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佛法研究佛法 三、「法」之研究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6
三、「法」之研究
一 序起
  「法」是达磨dharma, dhamma的义译。在佛法中,法有根本而重要的意义,如佛教的流传人间,称为三宝住世。三宝是我们的归依处,信仰与理想所在,而法就是三宝之一。如释尊成道以后,在波罗奈的鹿野苑,为五比丘开始宣扬其自觉自证的圣道,称为「转*轮」。法是佛法的内容,而佛与僧是法的体现者与实践者。所以,法是佛法的根本与核心。
 
  从圣典看来,法的内涵,极为深广;法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致。在佛法的流传中,「一切法」成为熟悉的成语,善恶邪正──一切都是法。如一般人说到法,就会想到『俱舍』的七十五法,大乘的百法。一切一切都是法,这样的意义 [P104] ,当然也是古已有之。但着重于这样的法,与如来出世宣扬正法的根本意义,显然有了距离。法被偏重的泛称一切,习惯了也就忽略法的本义。如西藏所传,弥勒所造的『辨法法性论』(法尊译,汉藏教理院刊本),竟然说「法为生死,法性为涅槃」。法被局限于生死流转的一切有漏法,与法的本义──法是归依处,到了恰好相反的一面。
 
  关于「法」的含义,『原始佛教思想论』(汉译本六九──七0)引觉音的法有四义:教法、因缘、德、现象。而以为应分为教法与理法;而理法有现实世界的理法,及理想界的理法。我在『佛法概论』,曾类别为文义法,意境法,归依法。而归依法中,又有真实法,中道法,解脱法(第一章第一节)。现在看来,依法的不同意义而作不同的分类,是可以的。但从含义的不同,发展的倾向,以探求法的根本意义,还嫌不够。所以再以「法」为对象,而作进一步的探究。
 
  古代有「智所知」,「识所识」,「通达(慧)所通达」论门。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论师,以为一切法是智所知的,也一切是识所识的,通达所通达的。但 [P105] 大众部等却说:「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是所通达」(异部宗轮论)。大概的说,这是以为,识所认识的与般若所通达的不完全相同。阿毗达磨者的见解,自有他的思想渊源,有他的独到见地。但如以法为有是「识所识」的,有是「通达所通达」的,在说明上,倒不失为善巧的方便。
 
  
 
二 圣道现见的正法
  「法」是释尊自觉自证而为众生宣说开示的。自觉自证的法,一向称为「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为众生作契理契机的宣说,实在并不容易!从佛的开示看来,佛是以圣道为中心而方便开示的。圣道是能证能得的道,以圣道为法,主要是八正道。如『杂阿含』(卷二八)说:「正见是法,乃至……正定是法」。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初转*轮时宣说的道。八正道为什么称为「法」呢?法dharma从字根dhr! 而来,有「持」──执持不失的意义。八正道是被称为:「古仙人道,古仙人径 [P106] ,古仙人道迹」(杂阿含经卷一二)。八正道是一切圣者所必由的,佛曾为须跋陀罗表示了绝对的、决定的主张,如『长阿含经』(卷四)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可见八正道是解脱所必由的不二圣道,不变不失,所以称之为法。
 
  圣道不外乎八正道,但佛应机而说有种种道品。如佛曾一再为阿难说:「自洲(或译「灯」)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杂阿含经卷二四)。佛教弟子们依自己、依法而修习,而依止的法,就是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内容。八正道是古仙人道,四念处也被称誉为:「有一乘道,能净众生,度诸忧悲,灭除苦恼,得真如法(准中阿含经卷二四,真如法即正法),谓四念处」(杂阿含经卷四四)。这是贯通古今,前圣后圣所共依的一乘道。还有,摩诃迦旃延说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为一乘道(杂阿含经卷二0)。这样的古道与一乘道,都称 [P107] 之为法。
 
  八正道统摄为三增上学,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依戒得定,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这样的三增上学,能得解脱的实现,所以『长阿含』(卷二)『游行经』中,称戒定慧解脱为「四深法」。如加上解脱的证知,即成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名五分法身(法蕴)。佛的无学弟子,都是成就此法的,所以『长阿含经』(卷六)说:「佛真弟子,法法成就。所谓众者,戒众(众即蕴的异译)成就,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成就」。
 
