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想临终有把握往生,要怎样用功?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803

大家请坐,大家放掌。上午讲了几个小问题,下面继续讲,刚才我看纸(条)又增多了,大家注意听,有些问题就不过多详细讲。

这个纸条是这样写的:“师父慈悲,弟子有几个问题想请师父慈悲开示:一、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要想临终有把握往生要怎样做功夫啊?”

我先讲这第一个问题,“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叫一心不乱?不是我们打坐,坐那了,什么也没想,这就叫一心不乱吗?这不正确。你只是一个粗烦恼的伏住,暂时没有妄想。但是粗的妄想没有了,不等于没有细妄想,微细妄想,幽隐妄想,只是一个粗的妄想伏住了。所以说这个粗的妄想伏住,是不是一心不乱?它不是,很像一心不乱。我们有很多人就在这里,自己给自己认定了,我那天坐了一个小时,挺好,我一心都没乱,什么也没想,等我一睁眼一看,一个小时过去了,俩小时过去了,以为这就叫一心不乱。我们往往把这种状态叫一心不乱,以为这已经达到成佛的目的了。

一心不乱那是佛的境界,一心不乱是我们必须能够知道妄想的生起和灭掉。它的生起我们了了常明,它的灭掉我们也知道。由谁来灭?不是你来灭,不是人为的去做,这个很关键。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要为一心不乱而准备。我们的心妄想一动,这个佛号就起来了,就把这个妄想要灭掉。不是人为的,它是有主动性。所以说在《弥陀经》里讲,如果临终念十句阿弥陀佛便可以往生,正是此意,这十句就指的是一心不乱。指什么时间呢?如果你能在二十四小时,如果你一天只打十个妄想,便有十句佛号把它灭掉。但这个十句佛号不是你嘴念那个佛号,是你种子识、你善根所起的作用,自动生起来的佛号。要灭掉这十个妄想,有十个妄想才有十句佛号。佛号是灭掉妄想的,不是我们要往生到佛号里去,是我们用佛号灭掉妄想,我们就是一个如如不动的佛。所以《弥陀经》讲,你要七日都这样没有不成就的。过去祖师大德讲,你有四天这样,我也敢保你成就。

一心不乱它有个深度,不是我们说那种状态,这个必须我们亲自去印证才会知道。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一心不乱,应该通过一心不乱,知道什么是幽隐妄想、微细妄想、细妄想、粗妄想、坚固妄想,这一心不乱是非常了不起的境界。

我们想念佛达到一心不乱,首先就是严格持戒。为什么一心不乱要严格持戒?因为有你宁死不犯戒的因,必然有一个真实的成佛的果,有什么因结什么果,佛的境界是根据我们持戒的精神深入多少来决定的。如果我们持戒老打方便,那你成佛的因果就是方便果。如果你成佛想得到最真实的,那你就严格持戒。用生命换来的戒,我们换来的果实必然是了脱生死的。如果你连你的身体、你的饮食、你的睡眠、你的烦恼、习气都放不下,将来的因果就可想而知,也是不真实,什么因什么果。为什么反复强调用生命来换戒?就是要因真果也真。我们想一心不乱,必须在戒律的基础上才会达到一心不乱,不能半途有了境界我们就以为一心不乱,造成妄语,还以为自己是直心的,等等。有些境界虽然很殊胜,但不一定是一心不乱,只有一心不乱才能万法庄严,才知道法界是怎么一回事情。要想临终有把握往生,一心不乱不光是往生的问题,而是成就的问题,一心不乱才能真正的往生。

“我们要达到怎样的功夫?”刚才我讲了,只有我们平时能够对佛号生起极大的信心,而且去深深地念,和平时持戒的精神,这样相辅才能达到这种的功夫。另外,我们想达到一心不乱首先要发愿,为什么要发愿?因为一心不乱是无我的境界,是实相的境界,你不发愿就说明“我”的坚固。发愿是以我们现在的能力,而要发无我的愿,无我的愿与我们一心不乱相呼应,有这个因才有那个果。

我们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要发愿,要严格持戒,要检查自己,要布施,要帮助大家,要慈悲,等等。这个目的都是要无我,不要有我。我今天我起了烦恼,我要下山(离开寺院),那就是有我;我今天起了烦恼,我不高兴,那就是有我;我不愿意上殿,那就是有我;我腿疼、我头疼不上殿了,不诵戒了,那就是有我。

什么是我?这些毛病都是我的表现,为什么说这些病苦都是我的表现?因为它是一个坚固的妄想。所以说我们不能上当,应该深深地认识到,这个“我”在身体上的表现,而不上当,这样的话我们才能会用功。

用功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依教奉行,而且一心一意去做。扫地的时候就不要打妄想,我就认真去扫,每个墙角、桌子底下都要扫到。你有一分真实,果实才有一分真。

这个问题简单解到这里。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菩提心?怎样发起菩提心?
下一篇:怎样做才是既慈悲,而又使僧团的纪律严明,不把佛法作人情?
 在家居士每天什么时间打坐好?最佳的时间?打坐有没有特定的姿势和手印?..
 我一顿饭吃猪肉了,还吃鱼肉,十个大虾,五辛菜,请师父开示,将来受报是不..
 在家居士怎样修行能得利?
 不念佛诵戒的时候,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怎么修行?
 舍利是否能作为我们众生修行成为未来佛的标准?
 请大师开示,无生法忍是究竟?正法眼藏?
 我最近三天诵完“大悲咒”二十遍后,怎么出现心烦的症状?
 有些同修在家念佛功夫很好,为什么临终时候不想念佛了?
 神智颠倒,她身体多年来一直非常虚弱,多次频死,请师父开示如何解决?..
 请大师开示空和无的区别,业空了吗?请大师开示如来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影响你的一生[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唐代《道僧格》研究(郑显文)[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粉色山果[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关于灌顶,上师崇拜与供养[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86.不动心[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3、发愿行持[栏目:密宗法义精要]
 《大心材譬喻经》四[栏目:玛欣德尊者]
 淫邪毁掉了命定的状元[栏目:心律法师]
 悟·看出希望来 第七章 高洁的性情[栏目:郑石岩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