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宝鬘论》讲记(五)
达真堪布
{返回 菩萨宝鬘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6

《菩萨宝鬘论》讲记(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菩萨宝鬘论》。《菩萨宝鬘论》是阿底峡尊者的著作,句句都是窍诀,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若见一切众生时,当起父母兄弟想。

见到一些众生的时候,应该把他们当成父母、兄弟。其实应该把一切众生都当成父母,当成儿女,但是现在我们觉得这样做有一定的困难,觉得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其实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这样做一点都不难。现在我们为什么觉得难呢?因为我们不明理,佛讲的因果和轮回这些道理我们没有弄清楚。

我处处都在强调加行,强调基础,就是强调佛讲的最基本的理念: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若是你没有弄明白、没有深信这些道理,就没法修行了。六道轮回和三世因果是基础,佛教的理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现在学佛修行精进不起来,没有什么突破,也没有什么成绩,就卡在这里。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还谈什么空性和大光明,不可能。所以首先要把基础打好,把六道轮回、三世因果这些道理弄清楚,然后再进一步地学修,一点都不难。

见到任何一切众生,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很难啊!世上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这种理念,包括我们这些学佛人也很难接受。现在信佛、学佛了,嘴上不敢说不接受,但是心里很难接受,就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如果基础打好了,懂得轮回、深信轮回了,有什么难的?本来就是这样嘛。现世的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有什么区别?现世的儿女和过去世的儿女有什么区别?

现在很多人都把慈悲心挂在嘴上,你慈悲,我慈悲,大家都慈悲。实际上真要有慈悲心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如果要生起慈悲心,就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父母,或者看成是儿女。现在我们对现世的父母和儿女——尤其是对儿女,都特别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快乐,特别希望他们能够远离痛苦。这种对儿女的慈心和悲心谁都有,包括蚂蚁等小含生都有。这虽然也是一种慈悲,但这不是佛讲的慈悲。佛讲的慈悲是平等的,对一切众生都有这样的发心,那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舍无量心是慈悲心的基础,要舍掉两种分别念,保持平等的心态。就是舍掉对怨敌的仇恨,舍掉对亲朋好友的贪恋。一切都要平等地对待,修一个平等之心,在这个基础上所发的慈悲心才是佛讲的慈悲心。要把一切众生都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儿女,知道一切众生和现世的父母、儿女没有任何区别,慈心和悲心就自然在相续中产生了。

首先要明白六道轮回,要深信六道轮回。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无始劫以来我们流转在轮回中,都是靠父母而生的,这个父母不是一两个,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而且不止一次地做过,无数次地做过。这个道理你明白了,深信了,那就不难了。

“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世的父母一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儿女,做我们儿女的时候和现世的儿女一样。”你这样想,就知道现世的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没有什么区别,现世的儿女和过去世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了。若是有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差别。

你前几年生的儿女和现在生的儿女有没有区别?没有,都是你亲生的,都是你们家的。一样,过去世的父母和现在世的父母,过去世的儿女和现在世的儿女没有任何区别。从道理上能讲得通。其实佛讲的都是事实真相、真理。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轮回,深信轮回;要懂得因果,深信因果。有了这个基础,慈悲心自然就有。这都是有程序的。

现在,人们都非常重视菩提心。中国弘扬的是大乘佛法,我们这些人修的都是大乘佛法。但是难啊!有些人根本没有进入大乘佛法的门!大乘佛法里,慈悲心是基础。佛教和外道的区别是皈依三宝,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菩提心有胜义谛的和世俗谛的,胜义谛的菩提心是佛菩萨的境界;世俗谛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我们这些凡夫也可以有的。菩提心是在慈悲心的基础上建立的。慈悲心的基础就是刚才讲的知母、知恩、报恩。最重要的是知母。

什么叫知母呢?就是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说父母还不如说儿女呢,因为现在的人都执着儿女,执着父母的少了。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现世的儿女,就能产生慈悲心。你对现世的儿女自然就有慈悲心,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希望他们能得到快乐,远离痛苦。现在很多人学佛求的都是这些:“希望我的儿子、女儿顺利,有成就。”

但是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有的是前世、过去世的儿女,有的是现在世的儿女,你过去世的儿女和现在世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能这样想,生起慈悲心就不难了。有了慈悲心,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了。若是你真心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你肯定会努力去做的。

