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二章 结论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4
第十二章 结论
第一节 经律为主的圣典结集
  原始圣典──经与律的次第集成,上来已分别的加以论究。然圣典的集成,并没有终了,这只是过程中的一大段落,圣典还在延续的发展成立中。所以再对过去(原始佛教圣典)的集成过程,作一番回顾,更瞻望未来的开展,以作为结束。
 
  佛法,是以佛陀的三业德用为根本;以僧伽为中心,统摄七众弟子,推动觉化的救世大业。在佛法的具体开展中,有佛与弟子的教说,佛与弟子的事迹,僧伽的集体生活制度。这些,通过佛弟子的领会,实行,用定形的文句表达出来;经当时的僧伽的共同审定,成为佛教的圣典。佛教的原始圣典,综合为大部的集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结集的佛法,分为「法」与「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经藏」与「律藏」。大众部 Maha^sa^m!ghika的『僧祇律』(1),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中,化地部Mahi^s/a^saka 的『五分律』(2),铜鍱部Ta^mras/a^t!i^ya的『铜鍱律』(3),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P868] 系的说经部Su^trava^din,对于原始结集的圣典,保存了原始的二分说──「法」与「律」(经与律)。这是二大结集所公认的,一切部派共有的圣典。「法」,集成了「四部阿含」。「律」、「波罗提木叉经分别」,已经成立。僧伽其他规制,还是「摩得勒伽」,分二部或三部,在开始类集的过程中。大众部的「律藏」组织,代表了那时的形态。属于「小部」的『义品』、『波罗延』、『优陀那』──『法句』、『本事』,都传诵在佛教界。佛弟子说的偈颂,「本生」、「譬喻」,应已有多少共同的传诵。这一阶段,从佛入灭起,到西元前三百年左右,部派没有分立的时代。
 
  二、大众与上座Sthavira──二部,开始分立。上座部系的圣典中,「阿毗达磨藏」成立了。「阿毗达磨」的成立,就是「自相」、「共相」、「相摄」、「相应」、「因缘」── 五根本论的成立(4),应有原形的论部。「阿毗达磨」,传说是佛说的,所以成为「经」、「律」、「论」──三藏。如铜鍱部的『岛史』(5),分别说系法藏部Dharmaguptaka(6),说一切有部所说(7)。那时,「律」的「犍度」部分,上座部系的分类组织,接近完成阶段;『十诵律』的组织,最近于那一时代的形态。「小部」中,「上座偈」及「上座尼偈」,已经成立;「本生」与「譬喻」,传说也更见具体。西元前二五一年,华氏城Pa^t!aliputra举行(被称为第三)结集,那是上座部分化,分别说部成立的结集。所以根本二部对立,应为西元前三00年顷, [P869] 到西元前二五0年。
 
  三、部派的一再分化,成为十八部,这是当时佛教界共传的教派。各部派在不同的教区,不同的僧伽内部,对经律都有一番审定与编组──结集,而成为自部的圣典(小部派,不一定有特殊的完整的三藏,但也多少有些出入)。雨后春笋般的部派成立,是佛教大扩张,因不同传承,不同地区所引起的。那时,经、律的主体,都已成立;律部更有自宗不同的附属部分,如「增一律」等。论典,也成立自部不同的根本论。「杂藏」,本是附属于「经藏」的。而有的把「杂藏」独立起来,成为「四藏」。「杂藏」中,「本生」与「譬喻」,多完成大部。波罗蜜多──菩萨譬喻所引起的菩萨法,附在里面,如『增壹阿含经』「序品」所说(8)。立「小部」或「杂藏」而附属于经藏的,仍用「三藏」的分类。不立「杂藏」的说一切有部,部分(『法句』等)传诵在「三藏」外,部分──「本生」、「譬喻」,编入律部的『药事』、『杂事』等。这一时代,从西元前二五0年起,约到前一00年止。
 
  四、西元前一00年后,部派佛教有了多少变化:有的衰落而消失了。有的因地区,因时代,圣典方面也有了新的内容。如大众部末流,将四藏中的菩萨大行,更有「方等大乘」,而成立第五「菩萨藏」(9)。法藏部也另立「咒藏」与「菩萨藏」,成为「五藏」(10)。这不但有了「方等」,也暗示了「秘密大乘」的滋长。以保守著名的铜鍱部,也有「佛譬喻」、『佛种姓』中的「 [P870] 宝珠经行处品」,与时代的思潮相呼应。
 
