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焚香与点灯(明幢)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5

焚香与点灯

明幢
 
在古代,焚香的时候是很多的。不仅诵经念佛坐禅要焚香,古人在吟诗、作画、抚琴、下棋、婚丧祭奉时也是要焚香的。皇帝上朝,据说要焚“龙涎香”于销金九鼎炉内。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贾宝玉题有一副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曹公笔下一幅宝鼎焚香,窗下品茗对奕的画面跃然眼前。

芬芳馥郁、轻烟袅袅的焚香,能使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情趣,雅室兰幽,怡神宁志。

宋代诗人陆游,就很喜欢焚香读书。 他在报国无门,闲居故里绍兴时,生活维艰困厄,但买香的钱,无论如何也是不节省的。如其一道诗所言:“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

香从形态上有线香与香末之分。“红袖添香夜读书”,添得是香末。香末是放在香盆或香炉里焚烧的,香盒里多雕出“福”、“寿”字样的沟槽,香末压入沟槽下,可沿着沟槽焚燃。不过现代人已很难见到香末和香盒,也无缘把握此种焚香雅趣。从制香原料上,种类有诸多。如玫瑰香、茉莉香、百合香等等。现今出售的印度支那禅香,堪为香中上品,一炷此香燃完,神去其形依旧完好。《红楼梦》中,宝玉在秦可卿房中闻到的是“一股细细的甜香”,在黛玉窗前则闻到“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还曾在太虚幻境中闻到一种名为“群芳髓”的奇香。曹雪芹定为“其由诸山胜境之初生花卉之精,含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精工制成”。看来,其中工艺,唯曹公一人独知,今人难以参究了。

琐话焚香,自然不禁想起点灯。

灯,是光明、温暖、希望、热情、良知的化身,当然也包含著无上菩提智慧。最令笔者难以忘怀的是参加“第二届生活禅夏令营”的传灯法座活动。

那晚的传灯法座至今犹历历在目,营员手持发愿卡和莲烛,将发愿卡放于佛祖之前的银盘中,再点燃手中莲烛,步出普光明殿,绕行至赵州祖师塔院内。一片烛光闪烁,如灯海会。

佛子燃灯,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没有口号,只有良知;没有喧嚷,一片虔诚庄严中奉献出一颗殷红的心。人人头上有片天,个个心中有盏灯。奉献自己,默默前行。

焚香点灯的事,要自己来做,别人帮不上忙。点有形的灯,焚有形的香易,燃心灯,焚心香难。或是心光如豆,风吹即灭;或是,心光普照,八风也吹不灭;全在自己念念之间。如何把握,一念之间如何把持,此正是修行微妙处所。布袋和尚说过“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在佛前用你的良知至性,焚一炷心香,点一盏心灯,此名真供养, 焰续佛灯明。

无影山前一盏灯,不添灯盏不添油;

千圣万贤永不灭,照破乾坤四部州。

普愿众生:心香常存,心灯长明。 
 
禅刊 1995年度第二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梵刹钟鼓(明觉)
下一篇:道上资粮(释宏梵)
 清净解脱之道(张福顺)
 平等心的禅修
 凡圣两忘
 僧肇的“住真空”(欧阳镇)
 钱的种子(麦克)
 佛牙舍利供奉记(演一)
 义工培养好品质(明安)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显明法师)
 常怀欢喜心(常静)
 当代佛教的“文字社群”(魏德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作梦中佛事[栏目:禅林衲子心]
 六道轮回的问题[栏目:南亭法师]
 通过禅修来达到治病的目的,是否有违佛陀的教法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放生的钱,可否做为救助动物的资金?[栏目:放生健康·净空法师问答]
 珍惜佛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后来的经典结集[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锯断菩萨像的腿 遭遇惨烈现报[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当下就是你实践慈悲与爱的世界[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在家居士为了节约时间,边听经边拜佛,请问是否如法?[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佛开无量无边的法门[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