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居士应具的条件(圣严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9

居士应具的条件

圣严法师 

   一般的居士,应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呢?
    《杂阿含经》中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
  第一、信具足: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是不必谈的。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难得乐,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说的,佛法是由僧众结集(编辑)、传流、住持、弘扬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为三宝。信仰的人们,便是归依三宝,归依三宝,是将整个的身心,无条件地浸没在三宝的光辉与恩德之中,归依三宝之后,便能从三宝的启导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归──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
    第二、戒具足:主要是指五戒:不杀生(不杀动物、而非即是吃素)、不偷盗、不邪淫(不与夫妇之外的异性交接)、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本是三归弟子的必修德目,归依三宝与受持五戒,本不该看做两个阶段的两层意义,如果归依了三宝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学校登记注册,而不真去上课求学,那只是种善根而得不到现实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业,如果不能受持五戒,那就连人天道中的天果位都保不住,岂能解脱生死?
  如果向往出家生活,而又为现实环境所不许,那也不妨于五戒之外,可以另于每月阴历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日),受持以一日一夜为期限的八关斋戒,所谓八关斋戒,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淫(一日一夜不可与异性交接)。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七)不坐卧高广大床。
    (八)不非时食(俗称持午,过日中之后,只许饮水,不得进食──这一条戒的详细内容,请参阅拙著──《佛教制度与生活》一书中的“佛教的饮食规制”)。
  有关八关斋戒的详细内容,请参阅拙著《戒律学纲要》第四篇“了生脱死的门径”。
  如果修菩萨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萨戒,这虽不是《阿含经》中的规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确有受持菩萨戒的必要,因为受戒一事,相似于宣誓,且比宣誓的意义更庄严,比宣誓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恶性极强的防腐剂。菩萨戒的主要内容,请参阅《戒律学纲要》第七篇“三世诸佛的摇篮”。
    第三、施具足:施的内容,是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以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以公益施舍,促成社会大众的福利。
  第四、闻具足:持戒、布施是重于福德的培养与经营,若要求得佛法的正知正见,并期如理奉行佛法的话,那就必须从闻法入手。看经,也是闻法之一,但是,经义博大精深,亲近善知识,往诣塔寺专心听法师的点化讲授,仍是必需。这该是居士进寺院的最大目的。
    第五、慧具足:这是对于真谛的体会或领悟,这是从闻法的精进实践而得的一种实证经验。佛陀时代,每对俗人说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闻法而见谛,证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

摘自《圣严法师介绍佛法》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做现代菩萨(辜琮瑜)
下一篇:学佛的现实意义(林世敏)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朱光潜)
 九品往生和净业三福(王永元)
 佛法与生活(邹相)
 孤独的放生者(林清玄)
 禅宗语录的特色(远尘)
 唐武宗废佛的原因
 焚香与点灯(明幢)
 慈悲鸟(本悟)
 浅述《金刚经》的人生智慧
 修心法语--护身恶行偈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六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学佛问答 第一○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六字洪名的微妙[栏目:仁焕法师]
 胆怯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栏目:心律法师]
 如何调解不治之症?[栏目:放生健康·净空法师问答]
 要得大财富,你得要有这个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相应8经 根经[栏目:相应部 43.无为相应]
 相应19经 欢喜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生死大事 - 防癌的方法[栏目:方外看红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