  这是部派佛教所传的圣典的大类。原始佛教的圣典,就是第一、第二阶段;但应除去「论藏」。
 
  
注【101-001】『摩诃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四九二中)。
注【101-002】『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三0(大正二二‧一九0下──一九一上)。
注【101-003】『铜鍱律』「小品」(南传四‧四二九──四三0)。
注【101-004】拙作『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八六──八九)。
注【101-005】『岛史』(南传六0‧二八)。
注【101-006】『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注【101-007】『十诵律』卷六0(大正二三‧四四八上──四四九中)。
注【101-008】『增壹阿含经』卷一(大正二‧五五0下)。
注【101-009】『分别功德论』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注【101-010】『三论玄义检幽集』卷六(大正七0‧四六五中)。
 
  
 
第二节 不断传出的部派佛教圣典
[P871]
  佛教圣典,经二大结集所集成的部类,是佛教界所公认的。此后一再分化,成立种种部派。凡经一次分化,大抵有属于这对立派系的僧伽大会,各自对圣典作一番审定与改组。经律间的彼此差别,代表了部派间的实质对立。部派成立后,圣典还是在不断的传诵、成立,但没有经过共同审定的,虽传诵流行,却没有编入固有的圣典──「经藏」与「律藏」中去,因为经律已凝定而被(自部所)公认了。在「三藏」或「四藏」以外传诵的圣典,是相当多的。这一事实,这里想略为叙列。
 
  铜鍱部Ta^mras/a^t!i^ya的成立,是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再分化,属于第三阶段。当时审定了「三藏」的具体内容,但此后还是不断的传出。长部师Di^ghabha^n!aka 以为:『譬喻』、『佛种姓』、『所行藏』、『小诵』──四部,是不属于「经藏」「小部」的,就说明了这一事实。这种内部的意见出入,如关系重大,或法义上有严重的歧异,就可能引起部派的再分化。
 
  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不立「杂藏」,所以(部分编入律藏,而)传诵于「藏」外的,数量特别多。『义品』、『波罗延』、『法句』、『本事』等古典,不必再说;部派特有的圣典,在汉译的「论」书中,有部分的资料可考。坚慧Sa^ramati曾在『入大乘论』卷上(大正三二‧三六下)说: [P872] 「舍头罗经、胎经、谏王、本生、辟支佛因缘,如是八万四千法藏,尊者阿难从佛受持者,如是一切皆有非佛语过」。
 
  坚慧所提到的几部,在对方都是承认佛说,却是不属于「三藏」的。1.「舍头罗经」,现在汉译大藏(『大正藏』「密教部」四)中,有吴支谦与竺律炎共译(西元二三0年前后译出)的『摩登伽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或名『虎耳意经』)一卷。这二部,是同一部类的别诵本。以摩登伽女Ma^tan%ga咒术惑乱阿难A^nanda为因缘,有咒语,说二十八宿,并占卜星宿等。据『十诵律』,近聚落住比丘,「读诵星宿经」(1)。这本是世俗的占星术,经佛教的应用而演化为本经。这可能是说一切有部本;或是同在北方的,法藏部 Dharmaguptaka「咒藏」的一部。2.「胎经」:这是「入胎经」,明胎儿的生长过程,并「四种入胎」的不同。在大藏经中,编入『大宝积经』。现有二部:一、『佛为阿难说处胎经』,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译,编入『大宝积经』第一三会。二、唐义净译『佛为难陀说出家入胎经』,二卷,编入『大宝积经』第一四会。这二部的实质相近;义净所译,与难陀Nanda贪欲譬喻相结合,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一──一二)所说相同。3.「谏王」:现大藏经(大正藏「经集部」一)有刘宋沮渠京声所译:『佛说谏王经』一卷。异译本有唐玄奘译的『如来示教胜军王经』;赵宋施护译的『佛说胜军王所问经』。4.「本生」,即种种「本生」。 [P873] 5.「辟支佛因缘」:大藏(大正藏「论集部」)有『辟支佛因缘论』,失译,或与这一部相近。
 
  又在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中,还发现『正法灭经』(2);『集法契经』、『筏第遮经』。『集法契经』,如『阿毗达磨显宗论』卷一(大正二九‧七七八中──下)说:
 
   「又见集法契经中言:于我法中,当有异说,所谓有说唯金刚喻定能顿断烦恼;……或说眼识能见,或说和合能见;……诸如是等差别诤论,各述所执,数越多千。师弟相承,度百千众,为诸道俗解说称扬。我佛法中,于未来世,当有如是诤论不同。为利为名,恶说恶受,不证法实,颠倒显示」。
 
  这是部派纷争极盛的现象。这是说一切有部,集法藏经的一类;现存『结集三藏及杂藏传』,『迦叶诘经』 (编入『大正藏』「史传部」一);『大智度论』所说的『集法经』(3),都属于这一类,只是部派不同而已。『筏第遮经』,传说天(神)授与的(4),来历更难说了。这些,都是不属于「三藏」的。
 
