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返回 竺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2
菩萨的人生观
   
   这个题目是讲明一个被称为菩萨的佛教徒,他对这人生应有何种看法和作法?应采取何种态度,对人生社会一切事情,作合理的适当的处置?在未讲明这些意义以前,先要把「菩萨」这个名词略为诠释。菩萨是印度语,具云「菩提萨 」,义为「觉有情」,亦作「觉悟的众生」。他与佛陀,译作「觉者」??「觉悟的圣者」,两者之间所觉悟的内容本质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在程度上的深浅,有到家未到家的分别而已。如佛陀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觉;而菩萨则只有自觉觉他的二觉,还没有做到觉行圆满。因此菩萨是尚处在修学佛法过程中的因位,是佛陀的弟子;佛陀则是修学佛法达到究竟成功的果位,是菩萨的师父。
   对我们人类来讲,菩萨是一个先知先觉者,他的工作是必须要发心,一面上求佛法,一面下济众生。这叫做「菩萨心」,亦叫做「菩提心」。凡是学佛的人发起这种菩提心,都有资格称为菩萨。因此,菩萨不是指泥塑木雕的偶像,那些偶像只不过假借以作为崇敬的对象吧了。普通人不懂菩萨意义的崇高和工作的神圣,常常带著迷信的情绪去崇拜,以为菩萨一定是三头六臂,能呼风唤雨,可以祸福人类的,或操有生杀人类之大权威的,那是完全出於一种误解,或 少见多怪罢了。    
    要知道菩萨是怎样的人物,以及他对人生的看法与抱负如何?可浅举两点 来说明:
    一、观苦发心:菩萨从他修养的智慧体验到,世界有成住坏空的无常苦, 人生在身体上有生老病死苦,在精神上有爱别离苦,冤憎会苦,求不得苦;从自然界来的有风雨寒热等苦。他知道人生是多苦的,但并不因多苦而厌离世界 ,毁灭人生。如果是厌离人生,逃避现实,那就堕於小乘人的消极行径,不叫做发心了。因这发心不是指发消极的厌离心,而是发起积极改善人生和世界的 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即是一面勤学佛法,一面藉这所学的佛法,共改善这多苦的人生世界,普度苦难的众生,同得乐趣。如观音菩萨,大悲救苦,出生入 死,在所不辞。如地藏菩萨的「地狱夫空,誓不成佛」。地狱是代表最苦的所在,我不去地狱度空众生,还有谁能去救度?八大人觉经说菩萨是「发大乘心 ,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正显示菩萨的人生观,是代表佛教积极服务社会的前进精神。
   二、达空无我:菩萨从修养的智慧体验到人生有生老病死,迁变无常,即 知人空。因人所代表的是身体,身体是会死的,故知人空;人空故我空,而得空无我的智慧。再进一步,知道世界也是在成住坏空的四相推移中生灭无常的,故知一切法皆空,即得法空的智慧。菩萨有了人空和法空的智慧,故於人於法,没有贪著,心无挂碍,虽然做了许多救世利人的善事,而其心空明清净, 丝毫不起贪利图功的观念,真能做到明其谊而不谋其利,行其道而不计其功。所以金刚经说,菩萨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有一个众生为他所救度。在大智度论 中更进一步表明菩萨的心迹,说「菩萨度生如度空」。虚空广大无际,包容一切,而菩萨的境界和虚空打成一片,没有分别思量,自然普应万物。世间一切功 利的观念,热中的思想,到此境界,已不留渣滓。菩萨为众生受苦,为众生服务的人生观,真可说是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了。
   普通一般热中功利的人:就因他没有像菩萨一样体达到人生「无人我」的我 空,和世界「无法我」的法空。没有此两种修养,所以对於世事看不破,放不下,做了恶事不必说,就是做了善事,有了善功,也要贪,也要争。贪小功则小争, 贪大功则大争。小争成为家庭的争,局部的争,大争则成为国际的争。世界全体的争。因此使到这个世界,无时不沦於战争竞赛的苦难中,人命草菅,岌岌可危,真是「强壮者散之於四方,老弱者辗转於沟壑」。那末,我们欲想改善这个多苦的世界,使之成为人间的天国,学学菩萨的心愿,菩萨的修养,菩萨 的行径,倒是一个良好的方法。这个良法,值得这多贪多瞠,多欲多苦的人生,拿来做为借镜。     
   我们要赞扬菩萨,因菩萨具有大悲无我的精神,对於这个追求物质,纵我制物,损人利己的社会,好比甘露妙药,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菩萨有大悲心,故能勇敢救人;有无我精神,故能牺牲自己。同时菩萨的特长,还住坚持毅力 ,精进不退,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如释迦菩萨,昔在因地中曾为山鸡,为救山林失火的同禽,不辞劳苦,往来大海,以翼沾水,欲熄大火。有帝释天人看到,叫它不要太愚蠢,以少水怎能熄灭大火?它说:我要拯救我的同禽,只有尽其在我,努力无懈,到死为止。天人被它感动,结果惠赐洪雨, 淋熄大火,助成了它救生的心愿。如果我们人类为拯救同胞於水深火热,都抱菩萨这种大悲无我而无畏的牺牲精神,鞠躬尽瘁地去做,那么,也不怕世界没有和平安乐的日子了。

{返回 竺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下一篇: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佛教与人生 人生的和乐之道
 佛教与人生 人生谁最可靠
 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六章 本经的重要点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四章 以布施修福为助道
 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章 如来称赞修福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一章 讲述的微诚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四章 地藏菩萨的本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念五分浅说[栏目:唯识简介]
 那里没有佛[栏目:禅话禅画]
 南山僧[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坚持共修可以加快成就[栏目:达真堪布]
 神通妙用 1996.3.16~1996.3.31[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