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五节 《华严经》总纲
 
{返回 真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4
  第五节  《华严经》总纲
  华严教海博大精深,我们应精造学习,并从中法喜充满。清凉大师在《大疏钞》里,将信、解、行,证,列为《华严经》总纲,是十分正确的。
  佛法虽众,不出信、解,行、证。《华严经》义理深广,以信、解、行、证四字,赅之无余。
  一、信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智度论》云:“佛自念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衣。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於佛法中,空无所得。”佛受梵天王请法偈说:“我今开示甘露门,若有信者得欢喜。”说明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古人说:“信满佛成”,是指只有信心坚定而圆满的人,才能成佛。当然,这裹说的信,绝非迷信,而是明辨是非之後,产生的智信。佛法最重理解,凡有疑问,尽可参究。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知佛法说的信,是指断疑生信的悟和智。
  二、解
  《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室,无灯不能见;佛法无人说,智者不能了。”故《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遍求善知识,安住菩萨学处。说明对於佛法的甚深妙理,尚须深入经藏,体解大道,始能智慧如海。故《法句经》说:“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句法,行可得道。”不解佛法,产生的恶果;或盲修瞎炼,步入邪道;或曲解佛理,瞎人慧眼,伤人慧命;或矇瞳度矇瞳,一问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弟子往里拥。信而不解,增长无明。唯有具足真知真见,才能不被一切法所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三、行
  《大智度论》说:“多闻辩慧巧言语,善说诸法转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云雷而无雨”。如果言行一致,就如“多闻广智美言语,巧说诸法转人心,行法心正无所畏,如大云雷澍洪雨”。《华严经》以十度万行,自觉觉他而达觉行圆满,成就佛的果位为最终目的。华严宗以行菩萨道为根本,如《净行品》说菩萨以大慈悲心,行一百四十种净行,转十种势(转事入理、转染成净,转因成果,转世间为出世,转依同正、转伪归真,转人同法,转境成行,转虚同实),以圆满普贤的无碍行。菩萨修道,以一行中修一行,  一行中修一切行,  一切行中修一行三位,为圆融菩萨行。
  四、证
  果由因感。依五乘佛法,修三皈五戒,证人乘果,修五戒十善,证天乘果,修四谛法,证声闻果,修十二因缘法,证缘觉果,修四摄,六度法,证菩萨乘果。果之大小,由初发心之大小而决定。修菩萨乘,须发菩提心。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下下种。《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证正觉”。是说菩萨行,即是佛道,冈能摄果,果在因中,故永修菩萨行,即是证入佛之境界。华严教约菩萨行的进程,可分三个阶段:
  (一)将有漏心转入无漏心,证法空慧。观一法无自性可得。无烦恼可断,无菩提可证,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得。
  (二)将有为菩萨转入无为菩萨,以—小上无佛道可求,下无众生可度,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三)水修菩萨行而圆满佛之功德。
  第六节  《华严经》在佛经中的地位
  《华严经》是释迦佛初演之妙法,开示其直接自证之根本*轮。此—法门,为一切法门之根本,一切救理之源流。集中—切诸佛之智用,穷尽—切理事之性相。唐人宗问隐士孙思邈:“佛经以何经为大?”孙曰:“《华严经》为诸佛所尊大者。”帝曰:“近玄奘三藏,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何不为大?而六十卷《华严经》独得大乎?”孙曰:“华严法界,具—切门。于一门中可演出大千经卷,《般若经》乃华严中一门耳。”太宗方悟、乃受持《华严》。连池大师说:“华严具无量门,诸大乘经,犹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华严》天王也,诸大乘经封侯也,诸小乘经封侯之附庸也”。如《般若经》以说空彰实为宗,《解深密经》以不空不有为宗,《楞伽经》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宗,《大集经》以守护正法为宗。都是各演一法,各示一门。唯华严大法,诠说法界缘起,显示体用广大,情器融通,时空交织,帝网交映之不可思议境界。明此理者,自能扩展心境,融摄宇宙,揭发真智,鉴照乾坤。明此事者,自能超脱长劫轮转,自他互助,心物相通,起大悲力,发大愿力,修诸大行,普度众生。憨山大师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澄观大师说:“明以照函,法以达迷,然交映千门,融冶万有,广大悉备,尽法界之性者,其唯大《华严经》欤!”上述这些议论,不言而喻,说明《华严经》在佛教经典中,是处于至尊至高之地位的。

{返回 真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一节 一祖杜顺
下一篇: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四节 《华严经》之别译
 上海玉佛寺震华上人塔铭
 华严宗简论 第四章 华严宗的思想体系 第四节 六相
 华严宗简论 第五章 华严宗的观法 第四节 宗密禅教一致的学说..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上海佛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对青年僧人的几点希望——在栖霞山侩伽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
 让友谊的种子开花结果——在欢迎日本法隆寺 现代遣随使 访问团宴会上的讲..
 答胡培炯问禅
 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华严宗简论 第一章 华严经的传译 第四节 《华严经》之别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会有关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