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石刻佛经
 
{返回 佛教与书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15

石刻佛经

  《房山石经》,石经自隋代静琬法师发愿创刻之后,历经唐、辽、金、元、明,延续一千余年。经石总数有1500石,碑铭82石,刻佛经1025种。像这样大规模地携刻佛经,历时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特别是通过历代不同书法风格的石经,可以看到自唐迄明这一千多年的书风变迁史。其中写出经的僧人大多是有造诣的书法家,辽代沙门“圆融书势深似李北海”,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
  《泰山经石峪》,又名《泰山金刚经》。北齐摩崖刻经。字径五十厘米,字数愈千。是现存摩崖刻石中形制和规模最大的,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刻于泰山斗母宫东北山谷的溪床上,望之十分壮观。观其笔势雄伟,兼有篆、分、真、隶诸势,而又给人以古拙朴茂、浑穆闲静之感,与有些书家所表现出来的险绝、奔放的情调有明显差距。清代杨守敬《学书皮言》评“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迂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案大书,此为极则。”
  《唐邕写经碑》(北齐,公元572年)在河北磁县鼓山响堂寺壁。经体字在隶、楷之间,许多地方更接近隶书。杨守敬《平碑记》谓:“书法丰破,与水牛山《文殊般若经》相似。”《集古求真》云:“书兼隶笔,然圆腴遒厚,实导唐贤先路。”此碑结字平稳,不尚奇险,字虽丰映,却没有所谓“火气”。也许,由于佛教信仰的关系,传世的写经大都有一种萧散、冲和之气,此碑虽是大字,亦有此气象。
  在山东邹县东北的尖山、岗山、葛山和铁山,有许多摩崖刻石,俗称“四山摩崖”。除《尖山摩崖》刻于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外,其余三由均刻于北周大象年间(公元579~580年)。其中以《金刚般若经》与《匡哲刻经颂》最为有名。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四山摩崖’通隶楷,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擘案之极规。”在山东水牛山,北齐石刻《文殊般若经》,可与“四山摩崖”媲美,·书法雄浑圆厚,劲健奇伟。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般若碑》浑穆简静,自然满足……用意逼近章草。”


{返回 佛教与书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造像题记
下一篇:写经体
 漫谈佛教对书法艺术的浸染(佛慧)
 石刻佛经
 无法之法
 禅僧书艺
 造像题记
 试从禅宗的角度审视古典书法(聂清)
 怀素与草书(孙小力)
 弘一大师书法的禅境(张永)
 佛教与中国书法
 佛教对书法艺术的保存与传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点灯祈愿文》浅释[栏目:传喜法师]
 《菩萨宝鬘论》讲记(五)[栏目:菩萨宝鬘论讲记]
 旅路[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合适?[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栏目:星云大师论文选]
 相应9经 象经[栏目:相应部 20.譬喻相应]
 04-071掌握人生的钥匙[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二八卷[栏目:净界法师]
 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传承体系[栏目:格鲁]
 核能发电[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