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五册 四二、答张展源居士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1

四二、答张展源居士
  来问,不容易解答,只能依自己对佛法所有的理解,略作解说以相报。

  佛法怎样解说这些问题?应先了解佛法(释迦佛所开示的)是什么。面对现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就是苦),佛法是反观自己,从自己身心触对外界所引起的情况去了解。理解到有情,人类自身、家庭、社会等问题,一切依有情(人类)自身而有,然后得出可能解决有情苦难──相对的改善,彻底解脱的正道。佛法以有情(人类)为本,有情以业感而生死不已;有情依存的器世界,是多数有情的共业所感。因此,佛法着眼于现实人生,关要在「现生应该怎样行」,而不是离开自己,向外探求,找到问题症结而得到解决的方法。也不想象一神秘实体,怎样的创造、演化,而从神秘信仰中去解决。佛法是这样的,所以提出的问题,大抵是佛法所没有说到的。 [P286]

  植物先于动物问题:有情依自己业力而死生不已,器世界是多数有情的共业所感。佛教也说:世界初成时,是没有有情的。佛法所说的器世间,众多无量,不限于这一地球,所以器世界初成而没有有情,并不等于先有器界而后有有情,世界是相关的世界中有情「共业」所感的。有情的出现,一要有依住的器世界(如地球),二要获得维持生活的食品。经说「一切众生[有情]皆依食住」,所以先有器世间,后有植物,依环境的可能生存,才有有情在这一世界出现。先有植物而后有动物,与佛法(的共业所感)没有明显的矛盾。

  动物(如恐龙)绝种问题:绝种,人也是一样,古代某些民族,现在已经消失了。依佛法说,这是外力与自力的相关而造成的。或是器界的变化(如传说水灾、火灾、风灾)而无法生存;或是为另一类有情所摧残而不能自保。这是外力而自身不能适应与抗拒,也有自身不健全而日渐消灭。消灭,并不是某些有情消灭了,是依业力而转化为另一形态,所以经说:「众生界不增,众生界不减」。

  人从猿猴演化而来问题:佛法,着眼于在迷应离恶而行善,向悟应化情而为 [P287] 智。对人从那里来?释尊只是依据当前事实,说人从父母而生,不再作「鸡生蛋,蛋生鸡」式的最初的探求。部派传说:世界初成,人从光音天来,也只是随顺印度一般的信仰而说。这一问题,只能说佛没有提到这一问题,佛法不是为了解说这类问题而出现世间的。不过佛法也说:器界与人类,有进化、退化,进化,退化,先后的反复过程,永远的进化是没有的。 [P289]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五册 四三、答曾宏净居士
下一篇:华雨集第五册 四一、答杨敏雄居士
 华雨集第五册 四二、答张展源居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三章 本生‧譬喻‧..
 学佛三要
 佛在人间 十二、一般道德与佛化道德
 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大乘佛法」第五章 往生极乐净土
 印度之佛教 第十七章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八章 宗教意识之新适应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自序 目次
 华雨集第一册 上编 坛经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六 融贯与抉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西北大学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二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吸进的空气渐渐地比吐出去的多...是否是呼吸不调和所致。[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佛遗教经》 白话[栏目:超然法师]
 喝茶解禅[栏目:禅茶文化]
 第七十九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瑜伽菩萨戒要义 一、四重 3、不受悔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夫妻之道有三等[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护摩炉)[栏目:佛教的法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