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为乐
黄国达
学佛的人常把“了脱生死”挂在嘴边,但是什么是生死?为何有生死?解脱的原理何在?如何才能解脱?雪山半偈前半偈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后半偈则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了生死,又称为解脱、涅槃、寂灭,似乎离我们的心境很遥远,无法企及,也无法想像。我们要如何来理解呢?在此引原始佛典阿含经来说明:
杂阿含四○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封滞者不解脱,不封滞则解脱。云何封滞不解脱?比丘!攀缘四取阴识住。云何为四?色封滞识住,受、想、行封滞识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滞,故不解脱。云何不封滞则解脱?于色界离贪,受、想、行、识离贪,乃至清净真实,是则不封滞则解脱。”
封是封闭,滞是阻滞。就像密闭的房子,门窗都是关闭的,里外不能相通,空气不能对流,屋里的东西就会发霉。又像堵塞的溪流,塞满了圾垃,水不能流通,就会发臭。又如枯干的种子,没有生机,就算放在肥沃的土壤里,也不能发芽、生根、成长。
心如果像密闭的房子,堵塞的溪流,枯死的种子,就是生死烦恼。心被封闭、阻塞而停滞在色、受、想、行、识之中,生起贪染、嗔恨、我慢时,心被系缚,黏着在法上,不畅通,不灵活,不自由,这就是烦恼。有烦恼就会造业,受三界身,在生死中流转。
反之,心如果像打开门窗的房子,通畅的水沟,活的种子,那么心是打开、流畅而生机盎然的,就是自在解脱。心不封闭,不阻塞,不停滞在色、受、想、行、识之中,离贪染、嗔恨、我慢时,心不被系缚,不黏着在法上,畅通、灵活、自由、清净、真实,这就是解脱。不受身心世界的禁锢,也就不再生死流转。
生死的解脱就是寂灭涅槃。解脱的原理,在于生灭法中契入不生不灭,也就是对于无常生灭法不封、不滞,心灵流畅、自由、开放、清净、真实,当下离生灭的动乱境相,契入不生不灭,也就是寂灭的法性。
离相、无分别、清净,是即相而见到法性——空寂性。一切相,无论是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识相,都是空寂如幻的。不是刻意离相;而是一切相空寂如幻,所以说“实相无相”。也不是法有分别相,而心不去分别它;而是诸法本质上即是无分别,没有对立,也没有界限。而清净,不是有实在的染污法可以去除;而是生灭、染污、烦恼法本性空寂,名为清净。所以,不是离开无常生灭法之外,另有一个玄妙的境界;而是即生灭相即是不生不灭的空寂性,即生死烦恼的止息,名为寂灭涅槃。
人因满足欲望而快乐,也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苦恼,这是无常生灭法。而寂灭涅槃,心灵自由,超越了苦和乐的对立,这才是逍遥自在,真正的无累,离系的快乐。所以说:“寂灭为乐”。
生命的束缚或自由,取决于对事物的执迷或觉悟。不明白无常、无我、缘起、空寂的法性,以为有客观实在的自我和外在世界,可以保有、追求或抗拒,执着这个实在感就是封闭、阻滞。实际上,生命是聚合、流动、离散的过程,由父母各占一半的遗传基因结合,加上业识的入胎,在母胎中吸取养份,逐渐成形。出生之后,靠饮食滋养身体,由文化、教育薰陶社会规范,学习知识技能,与周遭的环境包括人、事、自然界互动。在这当中,所呈现的个体性,聪明或愚钝,健康或疾病,富贵或贫贱,快乐或痛苦,这些多半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而是内外因缘交织所呈现的结果。
那么,我们心目中所认知的“自我”,本质上究竟是什么?以数学函数比喻来说,它是“变数”,而不是“常数”,而且是“应变数”,而非“自变数”。以结构观念来说,它是“动态的开放系统”,而非“静态的封闭系统”。所以,生命是开放的,流动的;不是封闭的,阻滞的。“自我”只是这个应变数或系统的名称、标示而已。
这称为“我”的景像是:小时可爱,长大稳重,老了变顽固。有时生龙活虎,有时举止维艰;有时收入丰厚,有时收入微薄;有时喜,有时悲;有时精明,有时痴;有时坚强,有时软弱;有时平静,有时混乱。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在流动变化、缘生缘灭、出入去来的当下,“自我”只有假名,没有实体,这就是“无我”!
“自我”是假名,无实;同理,一切外在的人、事、物,内心的情绪、思想、意念、知觉,同样都是假名无实。内心封闭、阻塞,而停滞在外境、感情、知识、经验上,以为是“我”、“我的”,生起“自性见”、“法执”,这是错误的认知,是执迷。开放、流动,了知“无我”、“毕竟空”,才是正确的认知,是觉悟。
在认知境相时,心如是封闭、阻塞而停滞的,心目中所呈现的境相,就是固定、僵化、有自我、有实在感的。然而,事物却始终是无常、无我、流动变化、不被局限、虚幻不实的。在认知上这是根本的矛盾、错谬:我们希望能永远活着,并且平安、健康、快乐、事事如意;事实上却要面临老、病、死、意外、挫折、失望和痛苦。我们要求别人依照我们的想法来做事;人家却不接受。我们想要占有物质、感情、地位;却发现它随时都会失去。这就是心灵的封闭、阻滞真相所产生的冲突和矛盾。
如果我们没有“认定”一个固定、实在的自我,就不会苦苦地去维持、保护它,随顺着因缘就没有冲突。如果我们没有“认定”外在固定、实在的人、事、物,就不会去要求、控制它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能随遇而安,并且能够去关怀、了解、尊重他人,就不会有对立和争夺,自然而然内心和谐,和睦相处。
所以心灵不封闭、不阻塞、不停滞就不会有苦恼;完全没有苦恼,就是寂灭涅槃。不过,寂灭涅槃并不是一切;自身的业力所招感的苦报,仍然要坚强地承担。在菩萨道的修学中,甚至还要以苦来砥砺身心,推己及人,观众生苦,发菩提心。
菩萨视苦为空幻不实,本性寂灭的,不是不可改变、绝对的、客观而真实的。不以苦为苦,就是身苦而心不苦。面对身体的行动不便、残缺、受伤、疾病,不忧愁、焦虑,知道这是过去业力的果报,或是今生对身体没有善加调养、珍摄所致。虽然苦,却不被苦的感觉所束缚;积极不懈地行所当行,发挥潜力,反而更有一番作为,所谓“以苦为师”,方能在佛法中更上层楼,成就菩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