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尘心(方杞)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9

尘心

方杞

“用佛法看待人生,像什么?”

“像井里的红火焰,阳光下的浮水沤。”

灌州罗汉禅师回答的声音,一下子就被松风吹散了。

他想起从前和智门光祚师兄一起在香林澄远禅师门下参学的光景——那时侯,一座智门寺就靠光祚禅师的光芒吸引远近信徒。师父的睿智、敏捷,成为师兄弟修行的明灯,总是用一句话就照亮了大家的心灵。

禅,本就是心灵的引路明灯,让人在暗夜里有期盼,如同黑井里的红火焰。用禅法看生命,也不过是阳光下的水泡水沤而已。

“可是,怎么样领会呢?”

“像旭日从东方升起一样,你要看见自己内心的火炬。”

“面对现实里的人情世故时,佛会怎么做?”

“像地狱鬼卒牛头、马面一样。”

遇善扬善,见恶除恶,是人的善性;对于有佛性的人来说,现实中的人情世故都不值得计较,只应注意生命最后的归宿。牛头、马面二鬼卒如果面对现实里的人情世故,恐怕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吧?

“在疾风苦雨的现实世界里,如何实践佛法?”

“走过剑树刀山。”

佛陀一生忍死受辱,曾经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什么苦难没尝受过?佛法,无非是“难行能行”的大慈悲、大解脱,要舍得一切贪,断灭一切痴,转化一切妄,走过人间的刀山剑树而无怨无悔,才算是实践佛法,才能见到自己的清净面目。

“走过刀山剑树以后呢?”

“看见自己的清净心灵。”

“什么是自己的清净心灵?

灌州罗汉禅师一瞪眼:

“你刚刚错过了。”

禅,只是自己单单纯纯、干干净净的本来面目,不能被世俗知识污染,沾上功利的色彩。譬如老佃农耕田,本来知足自乐,风吹雨打也无悔;忽然听说田里藏了几瓮金子,贪心陡起,就拔除稻禾麦穗,把整个田地翻过来找黄金瓮,结果只找到残余的瓮片,连收成都没有了,悔不当初莫贪求。禅门清净心灵,要绝去世俗的知识、心机,要断灭功利得失;它本来自自然然存在,你一问,它就变质了。

雨水本来清澈,一落地沾尘土,就污浊了。

现实,会污染你的心识,害你失去自己的灵光。

你的真性情还在吗?喂!喂!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喝(方杞)
下一篇:云山之农禅(闻一凡)
 略论《药师经》的思想内容(智海)
 大悲与小悲(林清玄)
 太虚大师与民国汉传佛教的重建(李尚全)
 乘弥陀舟 度生死海(心莲)
 生活在感恩的天地间(慧心)
 寺院太商业化对佛教有很大负面影响(明舒法师)
 灌顶的真意(南怀瑾)
 何谓无诤三昧
 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圣严法师)
 佛教对物质世界和有情生命的看法(紫虚居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谈《信心铭》 第八讲、祖师禅的崇高境界[栏目:冯学成居士]
 房间里有躺着的人,请问可否在此地念经、听经,对躺的人有影响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04-078六字大明咒之利益及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八)[栏目:杂阿含经]
 莲师祈愿法会的圆满开示[栏目:达真堪布]
 什么是性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慈悲与智慧[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法将如云,慧命长在人间——纪念印顺导师圆寂有感[栏目:游祥洲教授]
 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二讲[栏目:南亭法师]
 净土指归[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