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入佛智—一 海涛 辑
1. (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谁为众生善知识?佛言︰于一切众生不舍慈心者。
2.世尊!何谓菩萨能行慈心?佛言︰不生众生想。
世尊!何谓菩萨能行悲心?佛言︰不生法想。
世尊!何谓菩萨能行喜心?佛言︰不生我想。
世尊!何谓菩萨能行舍心?佛言︰不生彼我想。
3.慈是菩萨家,心平等故;悲是菩萨家,深心念故;
喜是菩萨家,生法喜故;舍是菩萨家,离贪着故;
不舍菩提是菩萨家,不贪声闻、辟支佛地故。《思益梵天所问经》
4.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
一、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
二、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
三、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
四、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5.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大智度论》
6.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7.善男子!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
8.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
9.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
10.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大般涅槃经•梵行品》
慈悲喜舍入佛智—二 海涛 辑
1.云何名慈灭瞋恚?所谓对治瞋恚故。云何名为悲?谓灭除一切众生苦恼故。云何名为喜?谓于一切众生所生欢喜故。云何名为舍?谓无缘之悲能作佛所作故。《月灯三昧经》
2.慈‧悲‧喜‧舍
一、云何行慈?见苦厄人当起慈心,为作救护,皆令得所。
二、何谓为悲?见诸众生无明爱故造生死业,五道受苦不能自免,是故我今不应懈怠,当勤精进修习智慧,速成佛道。得佛道已,当以智慧光明照除众生无明黑暗,令见大明,免众苦缚;虽未成佛,凡所施为一切善业,回施众生令得安乐,众生有罪我当代受,是名悲心。
三、何谓为喜?若见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果,劝助随喜;见受乐人心亦随喜,见端正人、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以要言之,一切善人劝助随喜,是为喜心。
四、何谓为舍?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舍。成就四事,名四无量心。《未曾有因缘经》
3.复行四事,是名知恩,亦名报恩:
一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以修慈因缘故;
二者、见苦众生,目不暂舍,起悲因缘故;
三者、见师长、父母、有德之人,心情欢悦,起喜因缘故;
四者、见怨家众生,心不瞋恚,修舍因缘故。《大方便报佛恩经》
4.菩萨成就四法,能摄菩提亦令增长:
一者,慈心遍一切处;二者,大悲无有厌惓;
三者,喜心深爱敬法;四者,舍心离于憎爱。是名为四。《转女身经》
5.若自、若他受乐受时,远离染心,生于慈心;若受苦时,观三恶道,远离瞋心,生于悲心;若受不苦、不乐受时,离无明心,生于舍心。观一切受——无常、苦、无我。《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6.智者恒住悲,住慈与喜合,常舍一切有,修定证菩提。《月灯三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