  上来以圣道为「法」而展开,着重于道的体证解脱。依圣道而修习成就,一定会体现那甚深法。反之,如不能如实知见,陷于迷谬的二边,那怎能解脱呢?这样,从圣道的先导者──正见而开示如实法。圣道的如实知见,据『杂阿含经』(卷三0)说:四圣谛,八圣道而外,举「十二支缘起如实知见」。从无明到老死──十二支,为缘起说的最后定论。佛说因hetu、因缘nida^na、缘起prati^tya-samutpa^da,这些术语起初是没有多大差别的。这无非指出一 [P108] 项根本法,一切的有与无,生与灭,都依于因缘,显示了有无生灭的所以然。释尊到底怎样开示缘起呢?释尊一向宣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里所应该注意的:有与生,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纯大苦聚集」。无与灭,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纯大苦聚灭」。「苦聚」,就是称为「五盛阴苦」的五取蕴,现实身心的总名。五取蕴的集起,依于因缘,灭尽也由于因缘。这似乎从因缘而展开为相生与还灭的二面,其实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纯大苦聚集,是缘起,是依缘而集起。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纯大苦聚灭,是寂灭,不是依于缘而是缘灭了。舍利弗听了马胜比丘的一偈而悟入,极有名的缘起偈,『四分律』(卷三三)这样说:「诸法因缘生,佛说此因缘;是法缘及尽,是大沙门说」。缘(依缘而集起)与尽灭,不能看作不相关的两法。因为依缘而集起的,当下就显示了灭尽的可能与必然性。「此有故彼有」的,没有不归于「此无故彼无」。所以悟入因缘、缘起的依待性,也就能更深入的悟入寂灭。因此『中阿含经』(卷七)说:「若见缘起便见 [P109] 法,见法便见缘起」。甚深微妙法,从缘起的悟入而显现出来。
 
  佛所自证的深法,感到不容易宣说,而有「我若说法,徒自劳苦」的慨叹。传说梵王为此而请佛说法,律部都有记载。『相应部』(六‧一)说:「世尊独处禅思,作如是念:我所证得甚深之法,难见难悟,寂静微妙,超寻思境,深妙智者乃能知之。众生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欣阿赖耶;众生以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欣阿赖耶故,是理难见,所谓缘起。倍复难见,所谓一切诸行止灭,诸依舍离,爱尽,离欲,灭,涅槃」。这在汉译『杂阿含经』(卷一二),即分明的称为有为与无为,如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难见与倍复难见,是先后的次第悟入,这就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杂阿含经卷一四)了。
 
  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一切法中最为第一」(杂阿含经卷三一),这是不消多说的。缘起是有为生灭,为什么也称为法(任持不失)呢?对于这,释尊有明确的开示,如『杂阿含经』(卷一二)说:「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 [P110] 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缘起)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此等诸法,法住、法定(原误作「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这一经文是非常著名的,虽传译略有不同,但主要是说明:缘起是本来如此的,与佛的出世不出世无关。佛只是以正道而觉证他,为众生说明而已。法住、法界等,是从种种方面,来形容表示缘起──法的意义。『杂阿含经』(卷三0)说:「此法(缘起)常住、法住、法界」。玄奘在『瑜伽师地论』中,译作「法性、法住、法界常住」。什么叫「法性」dharmata^?如『增支部』(一0 ‧二)说:「凡持戒具戒者,不应思我起无忧,于持戒具戒者而无忧生,是为法性。……厌离者不应思我现证解脱知见,于厌离者而现证解脱知见,是为法性」。『中阿含经』(卷一0)译法性为「法自然」。这是说修道──持戒、得定、如实知见,这些道法,如能修习,会自然的引生一定的效果。法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性自尔故」,所以叫法性。又如『杂阿含经』(卷四四)说:「过去等正觉,及未来诸佛,现在佛 [P111] 世尊,能除众生忧。一切(佛)恭敬法,依正法而住;如是恭敬者,是则诸佛法」。「是则诸佛法」,据巴利藏,应作「是诸佛之法性」。意思说,诸佛于法是自然的、当然会这样的──依正法而住的。依法而住与恭敬法,就是以法为师的意思。「法性」本形容法的自然性,但一般解说为法的体性、实性,法与法性被对立起来,而法的本义也渐被忽略了。这些形容法的词类,都应该这样的去解说。如法(缘起)是安住的,确立而不改的,所以叫「法住」。法是普遍的、常住的,所以叫「法界常住」。法是不动的,所以叫「法定」。法是这样这样而没有变异的,所以叫「法如」。如是tathata^的义译,或作真如。「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就是「非不如性」avitathata^、「不变异性」anan~~n~atha^ta^的异译,是反复说明法的「如」义。「审谛真实不颠倒」,奘译作「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也就是说明法──缘起是真实而非虚妄的,审谛而非颠倒的,如如而非变异的。这样的甚深缘起(及缘起寂灭),非变非异,法尔自然,当然是「法」了。 [P112]
 
