵清凉,有空就禅坐经行,轻松、自在,完全没有压力,真不想回家呢!

师:这是在享清福,不是人人都有这种福报的呢?

生:山上修行真的很好,不过为了工作还得下山,回到红尘里去忙碌!

师:修行不分山上山下,内心宁静、对事物能洞察它的本质,都是在修行,你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用怎样的认知和态度处理?

生:上星期,临时代理同事接下一场演讲,要把五本书的内容综合报告出来,只有两天的时间,很紧迫,心里觉得很焦虑!

师:焦虑是如何生起的?

生:时间很紧迫,怕讲不好。

师:怎样才算是「好」?

生:至少要完全消化以后,用最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

师:如果时间不允许,也非得作到这样不可吗?

生:很希望能作到!

师:这个想法是焦虑的原因吗?

生:应该是!

师:你觉得可以不用焦虑吗?

生:不要带有任何期待、希望,就不会焦虑了!

师:那不会太散漫了吗?

生:什么才是中道?

师:用宁静的心面对它,以智慧的观察找出适合的应对方式,譬如说:先可以把五本书的序文、目录读一遍,然后抓住重点,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灵感,择取一些实例、故事部份作仔细的浏览,以此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阅读心得,总之,尽心尽力,不要执着「完美」,就不会焦虑了!

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这样吗?

师:正是!

生:这样就是在修行吗?

师:在繁忙中保持宁静,就是培养定力,观察当下的因缘,就是培养智慧!用清净的心和积极的态度把眼前的事作好,就是精进!

生:比起在清静的环境里修行,红尘中的修行要难多了!

师:当然,所以静中修有基础,定慧成熟以后,便要在动中磨练,才能真正把佛法活用出来。如果连静中的觉察力、观照力都没有开发出来,就无法立即发现焦虑,也不清楚如何观察因缘!

生:静中的与动中的定慧,似乎有些不同的地方,静中的定慧真的能在动中用出来吗?

师:如果是修的是守住一境的定,动中就很难活用,因为心无二用,无法专注两种境界。如果修的是心不住于一境而内心寂静、觉知当下的「活定」,无论在清静或活动都可以用得上!

生:那么在清静或活动中的智慧有没有不同?

师:本质是相同的,功用各有不同,在清静的环境中,内心、外境都比较单纯,可以深入观照,透澈照见缘起、无我的甚深法性,但是还没有在一一境上验证,广度不够;而在日常生活中修智慧,就可以广泛地在每个情境中照见缘起、空寂的如如法性。而无论在动中、静中,内心的无执、无碍、寂静、光明是完全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的!

摘自 正觉之音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觉察与现观(辜隐)
下一篇:缘起如幻(辜隐)
 灭罪求福(陈无我)
 不思善
 你的能力 超出你的想象(刘燕敏)
 破钵记(吴敬子)
 三法印(杨国安)
 现代化的迷失
 圣严法师,风雪中的行脚僧
 我在哪里?(梦参老和尚开示)
 略谈真假方便(长清法师)
 佛教八圣道之我见(元山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静坐与喜悦之路 脑筋不生锈[栏目:护法法师]
 第四部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四[栏目:宽运法师]
 摄类学 第二十章 大乘百法摄颂[栏目:摄类学·善慧法师]
 火施仪轨中的“一千零二尊作者”是谁?[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禅林风雨 12.松与紧[栏目:果煜法师]
 杂谈《杂阿含经》的涅槃思想(明远)[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