你现在没有能力拔除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只有修持成佛了,才能做得到!这个选择也是有智慧的选择。因为只有我们成佛了,辗转*轮了,有自己的教法了,才能帮助众生,才能解决众生根本的问题。给他们吃的、穿的,给他们再多的钱财,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们条件再好,再有钱,还是有烦恼,有痛苦。只有佛法才能帮助他们。用佛法帮助他们,首先自己要成佛,若是自己不成佛、不觉悟的话,无法能够让别人成佛。

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是有程序的。先度自己,然后再度众生;先自己觉悟,然后再让众生觉悟。若是你没有觉悟,没有智慧,你再有实力,再有权力,再有文化,再明白道理,也度化不了众生。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开悟者的一句话。

开悟者、成就者所说的这些话,所讲的这些道理,里面有一个摸不到、看不见的东西,这个叫加持。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清净心中来的。由清净的发心,清净的愿力所做、所说的一切,都是有力量的,它才能感化众生。我们现在选择好好学修,让自己解脱、成佛,然后就能转*轮,有自己的教法了。

现在我们是在弘法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是弘扬我们自己的教法。以后应该有自己的教法。这样心量就不一样了。有了一定的修证,你也可以帮助一些众生,但是你不满足,要彻底帮助众生。若是自己能转*轮,有自己的教法,自己就成为教主了。你现在再觉悟,再有能力,你也是给释迦牟尼佛打工,给那些诸佛菩萨打工。

现在世间有能力的人也是先给别人打工,然后慢慢有自己的公司。我们也一样,先给释迦牟尼佛打工,然后慢慢地有自己的教法,我们自己也是教主,这样直接利益众生。这样的发心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要成佛,这叫愿菩提心;成佛需要资粮,为了成佛,我要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这种决心叫行菩提心。这两个心自然就产生了。现在有的人刻意发菩提心,根本发不出来。“众生都是父母,都是儿女,我要慈悲他们。”你在座上是这样想的,但是下座了,心态还和以前一模一样。

刻意发是发不出来的。明理以后自然就能生起这些心,所以明理很重要。学佛首先要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然后才能产生菩提心。这是有程序、有次第的。我一直在强调次第。

学佛修行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想一步登天。现在有的人总想走捷径。我们现在修的净土与大圆满,是最捷径的了。若是你再去找捷径,就不是捷径了,就是“超径”了,那就不是这个范围,可能是外道的了。若是你们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的来。

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什么都不重要,先反省一下,观察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就、成佛的。其实很多人都不是真心的,只是在嘴上说:“我要解脱,我要成佛。”根本没明白什么叫解脱,什么叫成佛。别人一说解脱好,成佛好,就跟着别人跑。其实都没有修行,没有见解,没有定力,没有自己的知见,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因果、轮回这些都是学佛、修行的根。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或是要修什么法,根都在这里。我们修行,却没有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所以修行的过程中总是出问题。就像是一台车子总出问题,经过检查才会发现,问题都出在那些不可或缺的零件上。

 

我们的人身就像是通向彼岸的一艘船。但是有各种情况:有的船虽然还没有到达彼岸,但是正在航行;有的根本没有启动,只是在那边漂浮;有的在使用,但是经常出问题,检查的时候发现,毛病都出在最基本的配件上。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但是最根本的都在基础里。

现在有些人觉得,自己应该直接修高深的法,直接修大圆满正行。其实我早就给大家讲过,我们现在修的五内加行比正行难,四外加行比五内加行难。为什么这样讲呢?佛说过,学佛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不是特别明亮,缺失很多,难就难在这个时候。但是从初一开始,初二,初三,初四……越往后越圆满,越光明,到十五的时候,完全是圆满的,光明的。

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万事开头难。”修行也不例外,刚开始的时候难。因为找不到门!现在好多人虽然信佛学佛,但是根本没有找到门,这样难。找到门了,找到路了,可以不停地往前走了,就不难了。现在修加行,尤其是修外加行非常难,要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是非常难的。

你们现在没有仔细地学佛,也没有认真地修行,所以根本不知道难度在哪里。若是四外加行修好了,对轮回、对因果有一定的胜解心、一定的认识、一定的信念了,在这个基础上再修其它的法,就一点都不难了。发菩提心有什么难的?应该啊!众生本来就是儿女,本来就是父母嘛!你有这样的认识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了,业障也自然消除了,修行就不难了,成就也是自然的。

我现在不好说你们是不是真心想解脱、成佛的。佛讲过修行人有三种根基:有求人天福报的,也有光求自己解脱的,也有求佛果的。每个人的根基、福德、因缘都不一样,所以我不敢说,你们自己最清楚自己。若是你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的话,就一定要按次第来,脚踏实地、死心塌地地修,最后才能成就。

