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客观的真义(尤智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8

客观的真义 

尤智表

  现在人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每喜用客观二字,以为这是科学精神。其实这二字究作何解,可没有人彻底的加以研究。依佛教来讲,既然有观,即有能所。能观是主,所观是法,故凡有所观,必是主观。所谓客者,是有情,是无情?无情无观,有情则观者为主,主客无定,在我为客,在彼为主。所以世俗所言客观并非了义。
  今顺世俗意义讲,所谓客观不外三点:一、不夹杂感情的成份:二、依据公认的事实;三、根据理智的判断。在世俗上,只能做到这三点,就算是客观的了。但就佛教的了义教来说,这种客观还不是彻底的。佛教说一切法本来清净,本来平等;众生愚痴,於此清净平等相中妄见我相,执为实有,于是对于我的周围,执为非我,而以我为中心。凡非我而顺我者,我则贪爱之,逆我者,我则嫉恶之。此众生如此,彼彼众生无不如此。于是本来清净本来平等者,今则变为混浊而不平等。譬如一池清水,清平如镜,忽以乱石投入池中,水面上遂生出无数同心环形,每一个圆心,喻如一个众生的我相,从此中心起无数环形波浪向外散展,由于无数环形波浪互相冲击,遂使清净平等的水面幻起浊乱不平之相。在此不平的水面上,没有一个水分子不受到各个中心的波动影响。由此喻可以推知世界一切事物无不有众生的主观参杂在内,任何所谓客观的事理,即是由许多主观事理编织而成。即使用仪器测得的数量,及用算学算出的公式,亦仍不离主观。必我相消灭,能所双亡,然后始有纯客观的真理。无我相,无能所,喻如水面无波,平静如镜,物来像现,如镜照物,如此方为真客观。

摘自《佛教科学观》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相对到绝对(善果)
下一篇:中国佛教的特色(陈国灿)
 烦恼即菩提——谈《心经》的四谛法门(慧闻)
 我见不除 修行无益(本幻)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戴源慧)
 学禅随感(袁泽)
 学佛是人生向上事(妙云)
 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星云法师)
 生命的目的(法难陀)
 悲欣交集见观经——弘一大师命终绝笔新解(明诚居士)
 微软代替攻击(见工)
 度你自己心里的众生(宣化上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章[栏目:清净法师]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七品 精进[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坐禅时受到干扰应如何处理?[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 四、禅宗祖庭嵩岳山[栏目:佛教与名山]
 主角与配角[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书魂游记[栏目:太虚法师]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斌斌小施主的成功经验[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护法的故事--紫玛尔护法[栏目:丹增嘉措仁波切]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七十六、咕噜纳卡波笛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