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五
 
{返回 智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38

你要保持一种单纯的心,修行就比较好些。一门深入就讲究保持单纯心。想法不要太多了。所以经常我们修行过程中障碍就在这里。他什么都想修,弥法我想学,禅定我想学。佛法上说的法门无量四愿学。一辈子这里学一下,那里学一下。什么都没学会。这是现在最大的弊病。所以说法门当中,尤其是在现在特别突现的两大毛病,一个是讲希奇好耍,一个是盲目地转,没有智慧地转,什么都减少了,怎样叫修行,叫专都不知道,这是盲目的。这两种弊病都要避免。少于自助就要从这些地方开始。

八万四千烦恼升起来是我们心太多,想得太多,求的太多。有一个想法就要为一个想法付出劳动,付出努力,有许多的想法你的心就分开来了。如果分得太多,你自己就应付不过来。八万四千法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总结起来就是让你对执烦恼。过去的烦恼过去了,未来的烦恼还没有来。现在的烦恼,你就是端驻于现前一念心,能驻于当下,能觉悟自己的烦恼,对执自己的烦恼就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对执这个烦恼有很多方便,念佛是一个方便,你念佛要能在当下把烦恼转移,能对执这种烦恼,当下念佛就当下得利,当下往生,往生没有烦恼的净土。所以我们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的想法不要太多,不要想到未来。你只要老实安驻于当下,念佛你就好好驻于当下的念佛当中,一心一意地念佛了,其它的烦恼自然不起来。你念佛能这样就能少于自助,一句阿弥陀佛念起来就能对执烦恼,就能成就菩提,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利益众生,你这样念就是专念了。如果不这样念,你心里这样烦恼起来,当下的受用都没有。

师父我这个心越念越烦恼,念不下去了。是现在其心不单纯,其想太多。我们现在在单位上家庭社会上佛门当中也是,他总是看得很复杂,一想到这样的是非,那样的是非。师父你好累哦。怎么累?你要能老实驻于当下。就是丛林中写的一副对联,一件事情你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放下就自在,你能这样来做事情,你就没有包袱。放下你心里再没影响了,就对了。你不要一天把这些事情想到。想到就烦恼了。你做功课也是这样的。他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一天忙不过来,他说师父我忙得很,早上起来念花念经,念什么,一遍都没念完天就黑了。所以定功课要实在。要知道万事万法都是一个道理,万法归一。就是归来对执烦恼心上。不要把自己整个很累。自己念一句佛,轻松自在对执当下的烦恼。把自己的修行大事能了办。要老实这样做就可以,你修行观照功夫,禅定功夫做于当下一念的觉心就够了。许多就不愿安做于这样的法门当中。你自己给自己规定了很多功课,你就恼火。所以说你念佛的不是叫你把念佛丢掉,而是自己要量力而行。要懂得佛法修行的根本核心是对执烦恼,对执虚妄的欲望,把虚枉心舍弃能一门深入,能偿一滴你就能知道四大海的海水的味道是什么,在佛法中能找到一个对执自己烦恼的法门。所以护法的味道你都能触类旁通。所以说我们现在贵在少于自助,贵在一门深入,贵在老实修行。关键就是要得到实际的受用,对执自己的虚妄烦恼,虚妄心烦恼心你能对执,这才是一种根本,所以说这是身体上的第三种善行。


{返回 智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六
下一篇:学习《十善业道经》之四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六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4
 安居讲法第十七讲
 《因果明镜论》讲记 四
 安居讲法第二十九讲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 讲记 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22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三
 净土十疑论讲记之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回家,和妈妈一起念佛(续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旅游文化[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普门品》图文释义 36、救罗刹恶鬼难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相的完美[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论“唯识无境”之真义(夏金华)[栏目:唯识学研究]
 “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请问,此偈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受用具足 第十九[栏目:净空法师]
 了悟四谛勤修福德[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栏目:放下的幸福]
 您讲显宗、密宗对“心净国土净”的理解,有极为甚深的含义,可否请您简要地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