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这是大乘的理念,也是显宗的境界。密宗的境界更高。密宗里处处都要观为净土,人人都要观为佛。五种圆满是基础,住处圆满,处处都是净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是阿弥陀佛。

现在有的人学佛,分别心太重了。都看成是佛,不可能;都看成是父母,也不可能,甚至连一般的相处都做不到。互相帮助理解、圆融容纳是做人的基础,根本都做不到。一切众生都要当成儿女、当成父母,再高境界里,把众生都要当成是佛菩萨,我们都做不到。没有把众生当成佛菩萨,也没有把众生看成是儿女或者是父母。

一般的待人接物,都是做人的基础。《弟子规》里也讲了,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貌,互相尊重,搞好团结,这是仁义道德。你们现在跋山涉水来到雪域,来到朗措玛寺,就是为了修行嘛,但是一点都不圆融。不用说学佛人,连人都没有做到。若是真心想学佛、修行,我们非常欢迎。你们这样来,我也非常感动,非常高兴。但若是你一点都不改变,一点都没有进步,还不如不来。这里是道场,只有正法,不能有别的;这里只有道友,不能有恶友。你可以在家里,在外面造业,但是不要到这里来造业。

你在这里挑这挑那,说这说那,第一个害自己,第二个害他人。你是来修行的、来做功德的还是来造业的?你为什么要到朗措玛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上山的目的。这里只有佛法,到这里只能学法修行,没有别的;若是你真心想学佛修行,真心想依止上师或道友,那你就尽量做到这些。

远离一切恶友伴,依止殊胜善知识。

作为修行人,要行善不能造恶,因此就要远离恶友,远离造恶业的伴侣。怎么远离呢?是不是要离开单位,离开家庭?不是。境是为心转的,首先转心,然后境自然就转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要转变心态,做任何事情都要为众生做,为对方做,为他人做。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有任何的矛盾与冲突都要化解。怎样化解呢?就是从心上下功夫。

发一颗慈悲心、菩提心、饶益他人之心,自然就能感化他人,解决问题,和任何人不会有冲突,也不会有矛盾。所以这里讲,要远离邪恶的朋友,依止殊胜的善知识。若是能转变心态,你的家人,你所接触的这些人也是你的善知识。都在给你表法,让你开悟;都在给你机会,让你解脱!只是自己没有把握住而已。

我们既要远离外在的恶友,依止外在的善知识,也要远离内在的恶友,依止内在的善知识。这些恶念以及不好的想法,都是恶友——心灵上的恶友,不能让它做你的伴侣,这些恶念、恶业和自己的相续要分开。我们总说要忏悔,到底要忏悔什么呢?就是要忏悔内心中的这些恶念、邪思邪见。若是能让这些邪思邪见、恶念和自己的相续分离,这叫真正的忏悔。

内在的善知识是什么呢?就是正知正念。内在的恶友是什么呢?就是邪思邪见。要远离邪思邪见,依止正知正见。人人都有条件,人人都有这个机会,主要是自己肯不肯。其实,做到这些都不难,但是这里讲的这些,却句句难倒了我们。听这个难,听那个也难,句句都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开悟、觉悟。开悟了,觉悟了,一点都不难,真的不难。

佛讲过,众生是愚痴、颠倒的,若是不愚痴、不颠倒的话,一点都不难。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若是我们开悟、觉悟了,回归当初了,都是通达无碍的。但是我们没有开悟,没有觉悟,都在迷惑、愚痴,所以都是颠倒的。

我们有一句法语:“你真正放下了,不用放弃一个人,不要放弃一件事。”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和任何人都可以相处,事事都能圆满。你觉悟了,事事都是好事;你觉悟了,人人都是好人;你觉悟了,处处都是好处。对你来说,都在帮助你,都在让你成长,都在让你成熟。

现在的我们是颠倒的,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平安顺利,特别希望生活中没有坎坷,工作中没有挫折。错了!其实这些对一个修行人来说,都是好事;对于正在修炼自己的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你只有经过磨难和坎坷,才能成长,才能成熟。但是我们现在都特别实际,求平安、求工作不要有挫折,生活不要有坎坷,特别患得患失。包括到山上、到庙里去礼佛,去拜见上师的时候,唯一的愿望就是这些。难道不是颠倒吗?

