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说佛
 
{返回 方广锠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3

说佛

方广锠

什么叫佛?

佛,又称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佛教初传时,中国曾经把这个词音译为“浮屠”。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支使臣伊存向中国的博士弟子景卢口授的第一部佛经,就叫《浮屠经》。季羡林先生曾经有两篇论文,一篇叫《浮屠与佛》,一篇叫《再谈浮屠与佛》,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浮屠”、“佛陀”与“佛”的用法,指出这实际反映了早期佛教先由西域(现新疆一带)传入内地,后又由印度直接传入这一历史事实。

但后来“浮屠”这个词慢慢地被淡化、放弃,不怎么被使用了。其原因据说是因为这个词带有贬义。《弘明集》卷八收有一篇南北朝着名文人刘勰的作品,其中提到曾经有人诬蔑佛教,说老子到西域,因为胡人太凶恶,所以用佛教来教化他们。“化其始不欲伤其形。故髡其头名为浮屠。况屠,割也”。后来鸠摩罗什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不好,把它改成“佛徒”。类似的词还有沙门,古代曾经翻译为丧门。有人说“丧门由死灭之门,云其法无生之教,名曰丧门。至罗什又改为桑门”。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古代那些对佛教半懂不懂,但又反对佛教的文人在那里望文生义地胡说八道。早期佛经翻译时,西域来的僧人分属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传译的语言并不一致,助译的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方言口音,所以音译时并没有一定的规范,同一个词往往有多种译法。如佛、佛陀、浮屠、浮图等,原本都是Buddha的不同音译,这毫不足怪。

Buddha,它的正确意义是“觉者”,也就是觉悟了真理的人。从这个解释可以知道,所谓佛,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名词。无论是谁,只要他觉悟了真理,他就是一个觉者,也就是一个佛。古印度有一种风俗,对一些值得尊敬的人物,往往不直呼其名,而是给他一个尊称。比如耆那教与佛教大体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地区产生。耆那教徒称他们的祖师筏驮摩那为“大雄”或“胜者”,意思是“伟大的胜利者”,即筏驮摩那已经战胜了种种妨碍解脱的障碍与烦恼。佛(觉者)最初也就是这样一个尊称。印度的这种风俗后代一直流传。比如七世纪我国的玄奘到印度,在十八天的无遮大会辩论获胜,所向无敌。于是印度的大乘信徒给他一个尊称,为“大乘天”;而小乘信徒也给他一个尊称,叫“解脱天”。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代。比如印度近代着名政治家甘地,就被人们尊称为“圣雄”;而着名的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被尊称为“Gurudeva”(神圣的导师)。

由于佛陀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尊称,所以,最初无论什么教派都可以使用这个名词。比如在一部耆那教的经典中,就把当时许多宗教派别的领袖统统称作“佛陀”。同样,很多佛教也用“大雄”、“胜者”这样的名词来称呼释迦牟尼。至今中国的佛教寺院一般都把供奉释迦牟尼的正殿称作“大雄宝殿”,其出处正在这里。不过,无论是耆那教还是其他什么教,对“佛陀”这个名词虽然也尊崇,但没有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佛教则把它看作是理想人格的象征。所以这个词慢慢就成了主要是佛教使用的名词了。在佛教内部,最初它还不是释迦牟尼的专用名词,比如有些早期的典籍曾经称呼舍利弗为佛陀。但后来,这个名词逐渐成为教祖释迦牟尼的专用词,人们并把佛教徒称为“Bauddha”,即“佛陀的弟子们”。上述过程大约是与佛教、耆那教等沙门教派相互间的界限日益清晰这一过程相联系的。也是与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徒对他的怀念与尊崇日益加深,并日益将他神化的过程相联系的。

总之,佛最初是一种人人皆可使用的普通的尊称,指觉悟了真理的人。这儿所谓的真理,当然是宗教的真理,而不同的宗教又有各自不同的真理。无论哪个宗教的人,只要觉悟了本教的真理,就是觉者,就是佛。对佛教来说,觉悟了佛教的真理,就能断绝生死轮回,达到人生的最高目标涅槃。这是佛教追求的最圆满、最完善的人格。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最值得敬仰的。虽则如此,在初期佛教时代,佛陀仍然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早期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就曾经因为年老背疼,需要休息,特意让舍利弗代替他说法。当提婆达多破僧,用石块扔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脚曾经受伤流血。日本的中村元先生曾经着文说,中国人用“佛”字称呼释迦牟尼,是有特定的考虑的。“佛”字左边为“人”旁,右边是一个“弗”字。“弗”者,“不”也。这说明中国人认为释迦牟尼是人又不是人。我觉得这种解释有点牵强附会。中国的汉字90%以上是形声字。“佛”字的右边的“弗”是声部,“弗”、“不”相通,正是“Buddha”这个词的音译;左边是“人”旁,是形部,恰恰强调了释迦牟尼是一个人。

到了部派佛教时代,人们对于佛陀的观念开始产生一个很大的变化。佛陀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人,而成为威力无比的神。正如《异部宗轮论》所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历史人物释迦牟尼自然也被增添神圣的灵光,逐渐成为一个万能的教主。到了这时,“佛陀”就成为称呼释迦牟尼的专用名词了。也从这时候开始,佛教中涌现出大量的关于释迦牟尼前世修行积德的各种本生故事,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了释迦牟尼的形象,成为人类所可能有的一切美德的集中体现。人们给佛奉献了十个称号,即:(一)、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十)、佛世尊,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实见三世一切诸法;世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这时的佛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形象而变得无形无像。因为佛已经涅槃,无可指其方所、存在;因为他太伟大,不能用普通人的形象来表示。那个时期的佛教艺术品,当涉及到释迦牟尼时,都不用正面的人的形象表现,而采用一些象征物。比如用一双刻有诸多表征的脚印,表示佛的存在。用一棵菩提树,表示释迦牟尼的悟道。用一个*轮,表示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轮。类似的艺术品,至今仍然可以看到。