  从道的实践,而达解脱的证知(五分法身),是从能证边说。从圣道的如实知见,悟入缘起与涅槃,是从所证边说。这是释尊开示正法的两大方便!其实,修圣道而能悟见缘起与寂灭,当下就是离系解脱的证知了。法是以圣道的实践为核心的,所以佛的开示,或称为「示涅槃道的胜法」(经集二三三)。此外,如实知见的,还有四谛。佛在波罗奈初转*轮,就以四谛为法的纲要。四谛──苦、苦集、苦集灭、苦灭道,这也就是法,所以『杂阿含经』(卷一六)说:「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在这四谛的开示中,也有两方面的叙述。一、经中一致说到,「如实知四谛」,四谛是应思惟,应如实知,应现证的:这是从所边说。二、如『杂阿含经』 (卷一五)『转*轮经』说:四谛是应了知,应现证的。但又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这是说,在修道的实践中,知苦,断集而证于寂灭,可见这是从能边说。苦与集──苦由集起,由集起苦,就是纯大苦聚集,为缘而起的缘起法。苦集灭,就是纯大苦聚灭,也就是「爱尽、无欲」的寂灭涅槃。在圣道的实践中,不但悟见 [P113] 苦集灭,而也是知苦(缘起故无常、苦、无我我所),断集(离爱),证入于寂灭。知断证修的四谛说,是以圣道的修习,而叙述其断证的。这二类不同的方便叙说,实为后代部派中,渐悟四谛,与顿悟灭谛的异义的根源。
 
  法是我们的归依处,佛弟子应「念法」,「于法证净」无疑的。法随念与法证净的法,『杂阿含经』(卷二0)这样说:「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玄奘于『法蕴足论』(卷二)译为:「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这可以略为解说:佛的正法,是善巧宣说,说得恰如其分的──善说。佛的正法,能在现生中悟见,而不是非要等到来生的──现见。八正道与烦恼不相应,是清凉安隐的──无热。应时,或译不时,佛法不受时间的限制,什么时候都可以契入的。八正道有引向通达的能力──引导;能随顺于如实知见──近观。是佛及佛弟子所自觉自证的,称为智者内证。所以,「法」不是别的,是从圣道的修习中,现见缘起与寂灭而得自觉自证。方便的开示中,这就是法,就是我们的归依处。这一切是本于佛的现 [P114] 正等觉而来。
 
  
 
