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典中的杨柳(蓝吉富)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59

佛典中的杨柳

蓝吉富
 
佛教又被称为「莲华的宗教」。在各种不同的佛典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莲花是佛教中最常见也是最具圣洁意义的植物。其次,菩提树、沙罗树、优昙华、曼陀罗、龙华树、吉祥草、芭蕉、贝多罗‧‧‧等都是在佛典中所常见的。严格地说,杨柳在佛教中所具的意义并不特别凸出。如果不是因为有「杨柳观音」的宗教信仰与艺术造型,现代人还真不容易把杨柳与佛教联想在一起。

杨柳在佛法中的主要作用可以找到下到列几项:一、可做为僧团中的日常洗漱用具-齿木。二、可当做佛菩萨之根本誓愿的有形象徵(三昧耶形)。三、密教施法时,杨柳也是施法工具之一。

嚼杨枝

被当做「齿木」,是杨柳在早期佛典中所显现的第一项功能。用现代话来说,「齿木」就是牙刷。用杨柳枝当牙刷,乍听之下,似乎会让吟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中国人觉得大杀风景,但这确是印度、甚至於在中国、日本佛教僧团流传千余年的日常习惯。

古代印度僧人的刷牙方式,佛典称之为「嚼齿木」或「嚼杨枝」。齿木的来源截取自杨柳枝(或类似的树枝),长度在六寸到一尺二寸之间,体积大约像常人的小指头那麽大。严格地说,齿木只是指可用来刷牙的树枝,并不限於杨柳枝一种,但是习俗相沿,在我国佛教徒心目中,「嚼杨枝」已经成为「嚼齿木」的同义语。

印度人嚼齿木,与今人刷牙的情形类似,时间都是在每天早晨或饭後。方法是先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嚼碎,然後用嚼碎的杨柳枝净刷牙齿,甚至於还用以刮舌,最後再漱口清洗。依佛典所载,这种刷牙法有很多好处。据说可以除痰、解毒、去齿垢、发口香、明目、润喉‧‧‧等。有口臭的人嚼杨枝,大约半月可以治好。如果嚼杨枝之後,再加上用水灌鼻,据说可以使人祛病延年。关於齿木是不是一定用杨柳枝的问题,唐代名僧义净到印度那烂陀寺时,曾发觉印度甚少杨柳树,而且那烂陀寺僧所指的齿木树并非杨柳。虽然如此,但是在义净之前,印度来华的译经师及其後的中国佛教界,则都将杨枝当做齿木,而且这种习惯还流传到日本。

杨柳与观世音菩萨的关系

齿木与香水是古代印度人馈赠友人,表示自己诚意的礼品。这种习惯延伸到佛教界,也就成为礼敬佛菩萨的供品。古印度的香水(阏伽)其实是加上香、花的净水,而齿木的中国又专指杨枝,因此,我国佛教徒在供佛时,乃演化成「杨枝净水」的固定供物。

本来,杨枝净水是可用来供养一切佛菩萨的。但是,由於佛典中有一种祈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的法事叫做「杨枝净水法」(又名「请观音法」);而且,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化身之中,又有一尊手执杨柳以救渡世人的「杨柳观音」,因此,杨柳与观世音菩萨的关系,乃格外密切。在一般常见的礼拜观世音菩萨的课诵文中,几乎没有一篇不包含「杨柳」一词的。

「杨柳观音」是密教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中的一位本尊,又称「药王观音」。修此密法的主要功能是祛除身上的病患。由於象徵此尊根本誓愿的形相(三昧耶形)是杨柳,而且此尊的形像,也是右手执杨柳,所以佛教界都习称为「杨柳观音」。此尊是历代观音造像或画像中,颇受中外佛子喜爱而流传颇广的佛菩萨像之一。

杨柳在佛典中,除了上述几种作用或意义之外,在密宗仪轨里,也常被用来当做施法的工具。譬如修准提法的人,面向杨柳枝,结手印,诵准提咒一○八遍之後,即可用此一杨柳枝替人驱除鬼魅。这种法术式的运用,虽然较为好奇者所乐道,但是在佛教中并不普及。一般而言,只有密宗行者使用,在显教宗派里是不流行的。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导的生平(陈扬炯)
下一篇:净宗二祖道绰和《安乐集》(冯巧英)
 悲欣交集见观经——弘一大师命终绝笔新解(明诚居士)
 缘(尹进强)
 《从游心法海六十年》谈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
 不思善
 受戒、学戒与持戒(释圣严)
 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李豫川)
 如何脱离苦海(慈舟)
 虚心求道(王书瑞)
 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慈舟)
 想当法师先念佛(妙莲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一、亡父求子超度[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心与物的调和[栏目:找回自己]
 福德日记11月21日─读诵《宝雨经》[栏目:福德日记]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四讲:二行章,舍杂行归正行[栏目:纯祥法师]
 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栏目:惟觉法师]
 佛指来台内情[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降伏其心 一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栏目:万行法师]
 回向功德(创古仁波切)[栏目:回向]
 不可令外道混入佛门[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学习打法器,请问是否一定要在寺院庙堂,在家里学习有何妨碍?[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