当然,与其他许多宗教一样,佛教也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得实实在在的崇拜对象,更何况印度自古就有偶像崇拜的传统。所以后代佛教还是出现了正面表现佛陀的造像。但这时为造像作了种种规范,认为佛应该具备许多超人的体态特征,诸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该说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传说本身出现得比佛教造像早,但佛陀的造像出现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特别是其中比较外观性的相好就成为造像必须遵守的规范。随着佛陀观的改变,教团中还出现了一场关于佛是否在僧数的大讨论。部分坚持传统的僧人认为,释迦牟尼虽然成佛,但他仍然应该算作僧团的一个成员,这叫做佛在僧数。另一部分则高扬新的佛陀观,主张释迦牟尼既然成了万能的教主,就不能再把他看作僧团的普通成员。所以主张佛不在僧数。在这一阶段,对于一般的僧人而言,佛是高高在上的膜拜对象。谁如敢自称也成了佛,绝对是诳语,犯了不共住的大戒。一般的僧人只能通过戒、定、慧等三学,努力争取达到阿罗汉果位。

总之,在这个时期,释迦牟尼由人变成了神。而“佛”这个名词,也由一个普通的尊称,变成只有释迦牟尼及类似释迦牟尼那样的神,比如过去七佛才能使用的特定的专用名词。

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印度佛教的佛陀观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凡是觉悟了佛法真理的就是佛”,这一基本定义出发,从初期佛教就主张的曾经存在过“过去七佛”的历史传说出发,他们不再把释迦牟尼当作唯一的教主与典范。他们提出,就时间而言,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无数个劫;就空间而言,十方有着无数个世界;因此,宇宙中也就有无数的佛。着名的如过去燃灯佛、未来弥勒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等等。更重要的,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顶礼膜拜这些佛,而是发大愿心,以那些佛为楷模,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自我完善,以将自己上升到与那些佛同格的地位,亦即自己也要成佛。这种大愿心,就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佛这个名词便成为某些具有特点神格的通称,而不是释迦牟尼的专用名词了。

印度佛教从初期佛教,发展到部派佛教,再发展到大乘佛教逐渐发展,佛这个名词也从一个普通名词发展为一个专用名词,进而演变为一个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普通名词,完成了从否定之否定这么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过程。

了解“佛”这个名词在使用的外延上这样一个演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印度佛教史上的若干现象。比如释迦牟尼有一个堂弟,名叫提婆达多。他拉帮结派,争夺教团的领导权,并终于分裂了佛教教团。提婆达多的教团,其后在印度一直流传,四世纪法显到印度,七世纪玄奘、义净到印度,都注意到这个教团的活动。由於这个教团是从初期佛教分裂出来的,当时佛还是一个普通名词,所以他们虽然不承认释迦牟尼的权威,但崇拜贤劫的过去三佛。从这个角度讲,他们也自认为是佛教徒。

佛的外延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它的内涵如何呢?是否就没有一个内在的一以贯之的东西呢?不是的。应该说,佛这个名词的内涵基本上保持不变,只是不同时代,解释略有不同而已。

“佛”是“觉者”,但“觉”的基本前提是“正觉”,即觉悟的必须是佛法真理。比如后来大乘佛教提倡“无上正等正觉”,落脚点也在“正觉”上。在“正觉”的前提下,“觉”又包含三层含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所谓自觉,指修行者亲自用无漏无分别智去证知诸法的真如实相,平等如实、无增无减地觉悟诸法的事相理体。通俗地讲,就是真正觉悟到佛法真理。所谓觉他,又称遍觉。指不但自己觉悟真理,而且要普度众生,让众生都觉悟,同登佛果。也就是所谓“佛陀如大良医。自医医人。兴运大慈大悲,以自觉去遍觉一切有情”。所谓觉行圆满,又称无上觉。指这种觉悟是最高级、最完美的,每有任何一种其它觉悟可以与它相比拟。佛教在形容某一事物或该事物的某性质已达极点时,常用“圆”字来比喻。因为圆形是最完美的,增一点不可,减一点也不行。比如佛教用“大圆镜智”来比喻佛所具有的最高智慧。在这里,“大”,指包容一切;“圆”,即无限圆满完美;“镜”,取其光明普照,无尘无垢。

应该说,在初期佛教、部派佛教时期的佛陀观中,已经包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等三层含义。但明确提出这三点,并用它们来解释“佛”的,是大乘佛教时期。因为大乘佛教把各种各样的人等按其宗教修习的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与佛。大乘佛教认为:佛能基于正觉而自觉,这是他与凡夫的区别;佛能觉他,这是他与声闻、缘觉的区别;佛的觉行圆满,这又是他与菩萨的区别。所以,只有同时具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者,才能称为佛。正如《大乘义章》卷二十中说:“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道言自觉,简异凡夫;云言觉他,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是故独此偏名佛矣。”


{返回 方广锠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下一篇:读《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
 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及其注疏
 敦煌遗书中的《维摩诘所说经》及其注疏
 《祖堂集》中的“西来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印度佛教讲座:原始的部派分裂
 于初传期佛教的几个问题
 我与佛教
 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读《瑜伽经》(一)
 西子湖畔苦行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守口护心[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十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漫谈佛教人才建设(学诚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如梦如幻的烦恼[栏目:杨云唐居士]
 51.金华俱胝和尚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三见五祖 传顿教法[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栏目:竺摩法师]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4、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纪实[栏目:徐恒志居士]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五)清净正行[栏目:圣者言教]
 二谛圆融,说法正印[栏目:张秉全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