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要以悟为期(虚云)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5

参禅要以悟为期

虚云

  参禅要以悟为期,也就是说参禅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开悟,就是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实际上,佛教所有的法门都是以开悟为目标。《法华经》云“佛唯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只不过其它法门不象禅宗那样直接了当。禅宗以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被称为顿门。禅宗的手段向来被称为“狠毒钳锤。”怎么个狠毒法呢?就是一下子把你置于死地,让你无路可退,那时你才有可能直下承担。禅宗的这种方法虽然狠毒,可是假如你能够真正用得上,并能契入的话,其效果可以说比任何法都来得快。禅宗的这个修行方法确实是中国祖师的独创,别开生面,能够直透佛心。禅宗把一切知识性的东西都看成是障道因缘。包括佛的言教在内。当然这并不是说禅宗否定佛的言教,或者说不尊重佛的言教,实际上,禅宗同样要根据佛的言教来建立自己的法门,所谓借教悟宗,就是这个意思。修禅的人为了建立自己的信心,必须通教;正在参禅用功的时候,则要放下一切文字相断除一切分别思虑。如果不这样,任你在这三七二十一天当中,怎样辛苦地去啃书本教理,也休想开悟。思考和开悟是两码事。思考是知性的东西,开悟则是直觉性的,超越了语言文字。修禅就是要堵死你的一切思路、言路,让你沿着一条布满荆棘的路,死死咬定一句话头,昼参夜参,直参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食而不知其味,见色闻声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时你便恢复到刚出世的婴儿状态,痴痴憨憨的,虽然如是,心中却又是明明白白的,有寂有照,有定有慧,对境无心。参禅参到对境无心的状态,离开悟就为期不远了。所以,你在参禅的时候,一定要参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见色闻声,了无分别的程度,那时,你就不再使用分别意识,而用现量直观了,你的妄想和分别心就起不来了。到了这个程度,谈开悟才有希望。当然,要达到这个程度非常不容易。必须在用功的过程中,先把妄想、昏沉等扫荡干净。就形体而言,你坐在那里,要象个柱头一样,石礅一样,丝毫不动摇,而在内心,则必须是澄明的,如同风平浪静中的一盏灯,“历历孤明”。要保持住这种历历孤明”的心态,是非常要紧的,否则开悟便没有了希望。这种身如石礅,兀然不动,心如灯盏,历历孤明”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定慧等持”:“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座的各位一定要下狠心,下狠心未必就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宋朝有个大慧宗杲禅师,有一年,他举办了七个禅七,在七个禅七当中,他打发了十一个人。怎么叫打发了十一个人呢?就是说,锻炼出十个人,在这七个禅七内开悟了。可见开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禅七当中开悟是完全可能的。难与不难,完全看我们:(一)有没有这个福德因缘,(二)肯不肯下这个狠心,(三)有没有好环境及明眼人指导。

  如果有明眼人来指导,又有好环境,自己又肯下狠心,我想,要在短时间内开悟是完全可能的。古来的祖师有过这个经验,而且也下过这个保证。通过这次打七找我没有开悟,大家不要胡思乱想,我有信心,我希望在明年的某个时候,能专门选一批人真正能下狠心,真正有毅力,真正有信心,拿两个月的时间来,天天提斯,只管参话头,不管其余的事,如果有二十个人参加,哪怕有一个开悟了,那就不错了。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特别是常住的比丘、沙弥、行者能发这个心。大家一定要十分珍重。

摘自《虚云和尚年谱》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界唯心(依昱)
下一篇:感悟人生(索达吉堪布)
 今生来世,种因得果
 感情、欲望、意志(明真)
 修行与戒律(钱志鹏)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张冬云)
 众生世界生命的成因(南怀瑾)
 我要回家(华净)
 佯狂济世一颠僧(姚展雄)
 菩提树在中国(常森)
 佛教文化对王维诗歌的影响(远尘)
 一休:姑且短暂作一休(姚展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国师 鸠摩罗什传奇 引子[栏目:大国师·鸠摩罗什传奇]
 相应7经 沙门婆罗门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惯性质量[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从布施微笑开始[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修行精华[栏目:圆因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三法印——诸法无我(广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梦参老和尚开示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4-3 上[栏目:梦参法师]
 人生有度才坦然[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