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5.习惯认识与功能主义
 
{返回 赵跃辰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2
15. 习惯认识与功能主义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的认识事物方式是“由体及用”。比如一个杯子,在我们的意识里是认为存在一个“东西”,它能被看到、摸到、能盛水、能用来喝水等等,至于到底叫什么名称反而无关紧要,叫杯子或者cup都没问题,只要大家约定俗成,共许承认即可。这样的认识方式至少已经被极广泛地应用了几千年,直到今天仍旧是日常生活中认识的主流。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简明而方便。例如,想喝水时,我门想到“杯子”,通过这个中间概念联想到其形状,触感,以及上次用过后放在哪里,然后视觉搜索,找到杯子,拿来喝水。如果不是杯子这个中间概念,要把喝水跟某些具体形状,触感,上次用过的位置联系到一起,大脑需要复杂得多的搜索、联想和思维,换句话说,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成本。这样的方便是巨大的,所以这个方式还会继续被广泛使用下去。然而,这种方式自然给人带来对事物的“实有感”:杯子实有,是不依赖主观意识的独立客观存在。
 
    稍微仔细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体及用”的观念颇为怪异。继续以杯子为例,我们接触杯子的任一方式,都是某种用,而实无一种办法可以让我们直接接触到杯子的“体”。显然体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只在观念上成立的“存在”,可是偏偏所有可以实际接触的“用”都要说成是由不可触及的“体”来。实际上,“体”是思维后添加的一个中间概念。这个中间概念并非必须,无此概念我们同样能找到喝水的工具。这样后来添加的概念,造成在认识上的不直接,同时对认识造成误差。当误差影响到对认识的准确性的时侯,这个为了方便而设立的概念就不得不被放弃。要注意,为了精确性放弃“体”这概念的并不仅仅是佛教,近代的数学家们做了同样的事,就是功能主义。
 
    与普通的“由体及用”的认识方式相反,功能主义的认识方式是“集用称名”。所谓功能就是用,功能主义只接受“用”的部分,而不认为“用”需要附着在某个“体”上。只是为了方便,将“用”,或者功能,的某些集聚起个名称,作为这些功能集合的简略称呼。例如,象棋盘上直线横走竖走能吃敌子的,叫“车”。而不是那个写着车字的棋子是“车”。叫车的棋子掉了,换块小石头,说这个是“车”,亦即赋予这石子横走竖走吃子的功能,那么这石子就是车了。即使叫车的棋子没丢,也照样可以用石子做车而弃原来的棋子不用。至于下盲棋的时侯,根本不需要任何具体棋子,双方走来走去,完全是功能的对战。由此可见,功能主义的标准格式是:“同时具有a,b,c功能的,称为X”。这里没有体的介入,只是功能的集聚与名称,而名称的设立仅仅是为了思维与表述交流的简便。熟悉计算机OOP(Objective Oriented Programming)编程的读者对此易于理解,Class就是集聚一些功能而称名的。
 
    数学家们抛弃传统方式改用功能主义,是因为传统方式不能满足现代数学对精密性的要求。而佛门弃传统方式是为了破除将中间概念执为实有。中观见对自体自相自性的批判,很大一部分就是指向这样的实执。
 
    虽然由体及用的认识方式不够精密,在没有高度精密性要求的日常生活中,仍旧会被广泛使用。

{返回 赵跃辰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
下一篇: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4.相似相续与连续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3.截断与无明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5.引理:法界无有绝对独立的局部
 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五章 即相破法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1.观待与割裂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0.缘起四支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4.自相、自体与自性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七十空性论今诠 引文
 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七章 根、境、识等
 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逻辑与因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桑吉银登仁波切开示录[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开悟和往生[栏目:仁清法师]
 禅·禅定·禅悟[栏目:方立天教授]
 慢慢走快快到,安全第一[栏目:慧光法师]
 香象[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地道概论三乘庄严[栏目:格鲁巴诸大德著述]
 03-049处世格言[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靠佛力加持,从根上治病[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要理解他人,要明白真理[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国际家庭年[栏目:法鼓钟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