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学佛者应离三种过(蒋鑫)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8

初学佛者应离三种过 

蒋鑫

  佛法博大精深,经卷浩如烟海,初学佛者该如何走进佛法智慧的海洋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若有一个很好的开始,那么对今后的道路的影响是深远的。
  初入佛教大门的一些同修,一开始可能觉得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对学习佛法该用如何的方法与抱持什么样的态度。下面我们就简单谈一谈,学佛者应有的态度。
  一、覆器
  我们称学佛者为载法之器。那么一个器皿如何能盛载物质呢,只有把它的口朝上才能接得住,装得进来物质,若把它扣着放,怕是怎么也倒不进去东西。这可比喻旨在,学佛者若决定发心学习佛法,一定要敞开心扉来接受佛法,这样佛法才能走进你的生活仍至生命。若抱着试试看,或者观望与旁观者的心态来学佛,相信受用不是很大,充其量也只能算结个善缘,不能得真实受用。这即为心态的正确调整。
  二、垢器
  一个器皿若想盛载一种物质,那么首先必须是干净的,无污染的,否则后盛进来的物质装进来,定会与原来的产生反应,会改变现有物质的原味。
  学佛者要持有的态度也要想一个净器一样,在听闻与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抛开一切自己原来的知见来学习佛法。若在闻法与学法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一些不正确原来抱有的知见掺杂进来,那么听闻到的佛法就会失去了原汁原味。
  假如在听闻佛法的过程中,我们把原有的错误的知见彻底放下来,你会发现,这时你才会在佛法中得到真实益,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体悟。
  三、漏器
  一个器皿若下面有漏洞,那么你向里面装水,它一会就会漏掉了,这个器皿永远都不会装满。
  这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之后要善思惟之,不要学过之后就忘记了,不要做漏法之器。
  以上三点即为初入佛门者学习佛法应持有的态度。望大众受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持念佛号的寓意(和锦棠)
下一篇:圆融之难(星云)
 莫辜负人好(常静)
 奉持简约的韩国禅僧 — 法顶禅师(叶子菁)
 佛法无涯(铁适)
 鲁迅与佛教(胡文炜)
 把握当下(存润)
 关于境界公案的对话——天奇本瑞与绝学正聪精彩问答(黄夏年)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辜隐)
 道场的由来(董良)
 行脚礼诸祖道场(见月)
 把杯子倒空(李小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劝发大乘悯众生[栏目:传喜法师]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14 往生法[栏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当我能帮到他人时,确实感到幸福;当我帮不上忙时,反而会觉得痛苦。您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49、答非所问[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12、莲师七句祈请颂[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