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大乘起信论》后的感悟
 
{返回 邹相美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8
学习《大乘起信论》后的感悟
 
◎邹相
 
在浩瀚如海的佛教经典里,《大乘起信论》(又名《起信论》)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也是自隋唐以来对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论著。《大乘起信论》全文篇幅不长,祇有一万余字,但它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广为佛教各家宗派所重视并吸收、推广。单是从这本经论的内容上研习,就能让我们受益匪浅,法喜充满。
 
《大乘起信论》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大乘起信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它的核心思想是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末学才疏学浅,仅从自己的理解来阐释「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的思想。
 
「一心」:即「如来藏心」。万法源出于此,摄含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如来藏心」即是「真如本心」,世间万物皆是「如来藏」的显现。《大乘起信论》曰:「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所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万法皆为众生心而自有,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修好自心,找回真如本性。唯有对佛法教义、对世尊诸佛生起敬仰、崇信之真如自心,才能在修行之路上精进前行。「一心」为何?为的是弘法利生、上行下化、普度众生。
 
「二门」:即由「一心」生起的「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大乘起信论》曰:「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心真如门」即是「清净之心」,「心生灭门」即是「污染之心」。前者是从万物的本有来说,即「心性不生不灭」;后者是从万物的现象来说,即「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但「二门」是相辅相成,此消彼长,对立统一的,即「非一非异」。所以说,我们在学习佛法时,首先得深信因果轮回,不被暂时的景象和处境所迷惑,其次才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法门,精进用功。
 
「三大」:即「体大」、「相大」、「用大」。「体」即本体,又名「真如」,于中一切法平等,不增不减;「相」即「形相」,又名「如来藏」,具有无量善性功德;「用」即功用,谓由此产生一切善因善果,为修证菩提妙觉之所由。《大乘起信论》曰:「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此「三大」是在警示诸位佛子,万法归一,宗本同源,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种善因则得善果,「善恶到头终有报,祇争来早与来迟」;大乘佛法的功用不可思议,潜心修习,则有殊胜的因缘。
 
「四信」:即相信根本真如和佛法僧「三宝」。《大乘起信论》曰:「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这「四信」是从四个方面略述大乘佛教要义,目的是使人们信仰大乘佛法。信真如为诸法之根,万行之本,佛子们祇有深信真如才能固守一份自心,护住当下的念头,这是内因;信「三宝」为佛教修行的基本原则,这是外因。故而说,「四信」能让佛子们找到修学参究的路途和法门,信心百倍,勇猛精进。
 
「五行」:即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这五种德行。《大乘起信论》曰:「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为大乘佛教信仰者必备的修持法门,唯有修持这五种德行才能在修行上更进一步,证得圆满。「止观」即因戒而生定慧,止于一境,以慧照观察,无外佛界。《大乘起信论》曰:「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止」就是「止一切境界相」,达到心中「无相」;「观」就是观世间无常、苦、空、不净而知道因缘。「止」是禅定,「观」是般若,修「止」必须同时修「观」。佛子们祇有将这「五行」深入到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施,才能更为全面地认识佛教、弘扬佛法。
 
《大乘起信论》在引导众生对「大乘」树立「信心」的同时,也为众生的修行提供了方便法门。众生一心,「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既包容世间的一切,也包容出世间的一切,从生死轮回到涅槃寂静,从无尽苦难到彻底解脱,从世间无常到出世间永恒,这一切我们都能争取得到,祇要参照「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这一次第去精进修行。末学自当继续认真、深入研习《大乘起信论》,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修习佛法、参究修行的道路上更加精进用功。
 
(原载于《香港佛教》2010年第八期)

{返回 邹相美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父母的十大恩德
下一篇:我们从佛教学到什么?
 父母的十大恩德
 学佛前后
 烦恼即菩提
 退步原来是向前
 “善护念”就是修行
 珍爱每一份生命
 感悟人生
 禅诗十首
 有目标才能走得更远
 放宽心量天地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虎姑婆的故事[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断恶行善都在相续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受菩萨戒后又犯戒,请问是否会罪上加罪?[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鲜为人知的试验[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永明延寿的禅净思想及其特点[栏目:华方田教授]
 光阴似流水 缘何待明日(达真堪布)[栏目:精进]
 了义与不了义[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茶与开悟[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智慧的能量 第一章 修道三要 人身宝贵[栏目:智慧的能量]
 认真修学上师瑜伽非常重要[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