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9

问: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答:《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简要定义。沙门是梵语,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出家,出的什么家?“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的牵绊、滞著所在,“出家”便是出离执著。执著从粗大到细微有很多层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里、由浅至深有很多层次。

出家,首先出的是欲爱家,出离对广义欲爱的贪执。欲是想要,爱是贪著。仔细想来,人们世俗生活的一切无不是在得失、称毁、利害、亲怨之间趋避取舍,都不出爱和欲的范畴,而对亲人、家庭的顾恋是欲爱最突出的表现,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精力和心思都是用在为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奔波辛劳、筹划算计上了,永远没有停歇、满足的时候。所以佛陀说“辞亲出家”,辞别自己最粗大的执著,远离最容易让自己产生贪、嗔、耽著、邪见的对境,也就是亲友、财产及社会活动、交往的圈子。普通人由于定力、智慧不足,想要修行,还是应该远离愦闹,给身心一个较为清净的空间。

出家人剃除须发、穿着僧衣的形象,既是提醒,也是保护。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贪求名利,不贡高我慢,另一方面别人一看,知道你是出家求道的人,一般也就不会故意滋扰,动摇妨碍你的道心了。对于没有证悟实相的普通人来说,剃度,受戒,远离愦闹,至寂静处,思维法义,善自守持戒律,出家的这些形式和内容,都是必要的。这是最基本层次的出家。

“识心达本”是进一步的出家。“识心”指了知心外无法,一切都是心识前的显现。“达本”指了知心性无实。用佛法的名词说,就是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是出离更细微的执著,也是更高层次的出家。

“解无为法”,了知实相、现象不一不异,证圆成实性,心无所住,一无所执,是再进一步的出家。

由此可知,已经证悟诸法实相的人,即使示现在家形象,却是在家出家,不著五欲,心无挂碍,但这是成就者的境界,普通人做不到,还是老老实实从最基础的做起为妥。

以上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出家。不是这样的,就是在家。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下一篇: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一直没办法对那些给我带来伤害的人释怀,她们把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我..
 环境保护与护生放生的关系如何?
 放生的动物,有些已经严重受伤,放了也未必可活,何必浪费金钱?
 为什么要消除痛苦呢?我觉得痛苦和快乐一样,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都值得去..
 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有人说,放了一种生命,以后就不可以吃了,是这样的吗?
 佛既然有系解脱这样的方便,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便来度一切众生呢?..
 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把放生的钱拿去救济赈灾,不是比较实际吗?
 如何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念佛做得到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故事 45、庙产兴学起风波,同心努力得保全[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南传大般涅槃经 第一章[栏目:南传大般涅槃经]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相应30经 根绝所适合的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漫谈佛画(周叔迦)[栏目:佛教与绘画]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文(法尊法师 译)[栏目:宗喀巴大师]
 五百罗汉 133、勇宝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法无贵贱[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精神分析新天地——催眠可以忆前生[栏目:轮回实证]
 第一册 贪瞋感情是非~1[栏目:佛光菜根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