三 法与义‧法与律的对立
  佛开示的正法,虽方便的说为圣道,圣道所觉悟的如实,由圣道而实现的解脱,而实就是佛陀自觉自证的内容。但在佛法的流传中,法与义,法与律,却分化而对立起来。法与义artha并举,阿含经中到处可见。考察起来,也还有三类:一、如『杂阿含经』(卷二八)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这是以八圣道为法,以圣道所得的利益效果为义。又如『杂阿含经』(卷一六)说:「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义饶益,巴利藏作「不引义利」。可见义是从法而来的实效,也就是修法的真正义利。义是实际的义利,所以空虚的议论,迷妄的宗教行仪(如苦行等),是没有实际效果的,都称之为「无义」,而为佛所呵弃。二、法是圣道所现见的,义是法所含的内容,如『杂阿含经』( [P115] 卷一二)说:「法说,义说」。法是如实知见的缘起支,义是缘起支的别别解说。与此相当的『相应部』(一二‧一──二),虽作「法说、分别说」,然据四无碍解的法无碍解、义无碍解;及四依的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而说,法为圣道所现见的,义是所含内容的分别,是非常恰当的。法与义的这一对说,是重于开示解说的(教法)。三、重于教法而更进一步的,如『中阿含经』(卷一)『善法经」说:「云何比丘知法耶?谓比丘知正经、歌咏、记说、偈!2恲、因缘‧撰录、本起、此说、生处、广解,未曾有法及说义。……云何比丘知义耶,谓比丘知彼彼说义,是彼义,是此义」。这是以十二分教(巴利藏见增支部七集,作九分教)为法,以十二分教的意义为义。这样,法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本生、譬喻等都在内),而不是专指圣道现见的法了。从『杂阿含经』所见的法与义,到『中阿含经』(或增支部)所见的法与义,看出了佛教界从重于证法,而倾向于教法的历程。
 
  法与律的并举,是僧伽发展所引起的。佛的成正觉,转*轮,一贯是法的现 [P116] 觉,法的开示。由于随佛出家的多了,所以「依法摄僧」而有僧伽的成立。一方面,因学众的违犯而有学处s/iks!a^pada的制立;半月半月说,名为波罗提木叉。一方面,规定了出家,受戒等僧伽的制度。出家中心的僧伽,日渐广大,这些被称为律的,也日渐重要,达到与法对立并举的地位。说到律,梵语vinaya ,音译为毗奈耶,毗尼;义译为律,调伏。经律中常见法与律并举,如「法律」;「法毘奈耶」;「是法是毘尼,非法非毘尼」等。法与律的对举,起初是与「法义」并举一样,表示法与法的效用。正法的现见,是如实知而得解脱的;由法而得这样的义利,所以称为义。同样的,法──圣道的修证,一定是离罪恶,离颠倒,离缚着而身心调伏的,所以称为毗尼。我曾比喻为:法如光明的显发,毗尼如阴暗的消除:法与毗尼,是同一内容的两面。但在僧伽的发展中,和乐清净,为僧伽的特质。在僧伽中,无论是个人的身心活动,或是僧伽的自他相处。如有不和乐清净的,就与法不相顺而有碍于法的进修。反之,如消除不和乐清净的因素,自能「法随法行」而向于正法。这样,犯罪而行忏悔,奉行僧伽的规制, [P117] 就称为毗尼,与法有同等的重要性。『毗尼母论』(卷七)说:「毗尼者,凡有五义:一、忏悔,二、随顺,三、灭,四、断,五、舍」。「忏悔」是犯或轻或重的过失,作如法的忏除,约波罗提木叉说。「随顺」是遵照僧伽的规制──受戒、安居等,如法而作。这二类,又称为「犯毗尼」。「灭」是对僧伽引起的纠纷,如法灭除,就是现前毗尼等七毗尼。这又称为「灭斗诤言讼毗尼」。「断」是对烦恼的对治伏灭,又称为「断烦恼毗尼」。「舍」是对治僧残的「不作舍」与「见舍」。从古代的解说来看,都是有个人的思想或行为错误的调伏;不遵从僧伽规制或自他斗诤的调伏。「断烦恼毗尼」,可说是毗尼的本义;因为见法必断烦恼,断烦恼就能见法。但在僧伽制度的开展中,毗尼成为波罗提木叉与犍度的总称。其后,着重于教法,所以结集的文句,也就内容不同,而分为法(经)与毗尼。法与毗尼,由于教典各别,渐被看作不同的二事。这不但局限了法的内容,律师们还高唱「毗尼至上」,想与法一论短长! [P118]
 
  
 