  『瑜伽师地论』中,抉择声闻的伽陀,有「胜义伽陀」、「意趣义伽陀」、「体义伽陀」(5) 。「意趣义伽陀」五一颂,是大梵天王请问而佛说的(6)。这部伽陀,不知道名称,也没有其他的传译。「胜义伽陀」,全部四四颂。初四颂,是「佛为婆柁梨婆罗门」说,与『别译杂阿含经』(一五一经)相合(7)。「诸色如聚沫」等六句,出于『杂阿含经』「蕴诵」(8)「染污意恒时, [P874] 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颂(9),据『成唯识论』说,出于『解脱经』(10),还有「颂释」。依『瑜伽论』引文,此下「非彼法生已……何得有能净」八句,也是与上文相贯连的。这部『解脱经』,也出于「三藏」以外(『瑜伽论』所引声闻经,大都与说一切有部经相合)。北传的说一切有部,在汉译中,所知道的最多;不属于「三藏」的经典,说一切有部是为数不少的!
 
  部派佛教时代,圣典的不断传诵出来,决不限于说一切有部。如『法住经』、『入大乘论』曾提到了他的内容:「尊者宾头卢、尊者罗!7亩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11)。这似乎是佛教共传共信的,玄奘译有『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是依据『法住经』的。所说的声闻三藏,如「毗奈耶藏中,有苾刍戒经、苾刍尼戒经、分别戒本、诸蕴(犍度)差别及增一律;阿毗达磨藏中,有摄,六问、相应、发趣等众多部类」(12),与锡兰佛教中,容认大乘的部派有关。又汉译有『那先比丘经』(『大正藏』「论集部」);铜鍱部所传,名『弥兰陀问』Milindapan~ha ,受到学者重视。这也是南北共传,而诵本不同的一部。此外,如『舍利弗问(经)』,属于大众部Maha^sa^m!ghika。『入大乘论』说:「僧祇中说:青眼如来等,为化菩萨故,在光音天,与诸声闻众,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住」(13),这又是大众部的另一部圣典。特别是元魏瞿昙般若流支Prajn~a^ruci,所译的『正法念处经』(『大正藏』「经集部」四),共七0 [P875] 卷,是说一切有部与正量部Sam!mati^ya等,共同重视的。这部经,马鸣As/vaghos!a 曾有关系。在汉译的大藏经中,如审细地考查起来,属于声闻部派,而出于三藏外的圣典,一定是众多而又庞杂的。所以,声闻的三藏圣典,不是声闻圣典的全部。「三藏」,只是部派初分时代所结集的,为众所周知的圣典。而一地区,一部派,在佛教的开展中,从佛弟子心中表达出来,成为圣典,代表了这一地区,一部派,时代佛教的共同意识。不过在另一地区,另一部派,或不受重视而已。总之,早期集成的「三藏」圣典以外,部派佛教的圣典,一直在不断的成立而传诵出来。
 
  
注【102-001】『十诵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二0上)。
注【102-002】『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大正二九‧三三0中──下)。
注【102-003】『大智度论』卷二(大正二五‧六七上)。
注【102-004】『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注【102-005】『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三上)。
注【102-006】『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五下──三六七上)。
注【102-007】『别译杂阿含经』卷八(大正二‧四三一上)。
注【102-008】『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九上)。 [P876]
注【102-009】『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四上)。
注【102-010】『成唯识论』卷五(大正三一‧二四下)。
注【102-011】『入大乘论』卷上(大正三二‧三九中)。
注【102-012】『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大正四九‧一四中)。
注【102-013】『入大乘论』卷下(大正三二‧四六上)。
 
  
 
第三节 一切圣典概观
  原始佛教圣典──经与律,与一般公认的「三藏」,在声闻弟子的传授宏通中,并非圣典的全部,而只是初期集成传诵的,圣典集成史的一大段落。佛教圣典的原始部分,有时、有地、有人、有事,充满现实感。离佛的时代渐远,圣典的现实性渐淡,而理想的成分渐浓。佛法的开展,在印度文化的领域中,有印度宗教的特性。以佛法来说,是具体的,活跃的,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适应中,进行觉化,净化大业的宗教。卓越的圣者们,经内心的体证而流露出来,集成定形文句而传诵于佛教界,就是圣典。佛教每一阶段的圣典,都是代表着时代佛教,成为时代佛教的指导方针。佛教圣典,不是别的,是佛法在活跃的进行中,适应人类,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时代佛教的遗迹。 [P877]
 
  原始佛教圣典,是佛法进展中的一大段落,以后又怎样呢!在适应广大人心的机宜中,又不断的传诵出圣典。不过,佛法的化导世间,是有原则的;虽多姿多釆,而有一贯方针的。试论佛教圣典开展中,每一阶段的特性,也可说是一种教判,一种史观。
 
