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新译散体二十颂
 
{返回 韩廷杰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0

新译散体二十颂

韩廷杰

1.因为外境是虚幻不实的,这就是唯识。就象是患目瞖者看到的头发、月亮等一样。

2.如果是识而无外境,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3.成就处等决定如梦,相续不决定又如饿鬼,当众生都见脓河等的时候。

4.如梦损有用。而且,一切如地狱,当见到狱卒等的时候,他们能做逼害事。

5.如生于天上的傍生,地狱中并非如此。所以,傍生鬼并不经受人们所知的那种痛苦。

6.假如是由于业力,使异大种生于这里,有这样的转变。既然是这件事被允许,为什么不允许是识的转变呢?

7.余处的习气,执余处有果。由于什么原因,不允许有习气的处所有果呢?

8.依彼所化生,从密意力所说色等处的存在性,如化生有情。

9.出于自己种子的识,有某种东西之影像在转。因为有两种处性,所以牟尼说过,属于这种影像的东西是两种。

10.因为这样,即入数取趣无我。因所执有我,要入法无我,还需其他教诲。

11.外境不是一个极微,也不是多个极微,也不是和合。所以,极微不能成立。

12.假如极微与六合结合在一起,一应成六分,假如与六在同一处性,聚应如极微一样大小。

13.既然极微没有合,当其相聚的时候,是谁的合呢?或其相合不能成立,这不是由于没有方分性。

14.极微有方分,就不应当结合为一性。如果没有方分,怎能有影障呢?假若是聚,就是不异无二。

15.在一体性之中,就没有渐次之行。如果是同时,就没有至与不至。也没有很多间事,就不应当有看不见的细物。

16.现觉就像处于梦境等的情况之中,当有现觉的时候,这种外境是看不见的,怎能认可有境的现量性呢?

17.如说似境之识,从此即有忆念。梦中所见境界是没有的,不醒不知。

18.由于展转增上性,相互之识成决定。心由睡眠坏,在梦中与觉时,其果不同。

19.由于出自他识的殊胜之转变,才有死亡产生。就象是由于鬼等的意力,令人失念等。

20.弹咤迦森林的空性,怎能是由于仙人发怒呢?意罚为大罪,云何由此成?

21.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就如自心智,由于不知,就如佛境一样。

22.我随自己之能,成立唯识性。要全面成立起唯识性,就是佛境,是不可思议的。


{返回 韩廷杰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下一篇:散体《唯识三十颂》
 寒山诗赏析
 智敏上师及其住持的多宝讲寺
 玄奘对因明学的发展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道安对译经事业的贡献
 隋朝时期的佛经翻译
 新译散体二十颂
 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阿赖耶识探源
 佛教的社会观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栏目:普献法师]
 净土三经 1 无量寿经[栏目:净土三经·白话文]
 附录一:法显法师传[栏目:新译佛国记]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35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戒坛与制戒[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阎罗王的五封信 King Yamas Five Letter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宽容别人[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尴尬的一笑[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一、为甚么要皈依三宝[栏目:慈航法师]
 没有用因果约束自己不是修行人[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