四 传承中的无比法与妙法
  法是圣道,圣道的证知与解脱。这一根本意义,在佛法的宏传中,上座说一切有部,是坚定地受持的,所以『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说:「云何*轮?谓八支圣道」。法以圣道为本,在佛教的部派发展中,可说都在探求最根本的,最主要的圣道。赤铜鍱部的『分别论』(一一‧二),并列八支圣道与五支圣道。化地部就说:「正道唯五」(论事二0‧五)。这与譬喻师所说:「奢摩他毗钵舍那是道谛」(大毗婆沙论卷七七),意见相合。这是说:在圣道的体证中,是没有正语、正业、正命的。这是以戒为助道的资具,定慧才是道的主体。大众部更进一步,如『异部宗轮论』说:「慧为加行,能灭众苦」。这是以慧(般若) prajn~a^为道体,圣道的修证,就是般若的修证。
 
  以圣道,圣道的主体──般若为「法」的,上座说一切有部,及初期大乘经 [P119] ,都正确的传承下来。说一切有部中,重于阿毗达磨的论师,虽也以八圣道为法,而特重于慧。法──达磨,佛教界偏重于「一切法」,法的根本义,不免晦昧不明。所以,阿毗达磨abhidharma──大法,无比法,究竟法,在一切法中被举扬出来。甚深无比的法──阿毗达磨,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说:「阿毗达磨自性云何?答:无漏慧根以为自性」。无漏慧是胜义阿毗达磨,也就是真实的阿毗达磨。能引发无漏慧的有漏修慧、思慧、闻慧、生处得慧,诠表阿毗达磨的论典(教),是阿毗达磨的资粮,依此能得阿毗达磨(无漏慧),所以也名阿毗达磨;这都是世俗(假名)阿毗达磨。依『大毗婆沙论』所说,依论典而引生有漏慧,依有漏修慧而得无漏慧,该摄了圣道修学的历程。
 
  关于初期的大乘经,且举『般若经』与『法华经』为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卷五)说:「诸佛依止于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于法。所谓法者,则是般若波罗蜜」。法为佛所尊敬,为佛所依住,是『阿含经』所说的。所依所敬的法,不是别的,就是般若。据『阿含经』及律,由于佛说八圣道,名为转*轮。现在广说圣道的主体──般若,所以诸天于空中说:「我于阎浮提,再见*轮 [P120] 转」(小品卷四)。这一开示,显明了佛陀证法与教法的本义。于般若特有深究的龙树,在『大智度论』(卷八)说;「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知诸法实相慧,即是般若」。又(卷五六)说:「因语言经卷,能得此般若波罗蜜,是故名字经卷(亦)名般若波罗蜜」。对般若的分别解说,就是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般若的根据。『智度论』(卷三一)又说:「般若波罗蜜有二分,有小有大。……欲得大智慧(真相般若),当学十八空(观照般若)。住是小智慧方便门,能得十八空。何等是方便门?所谓般若波罗蜜(文字),读诵(闻),正忆念(思),如说修行」。大小般若,与胜义世俗二类阿毗达磨;实相、观、文字──三般若,与无漏慧、有漏慧、阿毗达磨论──三类阿毗达磨,岂不是有同一的意趣吗?虽然圣道──般若与缘起寂灭,阿毗达磨者重于差别的说明,而『般若经』重于现证,如智不二的实相般若,而以圣道的现觉为法,是非常一致的。
 
  再说『法华经』,具称『妙法莲华经』。妙法saddharma也可译为正法 [P121] 。妙法或正法,原是『阿含经』以来的固有名词。什么是妙法,从前智者大师,说迹门十妙,本门十妙,真是说得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其实,妙法或正法,就是佛所自证的;佛要说,由于众生愚痴而不容易说的法。如上文所引:「世尊独处禅思,作如是念:我所证得甚深之法,难见难悟」等。『法华经』就是把握这「妙法」而给予开显出来。如(卷二)说:「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乐着痴所盲(即「爱乐欣喜阿赖耶),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其后,也说到因梵王请法,而决定方便说法。『法华经』说佛自证的妙法,是「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从这一见地去看时,『法华经」的「妙法」,即明显的表示出来。佛所自证的妙法,如(卷一)说:「佛坐道场所得妙法」。「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这可见佛于道场现证的妙法,以智慧(知见)为主,摄得力、无所畏等一切无漏功德。在如来广大深远知见 [P122] 中,如(卷一)说:「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惟我知是事」。「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自证的妙法,以智慧而彻证缘起寂灭──智境不二的圆证。以智慧(现证)为主,所以开宗赞叹说:「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这样,佛所要说而一时还不能明说的妙法,就是「佛之知见」,「佛慧」。只是这一大事,所以名为一乘。如(卷一)说:「惟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为说佛慧的一佛乘,也名为大乘,是摄得种种功德的,如说:「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总之,妙法是佛自证的,要说而不曾明说的,就是佛慧(佛之知见 [P123] )。在『般若经』中,虽说「法者,则是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卷五五)也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实智慧」。但到底着重于菩萨现证的般若。所以说「般若但属菩萨」;而「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大智度论卷四三)。『法华经』直探如来自证的妙法──「佛之知见」,所以(卷二)称叹为:「今复转最妙,无上大*轮,是法甚深奥」了。
 
