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6-033善知识乃成佛之缘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3

善知识乃成佛之缘—一      海涛  辑

1.善知识——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可称为善知识。

2.《法华经.妙庄严王品》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般若八千颂》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正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

4.要想获得圆满佛位的人必须积聚一切福德和智慧资粮,和消除一切烦恼及所知二障。积聚资粮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善知识才能知道。

5.善知识之种类,概说有四:
  一、属于普通众生一类的善知识。
  二、属于地上菩萨一类的善知识。
  三、属于化身佛的善知识。
  四、属于报身佛的善知识。

6.对众生而言,在这四种善知识当中,众生类的善知识的恩德为最大!因为遇见了众生类的善知识,依于他的指示明灯才能知道学佛之道,逐渐亲近诸佛菩萨。所以,在所有的善知识中要以普通众生类的善知识们恩德为最大了!

7.普通众生类之善知识者,其条件可由八种来说明之。

8.八种条件者,如《菩萨地论》云:「菩萨善知识若具八相是为圆满。何者为八?」
一、多闻大乘经典。二、持守菩萨戒律。三、具足修行证悟。
四、悲心济众。五、无有畏惧。六、忍耐谦和。
七、心离悔戚。八、善于言辞。

9.若无法具足八种条件,最基本应具备二种条件。二种条件者,《入菩萨行论》云:「真善知识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萨胜律,虽逢命难缘,不舍菩萨戒。」这是说善知识的最低条件,必须深通大乘教义和持守菩萨戒律。
 
善知识乃成佛之缘—二      海涛  辑

1.依止善知识的方法是:
 一、恭敬与供养,二、爱敬并承事,三、修行及努力。

2.《华严经》云:「以无厌足心,频视善知识。」

3.「爱敬」是说要视善知识如佛,凡有所训皆不违越。对善知识要仰慕、敬重、和敬信,就像那洛巴大师依止帝洛巴上师时一样。

4.「修行及努力」是说从善知识而得听闻,思惟和修持佛法。由闻、思、修三门努力地去行持乃能使善知识欢喜。

5.因为,要使善知识欢喜,自己才能趋入佛道,故《入法界品》云:「若令善知识欢喜,则能获得一切佛菩提。」以及《庄严经论》云:「从师修学时,依教奉行之,令彼心欢喜。」

6.向善知识求法的准备:
第一步要有适当的准备,那就是首先要具足菩提心。
第二步是要把自己作为病人想,把法作为药物想,把上师作为医生想,知道自己如果努力去持佛法,就能够治疗宿疾。
最后,应该设想自己是一个孔口朝下的器皿或瓦罐,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

7.依止善知识的利益,如《入法界品》云:
  「菩萨若为善知识所摄,则不堕恶道,若为善知识所护,则不为恶友所诱。若为善知识所佑,则于大乘法得不退转,善知识善护念诸菩萨必能速疾超离异生位。」

8.善知识的言教内容:观诸法无常,及轮回过患,业果不坏故,修慈及修悲,发胜菩提心,善知识言教,此四为纲领。这是指:
一、观无常能够对治于现世一切之贪着。
二、观业果不坏及轮回过患能对治于轮回诸有之欲乐贪着。
三、观慈心及悲心能对治于寂灭妙乐之贪着。
四、生起菩提心则能对治于成佛方便之茫然无知。

9.大乘之(全体)教法皆可摄归于发菩提心中。这一切教法或口诀又皆从善知识出,必须从善知识处才能得到的。

10.故而《华严经》云:「善知识者,一切善法之出生处也。一切智位者亦由善知识而能获得者也。」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6-032生命究竟的意义
下一篇:06-034慈心与悲心
 06-026灯供修法与功德利益
 06-068《金光明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
 06-010菩提道次第
 06-037三学与六波罗蜜多
 06-019忍辱大功德
 06-034慈心与悲心
 06-030文殊菩萨咒语及其功德利益
 06-057上师相应法
 06-074浅释菩提心
 06-027修行与转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漫话系列:成佛快慢谈[栏目:学诚法师]
 挫折教育[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为什么我持银钱戒呢? Why Did I Hold the Precept of Not Touch..[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六日 祖师的权便[栏目:日慧法师]
 相应20经 三弥提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魏晋南北朝僧医的医学成就(李清、梅晓萍)[栏目:佛教与科学]
 慧灯之光四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佛眼观生死 第一章 解读生命 生命的奥秘[栏目:佛眼观生死]
 与生命相约 宁静、自在、快乐的生活[栏目:一行禅师]
 平时,是对当下每一动作了了分明呢,还是去观呼吸...[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