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惯性质量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6

惯性质量

梁乃崇教授

惯性定律说:「物体静者恒静,动者恒沿直线作等速运动」,其意思就是任何物体都希望保持现状。现状是静止不动的,就保持不动;运动的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物体沿直线作等速运动、不转弯、不加快,也不减慢。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要施加一个外力在物体上,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物体的惯性质量愈大,愈难改变;反之,愈小愈容易改变。

比如一辆大卡车,质量有五吨重,载货十五吨,空车的质量只有载货时的四分之一。假设它的煞车力是相同不变的,那么满载货物的时候,其煞车时间是空车的四倍。为避免车祸,煞车需要提早四倍时间。

又比如铁达尼号发现前面有冰山的时候,已经无法闪避,就撞沉了。因为它的质量太重,所以来不及转弯,如果是一条小船,轻轻松松就闪开了。

人的习惯亦有继续保持原状的倾向,这个性质可以算是人性的惯性定律。比如我们一旦养成某些恶习,如赌博、酗酒、说谎、懒惰等,想要矫正它们,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等到恶习的质量变大的时候,才来改正,可就迟了。

团体是由众人组成,所以团体的惯性质量比个人大多了。一个团体的领导人想要改变团体的习惯,必须面对原有习惯的反弹。比如某在野党的领导人,以具有前瞻性新思维著称。他积极推动转型工作,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执政党,可惜转型尚未成功,自己却头破血流了。原因无他,只是惯性质量太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型成功。

同样的,一个落后的国家想要蜕变成现代化国家,所要面对的惯性质量比政党更大。中国从「戊戌变法」以来,已经一百年了,尚未成为现代化国家;而邻近的日本也在相近的年代开始「明治维新」,经过三、四十年就成为现代化国家。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六倍左右,假如惯性质量与人口成正比,而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中、日两国一样大,日本用三十年完成现代化,中国就要用一百八十年。

如何加快现代化的脚步呢?只有增加改革的力量。又如何增加力量呢?我想只有提升教育品质来培养智力,开放言论自由来凝聚心力,改革的力量才能壮大,现代化的时程也才能缩短。(1999.4.9)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与不空
下一篇:「冷」与「静」
 选择真实,不作「戏论」
 抚慰南亚特辑之1:宗教面对灾祸可发挥的作用
 真正的学习都是「做中学」
 轻实践的文化是阻碍华人进步的要素
 掌握「主动权」,「皈真」不迷航
 面对金融海啸的反思
 对「杀」恶做弥补
 在做中要懂得学
 实践的四个层次:做对、做成、做好、做到极致
 莲师对「实相」的定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离八风之患[栏目:人生佛教语录]
 对《妙法莲华经玄义研究》的看法[栏目:杨惠南教授]
 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常常在环跳穴痛得无法忍受时下坐,如果坐前运动量加长会减缓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富楼那(说法第一) 佛陀为其授记[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安住不是控制[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无我的智慧 第十一章 不勾招世界[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四、定[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觉悟之路》第十章 佛陀的反对者和护持者[栏目:那烂陀长老]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九节 法空如幻[栏目:厚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