  
 
五 *轮与转*轮
  「法」,是圣道──般若的现证;这是佛所自证的,也是方便开示,而引导弟子来同样证入的名词。然而,法是印度旧有的名词,佛为什么选用这个「法」字,来代表现等正觉的内容,佛说法而阿若憍陈如悟入了,诸天称誉为「转*轮」;法为什么比喻为轮,而形容为如轮的转动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事!
 
  『杂阿毗昙心论』(卷一0 ),择取『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的要义说:「牟尼说见道,疾故名*轮。或说学八支,转至于他心」。见道是最初悟入, [P124] 是非常迅疾的(后代禅者,称为直入、顿入)。妙音解说为「转至于他心」。本为佛陀的自证,因佛的引导,而从弟子心中顿然显现,被形容为「如新!5貚易染」。那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正是慧光朗彻的现觉(我从禅宗东山门下的「以心传心」,而理会转*轮的本义)。圣道的悟入,佛没有阐述(所边)悟的是什么,而约(能边)智慧现前说。「得法眼净」,『转*轮经』更广说为「生眼、(生)智、(生)明、(生)觉」。以慧为主的现证内容,称之为「法」,譬喻为轮那样的迅疾,转至于他心,是极为明确的。
 
  平常说:法是「持」义,有不变不失的意思,那怎么比喻为轮,如轮那样的疾转呢!与释尊同时发扬而完成的耆那教,立「法」与「非法」。「法」是运动的原理,「非法」是静止的原理。以法为运动的原理,与佛说不合,但印度固有的「法」这个名词,有运动的意味,不正是佛说「*轮」、「转*轮」的有力旁证吗?
 
  「陀罗尼」dha^ran!i^,是大乘的特法。『大智度论』(卷五)解说为「 [P125] 能持」、「能遮」。持与遮,实为同一内容的相对作用;一般是译为(总)持的。陀罗尼也从dhr!字根而来。陀罗尼的持而不失,与法同一语原(陀罗尼,可说是达磨俗化了以后,引起的代替名词)。这可以从一器物来说明:儿童玩具中,有名为「陀螺」的,形制各式不一。或截取竹筒(作孔),中贯以支柱。先以绳缠绕,然后抽绳放去,陀螺就急疾地旋转,在转动而能保持力量平衡时,能卓立而不会倒下来,并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名为抽陀螺。也有木制的,卓立在地,抽绳而急疾旋转,如不断的以绳鞭策他,就能久久的保持卓立而不倒,这可说是打陀螺了。「陀螺」,实是从印度传来的,如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说:「犹如小儿弄于独乐,旋速则见如住,旋迟则见来去」。「独乐」,显然为陀螺的异译。所以被称为陀螺(即独乐),正因为「旋速则见如住」,能保持不失。这是dhr!而用于器物的称呼,与陀罗尼,达磨(法),都从「保持不失」的意义而来。陀罗尼有名为「旋陀罗尼」的,可见dhr!的「持而不失」,是在动态下显现出来,而不是什么静止的,抽象的不变不失的原理。这对于法(达磨 [P126] )的被用为运动的原理;被比喻为轮,轮那样的转动,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佛说的「法」的本义,那对于大乘现证法的内容,也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去论证了。
 
