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石窟艺术(刘浩)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2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石窟艺术

刘浩

    在甘肃辽阔的大地上散布着众多的石窟寺。它说明在历史上,甘肃有过一段令人难以想象的佛教兴盛期。而了解到历史上甘肃地区以至整个中国在汉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曾是一个战乱频仍,地方割据政权林立,社会、政治、经济动荡的地区和国度,也就不难理解佛教何以在甘肃和整个中国能够迅速得到传播并很快受到社会上下的推崇了。世界上三大宗教均是在社会动荡、百姓苦不欲生时得以广泛传播的,其中道理似乎既复杂又简单。而要解开那许许多多既复杂而又简单的谜,甘肃石窟古老而丰富的历史遗存,是最好不过和最为可靠的实物资料。
    当人们只能凭文献得知,东晋的绘画大师曾以一种“盘铁如丝”的“铁线描”技法来创作作品却从未见过此类绘画实物时,人们却从甘肃石窟的壁画中看到了。
    宋人所撰《图画见闻志》称北齐绘画大师曹仲达的画风是“曹衣出水”。可今天谁也没见过“曹衣出水”的形象。因为曹仲达的画到宋代以后己荡然无存。可是在甘肃西至敦煌莫高窟,东至北石窟,南至麦积山石窟,在许多魏晋雕塑和壁画上,何谓“曹衣出水”却是一望而知的事。但见亭亭玉立的菩萨衣裙裹体,如出水的刹那,肌柔骨健的质地,尽在衣裙的皱折处露出,此即为“曹衣出水”的形象。甘肃石窟的雕塑、壁画揭示了魏晋时的绘画技巧,说它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空白并不为过。
    多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艺术家在探索、研究石窟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他们不断地为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所激动。他们越来越发现,中国石窟艺术博大精深,不是一次、十次的考古调查和几十篇文章可以穷尽的。因为中国的石窟艺术凝聚着世界上几个伟大民族的智慧、审美意识和理想,它是几个古老国家的文明相融合的产物。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当中国的丝绸沿着汉王朝打通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抵达地中海岸的古罗马帝国时,佛教也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一种由印度民族创造出的艺术——石窟佛雕艺术亦传入中国。而印度佛雕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
    那是公元前334年前的事。马其顿国王统帅着他的东征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中亚地区。他们用血和剑征服了从今叙利亚到印度河流域这一广大地区,并使之希腊化——一座座希腊式城市在这一地区出现,大量具有希腊文化传统思想的移民来到了这一地区。而作为希腊化的一部分,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也进入了这一地区。嗣后,印度犍陀罗地区的佛教信徒为给佛陀造像,便取法古希腊雕刻艺术并加以创新,以至产生出一种新的民族化的艺术形式,即犍陀罗佛教艺术。这种专为佛界神灵开窟造像的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即刻同中国秦汉以来已达到很高水平的雕刻艺术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以北魏时期雕像为代表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雕刻艺术。从希腊到中国,再从中国到日本及东南亚,东西方文化以佛教艺术为媒介,以丝绸之路为通途,使几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携起了双手。

摘自《暸望》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佛学(郑石岩)
下一篇:佛教从寺院走向世间(曾琦云)
 不可生是生非(虚云老和尚)
 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慧律)
 “法眼宗”和延寿大师(车如舜)
 四岁孩子助我拜佛(佟培瑞)
 洗月亮(郭真)
 佛教与一百零八(王亚黎)
 人性26个弱点 你占几个
 孤独的放生者(林清玄)
 动静皆修一心三观
 降低自己的标准(王志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05. 重礼舍利报恩 Bowing again to the Sharira to repay h..[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论跨世纪佛教的六大走向[栏目:曾琦云居士]
 连结之10:连结──同体无分别[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七、皈依的利益 一、入佛子数[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栏目:果平法师]
 相应24经 道迹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学佛者亟应大惊防处︰自己就是恐怖分子!(仁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7)[栏目:慧律法师]
 委身菩提 断尽魔业[栏目:传喜法师]
 精进的十种利益[栏目:法闻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