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3

问: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答:《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简要定义。沙门是梵语,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出家,出的什么家?“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的牵绊、滞著所在,“出家”便是出离执著。执著从粗大到细微有很多层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里、由浅至深有很多层次。

出家,首先出的是欲爱家,出离对广义欲爱的贪执。欲是想要,爱是贪著。仔细想来,人们世俗生活的一切无不是在得失、称毁、利害、亲怨之间趋避取舍,都不出爱和欲的范畴,而对亲人、家庭的顾恋是欲爱最突出的表现,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精力和心思都是用在为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奔波辛劳、筹划算计上了,永远没有停歇、满足的时候。所以佛陀说“辞亲出家”,辞别自己最粗大的执著,远离最容易让自己产生贪、嗔、耽著、邪见的对境,也就是亲友、财产及社会活动、交往的圈子。普通人由于定力、智慧不足,想要修行,还是应该远离愦闹,给身心一个较为清净的空间。

出家人剃除须发、穿着僧衣的形象,既是提醒,也是保护。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贪求名利,不贡高我慢,另一方面别人一看,知道你是出家求道的人,一般也就不会故意滋扰,动摇妨碍你的道心了。对于没有证悟实相的普通人来说,剃度,受戒,远离愦闹,至寂静处,思维法义,善自守持戒律,出家的这些形式和内容,都是必要的。这是最基本层次的出家。

“识心达本”是进一步的出家。“识心”指了知心外无法,一切都是心识前的显现。“达本”指了知心性无实。用佛法的名词说,就是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是出离更细微的执著,也是更高层次的出家。

“解无为法”,了知实相、现象不一不异,证圆成实性,心无所住,一无所执,是再进一步的出家。

由此可知,已经证悟诸法实相的人,即使示现在家形象,却是在家出家,不著五欲,心无挂碍,但这是成就者的境界,普通人做不到,还是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做起为妥。

以上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出家。不是这样的,就是在家。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下一篇: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劝杀生的人转行,却害了人家生计,爱畜生不爱人,似乎不合情理?
 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
 对市场上的那些人工饲养的畜禽,怎么放生?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骗,不知该怎么办?
 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
 放生用的甘露丸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来源是否清净吗?
 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
 放生一定要按照仪轨来进行吗?
 每个人都戒杀放生,将来这个世界上动物会不会太多,成为禽兽世界?..
 因果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相信,可真有来世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坐于宁静中,就听到即使非常细微的声音都会感觉身心受到震动,为什么?[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佛教人生的至高点[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少计较•多快乐[栏目:印良法师]
 比例关系衍生的细节[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天台八祖 荆溪湛然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无死的金刚心 第20章 心灵的三昧耶[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观智进程 内观方法简介[栏目: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0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依《观经四贴疏》论《观经》的念佛法门(禅慧)[栏目:净土宗文集]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五卷(4/4)[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