  「*轮」,从轮王的轮宝而来。释尊诞生于王家,所以佛的化导世间,每以轮王的治化相对比。正法治世的轮王,主要从轮宝得名。轮宝是轮王的七宝之一。据印度传说,如国王而奉行仁政,轮宝就会东方来。「轮(宝)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6珫,光明昱烁」(中阿含经卷一五等)。轮宝有无比的威力,飞到那里,那里的国家就(不经战争而)顺伏,奉行爱民及物的德化的政治。轮宝是圆形的,光明赫赫的,威力无边的,迅速飞行的,从东方来的,来了就是和平与繁荣。这大概是太阳神话引起的传说;「千辐轮相」,也与传说日称「千光」相合。佛于菩提树下的廓然妙悟;称为菩提,般若,涅槃,都不外乎这一现证──「法」的说明。据佛法的信念,释迦佛所现证的,与一切佛平等;弟子们修习相应,也一样的现证,与佛一样同得解脱。所以,现证的法,是古今一如的,迅速出现的,可以从此到彼的;现证时慧光朗彻,降伏一切无 [P127] 明烦恼的,这样的法的现证,如轮王的轮宝一样,所以就称之为「*轮」、「转*轮」了。这就是「正法」(妙法),是我们归依的法。
 
  
 
六 意识所识的法
  法是圣道现觉的胜义法(天魔梵所不能转的)。在佛教(特别是阿毗达磨论师)发达中,重视世俗法──「一切法」,而现证的内容,又形成「法性」、「真如」、「实相」──与法相对立的胜义名词。但也专约所边说,所以虽说理智一如,「法性」等自然的被解说智慧所证的真理了。
 
  世俗法,在佛应机设化中,也早已经应用,佛是就现实的世俗事而引归胜义的。佛开示的法门,有蕴、处、界等。处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等为内六处,色等为外六处。眼等内六处(六根),各有所取的境:如眼取色,耳取声,鼻取香,舌取味,身取触,意取法,法是意所取的。十二处引发六识,总称十八界。在十八界中,法是意根所取,意识所 [P128] 识(了别)的;法是物质(色、声、香、味、触)以外的一切。但意与意识,不但取法,识别法,而且能取一切,了别一切。所以一切都是意所取的,意识所了别的,一切都可名法,称为一切法。「一切法」,『杂阿含经』(卷一三)已经说到了。虽在南传的『相应部』中,只是「一切」,然「一切法」一词,早为经律各派所通用了。
 
  这一切,为什么都称为法?『俱舍论』(卷一)传阿毗达磨论者的解说:「能持自相,故名为法」。无论是根、是境、是识,都有不共其他的一定特性(自相),一定作用。约特性不失说,叫做法,法就是「持」的意思。唯识学者解说得更圆满,如『成唯识论』(卷一)说:「法谓轨持」。依「轨持」的意义说,有一定的特性(能持自相),能引发特定(一定范围内)的认识(轨生他解)。这是说,可识知的一切,与所识有一定的关系,所识有他不共的特性存在。这种特性,能引发特定的认识,这就是法。这样的解说,确乎符合于意识所知的,一切都名法的意义。 [P129]
 
  「一切法」,是一般的,世俗的,一般认识到的一切。自从部派佛教,特别是上座系,着重于一切法的论究以来,虽对现实的身心,有深切的研究,良好的成果。但过分倾向一切法的分别,不免忽略了佛所自说的,以圣道为中心的现证法。(初期)大乘法的兴起,就是针对这种偏向,而以菩萨般若,如来知见为本,复活了佛陀时代,圣道实践的正法。 [P131]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
下一篇: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华雨集第五册 二七、『太虚大师选集』序
 华雨集第五册 三二、松山寺同戒录序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八章 宗教意识之新适应
 以佛法研究佛法 五、大乘是佛说论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
 摄大乘论讲记
 中国禅宗史 第二章 双峰与东山法门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一节 楞伽经的如来藏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谈显密宗的区别[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9)[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山药木耳炒青笋[栏目:素食菜谱]
 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女天神拉阇 积善受乐报[栏目:法句经要义]
 佛教的数学[栏目:星云法师]
 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栏目:永信法师]
 第九十四 瞿哆牟伽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接受安德鲁可汉专访[栏目:贝诺法王]
 《维摩诘经序》研究(能阐)[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