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惯性质量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8

惯性质量

梁乃崇教授

惯性定律说:「物体静者恒静,动者恒沿直线作等速运动」,其意思就是任何物体都希望保持现状。现状是静止不动的,就保持不动;运动的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物体沿直线作等速运动、不转弯、不加快,也不减慢。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要施加一个外力在物体上,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物体的惯性质量愈大,愈难改变;反之,愈小愈容易改变。

比如一辆大卡车,质量有五吨重,载货十五吨,空车的质量只有载货时的四分之一。假设它的煞车力是相同不变的,那么满载货物的时候,其煞车时间是空车的四倍。为避免车祸,煞车需要提早四倍时间。

又比如铁达尼号发现前面有冰山的时候,已经无法闪避,就撞沉了。因为它的质量太重,所以来不及转弯,如果是一条小船,轻轻松松就闪开了。

人的习惯亦有继续保持原状的倾向,这个性质可以算是人性的惯性定律。比如我们一旦养成某些恶习,如赌博、酗酒、说谎、懒惰等,想要矫正它们,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等到恶习的质量变大的时候,才来改正,可就迟了。

团体是由众人组成,所以团体的惯性质量比个人大多了。一个团体的领导人想要改变团体的习惯,必须面对原有习惯的反弹。比如某在野党的领导人,以具有前瞻性新思维著称。他积极推动转型工作,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执政党,可惜转型尚未成功,自己却头破血流了。原因无他,只是惯性质量太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型成功。

同样的,一个落后的国家想要蜕变成现代化国家,所要面对的惯性质量比政党更大。中国从「戊戌变法」以来,已经一百年了,尚未成为现代化国家;而邻近的日本也在相近的年代开始「明治维新」,经过三、四十年就成为现代化国家。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六倍左右,假如惯性质量与人口成正比,而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中、日两国一样大,日本用三十年完成现代化,中国就要用一百八十年。

如何加快现代化的脚步呢?只有增加改革的力量。又如何增加力量呢?我想只有提升教育品质来培养智力,开放言论自由来凝聚心力,改革的力量才能壮大,现代化的时程也才能缩短。(1999.4.9)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与不空
下一篇:「冷」与「静」
 以境验心消苦业
 无心自有法
 菩萨入世创造「美」与「善」
 拿掉「钱牢笼」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一切幸福的开始之2
 众生相的连结,力量无比
 由「三摩钵提」体会法性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中)
 对境心不起才是修行成功
 生活修行之5:有贡献,才有报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 富有的处罚[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五百罗汉 445、无忧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林艺)[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2010年观音法会开示之(七)脚踏实地践行六度[栏目:达真堪布]
 相由心生 1991.8.16~1991.8.31[栏目:星云日记]
 医药用途的动物实验——儒家观点之伦理探索[栏目:性广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一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栏目:永信法师]
 摄大乘论 第1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