每天在家里对着佛菩萨求:“不要有挫折,不要有坎坷,我要一切顺利、平安、健康……”这就是人的颠倒。作为修行人,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勇敢地接受一切,把心门打开,心量放开,没有事,稳稳当当,如如不动。大难来临时,心还是屹然不动。你明白道理了,心里是不会有困惑的。解脱是要心解脱。

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

“远离嗔心不悦意”,主要是远离不悦意的事情。“处处恒具欢喜心”,在哪里都开心快乐。你真正明白道理了,真正有修行了,就是这样的。怎么都是好事,都是快乐。有钱也快乐,没钱也快乐;有病也快乐,没病也快乐;死也快乐,活也快乐,像《快乐之歌》里讲的一样。

有钱也快乐,可以去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钱也快乐,没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挂碍,心里轻松自在。没病也快乐,身体健康更方便弘法利生;有病也快乐,可以消业还债。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的心态。所以他心灵上没有痛苦,没有烦恼:“这是宿世的业,现在在消;这是宿世的债,现在在还。”然后开心、快乐。真的是这样。

以前有一句话:身受心不受。虽然在表面上看是有病,很不好,但是心在开心、快乐,有病也快乐。没病,身体健康更能精进学修佛法,利益众生,也是好事。暂时不死,活着也行,也是快乐,因为能学佛、能修行。每天法喜充满,还能弘法利生,更多的利益众生,做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要死了也快乐,因为要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然后再回来,继续利益众生,也好啊!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怕死的,也不会把死亡当成一种痛苦。

所以我给大家讲,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或计划,差不多就行了。过一天快乐一天;过一天开心一天。这样过日子才是有价值的。你应该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真正的学佛人、修行人就是这样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秒过的都是有意义的,不是混,而是过,有意义的过。开心,快乐啊!这就是修行。

我们有几句法语,非常经典:“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没有完美,别追求完美,想开、想通本身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活在当下就是快乐。其实人人都活在快乐当中,但是却没有认识到。你认识到了,感觉到了,这叫知足,当下就是快乐。知足是知道自己活在当下,知道自己活在快乐当中。“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放下就都得到了,随缘就都顺利了。这样还能不快乐,不开心吗?

我们为什么想不开,想不通呢?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会换角度思维,不会换位思考。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不要只站在一个角度里想,换个位置思考,换个角度想都是通的,没有障碍,这就是快乐。人都不会活。

在座的各位要好好地过日子,这样不会有错。以后不能再混日子了,马马虎虎的今天又过去了,糊里糊涂的明天又过去了,这叫混日子。明明白白地活在当下,这叫过日子。学佛人要会过日子,不能混日子。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都是我们自找的,自寻烦恼,自找痛苦。但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念要求别人,这是错误的。

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佛讲众生有不同的九乘根基:下等根基、中等根基、上等根基。下等的下等、下等的中等、下等的上等;中等的下等、中等的中等、中等的上等;上等的下等、上等的中等、上等的上等。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福报不一样,缘分不一样,这样看,都没有错。他有烦恼是很正常的,他就在那个境界里。这样一想,就没有想不开,想不通的了。

要开心快乐,就把这些都当成好事。一会出去,外面下雨了,不小心摔到了,好事:“肯定是上师加持我,帮我消除了宿世的很多业障,多好啊。”内心就开心、快乐了。就这样想,转外境。修行应该是这样的,不要想别的:“是不是护法不高兴了?是不是有什么不清净的东西了?让我摔倒了?”老琢磨这些,心里就乱了。这样就不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返回 菩萨宝鬘论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宝鬘论》讲记(六)
下一篇:《菩萨宝鬘论》讲记(四)
 《菩萨宝鬘论》讲记(十一)
 《菩萨宝鬘论》讲记(七)
 《菩萨宝鬘论》讲记(十二)
 《菩萨宝鬘论》讲记(三)
 《菩萨宝鬘论》讲记(十四)
 《菩萨宝鬘论》讲记(十三)
 《菩萨宝鬘论》讲记(九)
 《菩萨宝鬘论》讲记(一)
 《菩萨宝鬘论》讲记(二)
 《菩萨宝鬘论》讲记(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颇哇的奥妙庄严[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净土十疑论》浅讲 杨杰 净土十疑论序[栏目:林克智居士]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栏目:演培法师]
 维摩诘经 菩萨品第四[栏目:白话佛经]
 佳节忆母念师恩[栏目: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禅修手册 适合修禅地点[栏目:禅修手册]
 交命给佛有什么好处[栏目:仁焕法师]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三)[栏目:佛教格言]
 要见自性的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