  「佛法」,佛陀初期的教化,是正法中心的。到后来,为了「依法摄僧」,而逐渐成立僧伽制度(律),而树立「导之以法,齐之以律」的佛法。继承这一趋势而开展的原始佛教,法与律并重。等到部派分立,上座们有了偏重律制的倾向。律──毗尼「是世间中实」(1),有时地的适应性。时代变了,区域文化也不同了,为律制所局限的佛法,难以适应,而有偏重形迹,忽视根本的情况。一分重法者,适应佛教的时代要求,而展开了正法中心,复归于佛陀的运动:这就是「大乘佛法」。原始佛教传下来的经与律的数量,约为四与一之比。而「大乘佛法」中,部类庞大,可说没有律部。即使附带的有一部分,与大乘的「契经」,不成比例,百分不及一,千分也不及一。「大乘佛法」是重法的,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从佛陀化世的根本原则说,这都是各得佛法的一体。
 
  以「法」来说,原始结集只是「四部阿含」,而这又源于「相应阿含」。「相应阿含」的根本,是「修多罗」,甚深法义的结晶。通过一般民间的神教意识,成立「祇夜」。分别抉择「修多罗」与「祇夜」的「弟子所说」,普化社会的「如来所说」,就是「记说」。这三部的总合, [P878] 称为「相应阿含」。依这三部分而开展集成的,为「中」、「长」、「增一」,共为「四部」。依古人的传承解说:以「修多罗」根本部分为主的『相应部』,是「显扬真义」──「第一义悉檀」。以分别抉择为主的「中部」,是「破斥犹疑」──「对治悉檀」。以教化弟子启发世出世善的,是「满足希求」──「为人(生善)悉檀」。以佛陀超越天魔梵为主的,是「吉祥悦意」──「世间悉檀」。这是佛法适应世间,化导世间的四大宗趣,也是学者所能得的,或浅或深的四类利益。佛法的四大宗趣,从「四部」圣典的特性中表现出来。
 
  「佛法」──「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次第开展,又次第有「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一阶段圣典的特色,是:一、以『相应部』为主的「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义悉檀」。无边的甚深法义,都从此根源而流衍出来。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应教」,以遣除一切情执,契入无我空性为主,重在「对治悉檀」。三、「大乘佛法」后期,为真常不空的如来藏(佛性)教,点出众生心自性清净,而为生善解脱成佛的本因,重在为人生善悉檀(心性本净,见于『增支部』)。接着,「秘密大乘佛教」流行,「劣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唯依于有着……为度彼等故,随顺说是法」 (2)。这是重在「世间悉檀」。佛法一切圣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点开展。在不同适应的底里,直接于佛陀自证的真实。佛教圣典的不断传出,一直就是这样的。所以佛教圣典,不应该 [P879] 有真伪问题,而只是了义与不了义,方便与真实的问题。
 
  南本『大般涅槃经』,有一譬喻,如卷九(大正一二‧六六三上)说:
 
   「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卖与余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诣市卖之。……取已还家,煮用作糜,无复乳味,虽无乳味,于苦味中犹胜千倍」。
 
  活用这一譬喻,来说明佛法的长期流传,集成不同圣典,倒是非常适合的。佛法,如牛乳一样。为了多多利益众生,不能不求适应,不能没有方便,如想多卖几个钱,而加上水一样。这样的不断适应,不断的安立方便,四阶段的集成圣典,如四度加水去卖一样。终于佛法的真味淡了,印度的佛教也不见了!虽然这样,佛法的「世间悉檀」,还是胜于世间的神教,因为这还有倾向于解脱的成分。佛法在流传中,一直不断的集成圣典,一切都是适应众生的佛法。
 
  
注【103-001】『大智度论』卷二(大正二五‧六六上)。
注【103-002】『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一(大正一八‧五上)。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自序 目次
下一篇: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一章 小部与杂藏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八 解脱道与慈悲心行
 中国禅宗史 自序 目次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
 中国禅宗史 第一章 菩提达摩之禅
 华雨集第四册 一0、谈佛法的宗教经验
 华雨集第五册 三八、答昭慧尼
 大乘起信论讲记
 中国禅宗史 第八章 曹溪禅之开展
 华雨集总目次
 佛法是救世之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不只是思考[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百喻经 68 共相怨害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宋代延寿大师的万善观(逄礼文)[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麻天祥)[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石家庄佛教胜地记游[栏目:陈星桥居士]
 教言开示[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十力[栏目:极乐之光]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二[栏目:龙树菩萨]
 请问师父,我交往的对象没学佛,我很想出家,但对方又很可怜,业障重,该怎么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通过考试的老师(李家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